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终,菜单兜兜转转交回刘强手里。

刘强也不客气,这一路来,他也有些饿了。

虾饺,烧麦,豉汁凤爪,叉烧包,糯米鸡,白切鸡,牛肉肠粉,红米肠,最后还要了四份艇仔粥。

李星仪连连摆手,表示真吃不了这么些。

他们四个人点了八个菜外加四碗粥,胃口再好也吃不完呐。

但菜一上桌,李星仪就闭嘴了。

一份虾饺,也不过只有四只罢了,还都小巧精致,她一口一个没问题,要是换虎子哥来,这一份虾饺四只也就够一口的。

八个菜,四人分了分,每个菜每人也就一筷子的量。

虽然量少,但是味道确实没的说,李星仪一边嚼一边竖起大拇指:“好吃,当初我哥过来也吃这些了么?”

刘强则咽下嘴里的粥,缓缓摇了摇头:“哪有吃这么好,那时候李总也都是凑活吃点,没这么丰盛。”

“我们吃的最好一顿,应该是在我家那海边吃的那顿海鲜了。”

一听到李星锋没吃这么好,李星仪满意的点了点头,自顾自的又夹起一块白切鸡:“这个鸡,是怎么做的,鸡皮竟然是脆的,不像我们江州的鸡,要么爆炒,要么炖汤,这白切鸡的口真是一绝啊!”

刘强理所应当的点了点头:“广东的白切鸡,可是一道名菜。”

“别看颜色不怎么鲜亮,但这口感,就只有广州才有。”

李星仪很赞同:“尤其是配上这个海鲜粥,一口下肚,我感觉自己都活过来了。”

说完后,李星仪又叹了一口气:“可惜了,老爹老妈这辈子都还没出过江州,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咳咳咳!”李星雪听到这话,明显被呛了一下,转头看向李星仪:“星仪,没事多回回家,别一天都在学校猫着。”

李星仪骄傲的昂着头:“我是学霸,我在学校是要学习的,不像你俩,一上课就瞌睡,混日子。”

李星雪摇了摇头:“我是说,如果你经常回家,应该就知道,这些东西大伯父和伯母早都吃过了,我妈和二伯都会做这些的。”

李星哲也点了点头:“嗯,味道跟这大差不差,就是分量上要扎实一点。”

李星仪心里瞬间万马奔腾,合着整个家里面,就我一个人在吃苦是吧?

我以为大家都平平淡淡过日子,结果背着我都偷偷在外面给自己开小灶。

瞬间,李星仪怨念满满。

八个菜,四人没吃饱,又加了两份鸡爪,溜溜缝后,这才满意的走出大排档。

当然,价格也非常的扎实,四人足足吃掉了二十块钱。

“好吃是好吃,就是有些贵了,刘强哥,你们广州是不是有自己的货币,一顿早餐二十块,比我上大学一个月的生活补贴都多。”

“啧,一广州币等于二十元呐!”

刘强笑着没说话,正经人家也不会顿顿这么吃的,再说了广州这座城市,也不是没有便宜的,比如那四张早餐券,五毛钱就能让人量大管饱。

随后,四人上了车。

“走,下一站带你们去锋哥当年走过的几家大市场。”

“不过现在这些市场没有过去热闹了,以前大家都是去大市场批发好货,现在几家大市场变成了尾货和残次品处理基地。”

“当然,里面还有很多二手商品的出售。”

一整天,刘强都陪着三人在市场里面晃悠,四人也不买东西,纯看。

尤其是李星仪,兜里揣着从小摊贩手里买的瓜子,没事就在各种档口晃悠,看档口老板处理断码货和残次品,时不时还跟进货卖货的聊几句。

市场很大,人流量也很密集,这一天下来,没少发生冲突,吵架的,打架的,偷东西的,骗人的,各种事几乎没断过。

刚开始,四人还认真看看每个档口,到了下午,四人索性也不逛了,跟在市场管理员屁股后面,人手一把瓜子看别人热闹。

这一天下来,四人过得充实极了。

走出市场,李星仪也不由感叹,这人数过百,还真是形形色色,整个市场里面,好人一半,坏人一半,大家都在看人下菜碟,也不知道二哥当年是怎么躲过那些明枪暗箭的。

不过这一天,她也看出不少名堂来。

秘密花园的尾货和残次品,来进货的都愿意抢,除此以外,那些没资格进秘密花园售卖衣服厂家,生意就差一些。

“强哥,秘密花园的尾货,是你们处理到市场的吗?”李星仪很好奇,毕竟不少商家直接挂出了秘密花园的牌子在招生意。

刘强看了眼后视镜后,摇了摇头:“不是。”

“秘密花园当初才多少衣服,才几个品牌啊!”

“广州的秘密花园连锁,里面现在有上百个品牌。”

“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其中,运动,休闲,家居生活,箱包,职场等几个大的分类,头部的几个品牌是我们的,剩下有一部分我们有股份,一部分是其他厂家的。”

“你把秘密花园当成一个超市就懂了,恋家超市的产品,也不全是我们星海自己生产嘛!”

“头部品牌在我们的手里,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就在我们手里,同理的话,我们就有资格制定服装行业的质量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秘密花园相关尾货销量好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质量一定是好的。”

“那.....刘强哥,那些人进货之后都卖去哪里了?”刘强刚说完后,李星仪就迫不及待的问出她最关心的问题。

可这个问题在刘强看来,过于浅显了。

“自然是乡镇,还有农村喽。”

“咱们国家才开始城市化建设,还有大量的农民呢,这些人可能一年进两次城,或者有些人一年都进不了一次城,但总要穿衣吃饭的嘛。”

“走街串巷的货郎都知道吧?只不过现在的货郎不挑担子了,都换成拉货的摩托了,进这么一批尾货,串三五个乡或者村子,半个月的时间,一批尾货就处理完了。”

“所以,别担心我们星海把所有钱都赚完了。”

“以前那些人,进一批货,在城里摆摊卖。”

“现在嘛,还是那批人,进一批货,去乡里卖,去村里卖,钱或许赚的没有以前多,但从其他角度来看,这也变相提高了农户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