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暂的沉默,绿衣的脑海中,不由回忆起此前王游所言。
当日,王游契约大熊猫三多,激活了代表御兽术的十御法御灵牌,顺其自然。
欲要闭关凝聚化身前,便特意将一众化身外派出去。
任务各有不同。
而绿衣,则是前往坤州,寻找公孙起。
拥有句芒的帮助,找一个人,易如反掌。
不过,让王游意外的是,公孙起和孙峰所在之地,居然是当初的酒肆。
这个地方,不光孙峰熟悉,王游也是如此。
初入第三界,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那些话本中主角的标配,都没有。
以界外天魔的身份融入此界,比登天还难。
直到遇到李伯,孙伯……
以及孙峰。
无他们,无王游。
刹那间,王游甚至因怀疑孙峰,而生起愧疚之心。
毕竟,一个念旧之人,必然有着自己的坚守。
可王游并非那种被意气用事之人, 三思过后,他最终还是选择让绿衣转达公孙起自己的猜测。
因为王游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
公孙起和雷神的目的,并无冲突。
雷神的目标,是建立新世界。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建立新世界,亦如此。
柴米油盐,火候步骤,皆要恰到好处。
可具体的“度”,雷神并不知情。
他只能选择“请教”公孙起,但他又无法拿捏对方。
雷神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但建立新世界,对他来说,是人生存在的价值,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当无法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让公孙起帮助自己时。
那么,雷神的选择,只有妥协这一条路。
但还是那句话,一个强势之人的妥协,根本上就是自相矛盾,不可能长久的。
世人皆知,上杆子不是买卖。
这种方式的合作,只会让雷神患得患失,疑神疑鬼。
他势必会不遗余力,寻找能拿捏公孙起的底牌,来确保对方帮助自己,完成梦想。
把柄,亦或者说软肋!
可,身为第三界灵体的公孙起,有软肋吗?
有!
复活贾文和,就是他的执念。
有了执念,便有了破绽,便不再牢不可破,便可被人掌控。
但显然,公孙起不会主动告诉雷神。
那么雷神从何得知?
孙峰!
这些,是王游在未让绿衣到坤州之前,通过所有零碎的已知情报,分析出来的。
其准确性,随着绿衣与公孙起见面,已经得到了证实。
与此同时,王游也了解到公孙起的态度。
想来也是,身为第三界的灵体,即便失去部分权柄,但其见证这个世界从零到一,生灵从无到有。
日月如梭,沧海桑田,即便窥探不了人心人性,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雷击木,并非具体某一种树木。
经过句芒的“科普”,王游知晓,雷击木的化灵,完全就是天地赐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木独于世,引雷降之。
雷霆淬体,置之死地而后生。
故枯木逢春,生机蕴雷。
名雷击木。
王游曾怀疑过,以雷击木这样的特性,李牧章真的死了吗?
当绿衣从公孙起那里,得到肯定答案后,王游便已经笃定,孙峰与雷神之间,必有勾连。
因为,孙峰对于雷神拿捏公孙起,太关键了。
这才是雷神必杀李牧章的理由。
唯一的差别,就是刚巧与建立新世界,不谋而合,从而误导了王游。
之所以整件事如此复杂,其实皆来自雷神。
可能在旁观者的角度,雷神的所作所为,完全就是多此一举,甚至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就如一些话本中,讲述帝王猜忌忠臣,反派挑衅主角。
这种类似降智行为的背后,好似除了表达他们愚蠢,自作自受外,更多是推进剧情,顺道再恶心一下读者。
但换个角度,他们处于那个位置,他们所思考的皆是自身权力,追求一切尽在掌握。
忠臣有没有反心?
不重要!
让帝王真正忌惮的是,他们有随时可以反的能力!
从不将刀柄交于他人之手。
从不将自身未来去赌人性。
雷神所为,亦同理。
整件事中,公孙起是不在意,雷神是掌控欲。
那孙峰呢?
这个局中,既重要,又不重要的一枚棋子。
雷击木的载体,成为孙峰头上悬着的屠刀,而刀柄握在雷神手中,成为拿捏他的手段。
甘心吗?
自然不甘,但没有办法!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孙峰想要摆脱雷神的威胁,唯有驱虎吞狼。
无想城中的北辰歆暗探,正是孙峰告密。
目的,就是将水搅浑。
但雷神不会破坏公孙起的复活仪式,因为他明白,无论怎么算计,或是去拿捏公孙起,对方都不会在意。
唯有一点,是其底线。
不要试图去破坏复活仪式。
雷神不傻,所以他选择按兵不动。
毕竟,说到底,贾文和与他没有矛盾,复不复活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可有一个人不行。
北辰歆。
九圣之中,若谁对贾文和敌意最大,非北辰歆莫属。
元老会所带来的权力欲,早就让这位圣人沉沦堕落。
如今夺舍亲子,焕发生机的他,正是大展宏图,意气风发之时,绝对不允许贾文和归来。
或许,孙峰并无背叛公孙起的想法,他只想摆脱雷神的威胁。
但当他找到的破局点,是利用北辰歆的那一刻,事态就已经开始朝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对此,绿衣并未隐瞒,将王游的分析全部告诉公孙起。
而公孙起听完,陷入沉默。
许久过后,公孙起语气中带着困惑,“他想要什么?”
“果然。”
绿衣内心暗道,因为王游在让他转达时,便特意交代,若公孙起听完,表示并不在意,那么此事便到此为止。
但是若询问目的原因,便证明此行成功一半。
因为公孙起只信贾文和一人,对于其他人的态度,要么不屑一顾,要么淡漠无情。
但若认可,必会询问王游所图。
虽然如此颇有一种“我欲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意味,但这就是王游所希望看到的。
“大哥希望,无论最后发展如何。”
“留孙峰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