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络坊是一家同时经营布匹和成衣的店铺。
门口迎客的两个小厮抬头瞧见了马车过来,已经满脸堆笑的迎了过来。
“夫人小姐几位里面请。”说着两个小厮两边带路,行人偶有好奇的偷瞄几眼。
崔明月带着沈南珠和秦雪阳领着丫鬟婆子跟在那领路的小厮身后走了。
四个随从左右看了看也跟了上去,牵马的小厮收了凳子把马车靠路边停好,自己一屁股就坐在那车沿上眼睛盯着店铺的方向。
随从没有跟进去而是站在了门口两边等候。
掌柜的见来人近了也忙上前几步迎了过来,他脸上笑着身子微微弯着朝几人行了个礼:“夫人小姐安好,来这边坐。”
说着把几人领到了墙边的一处专门招待客人的桌子旁。
几人才在桌边坐好,小厮已经端来了几样糕点和茶水糖果过来。
沈南珠看了看这场景,自己前世逛街也不曾享受过如此待遇,实在是新奇的紧。
那掌柜的亲自给三人倒了茶这才又问道:“夫人小姐今日想看看什么,店里昨儿才到了厚福锦,最适合做些冬衣穿的,要不要小的拿出来瞧瞧。”
崔明月呷了一口茶水,满意的点了点头:“嗯,就把店里上好的布匹都拿出来吧。”
闻言掌柜眼前一亮忙一挥手,后面小厮便转身去取了。
半晌两个小厮一人抱着几匹布过来了,看质量确实都是质量上乘。
那掌柜也没让他们放下,随手从其中一人手里拿了一匹,往前探了探拿到了几人很少微微扯开一角给几人查看。
“这匹绛紫色的厚福锦颜色典雅大方,最是适合夫人您的。”
说着把布在几人桌前一放又抽出一匹继续说道:“这匹杏黄的清艳秀丽,适合这位小姐。”
放好又耐心去拿下一匹:“这匹湖蓝的俏皮可爱最是适合这般大小的孩童。”
待他介绍完,崔明月随手摸了摸便点头道:“不错每样各包两匹,还有那个柿红和海棠提花绸的也各来两匹,那个厚福锦还有天青两匹,砂黄两匹,玄青一匹,暗蓝一匹。
再来十匹浅色绢罗。”
“好嘞!”掌柜的脸上肌肉都在微微颤抖,心中高兴异常,这样豪气的买主可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的,这一桩买卖下来这布坊就能卖个两三百两之多。他现在只恨不得崔明月再多要一些呢。
掌柜的挥手让小厮撤走桌上的布匹。
崔明月也没让他失望又继续说道:“有那闺阁小姐的成衣也拿几套过来给我瞧瞧。”
掌柜的闻言微微打量了一下沈南珠的身姿,应了一声便抱拳亲自去楼上挑选了。
不多会儿几人又一人拿了几件衣裳下来,各种材质颜色的都有一些。
在三人面前一字排开给她们展示。
崔明月拉着沈南珠的手起身上前:“珠儿走去看看你喜欢哪件,直接挑出来就是。”
沈南珠也没扭捏,上前看了一圈,挑中了一件缕金百蝶穿花洋缎窄补袄搭配梅花纹纱袍和丝绸的罩衣。
看起来文静雅致又端庄,对她来说其实略显成熟了一些,不过谁叫她芯子里本就三十多了呢。
虽然略显成熟倒是十分正式正适合比较正式的场合穿,见她挑了一套就兴致缺缺了,崔明月哪里肯放过她,又给她挑了一套撒花烟罗衫搭云纹绉纱袍,薄罗宝相花纹服搭云霏妆花缎织飞蝶裙。
“干娘够了,我本就不缺衣服的。”见崔明月还要继续挑选,沈南珠忙一把拉住了她给制止了。
从颜色和款式上看她挑的确实更适合她的年龄,不得不说这崔明月的眼光着实不错。
就连那掌柜的也忍不住夸了一句:“夫人好眼力,挑的都是今冬最时兴的款式,配这位小姐最适合不过了。”
崔明月这才意犹未尽的点了点头:“那就先要这些了,掌柜的算账吧。”
掌柜的闻言忙拿过单子和算盘,噼里啪啦的算了一阵:“回夫人布匹加成衣一共是四百二十三两八钱,您一次买了这么多就给我四百二十两即可!”
听他报完崔明月看了看身边的嬷嬷:“陈嬷嬷。”
那嬷嬷闻言立马从怀里掏出一方帕子从中间抽出几张银票数了数,递给了布坊掌柜的。
掌柜的看了一眼并未多看便直接收了起来。
崔明月几人也站起身往外走了,布坊已经逛完准备再去第二家。
“好巧崔夫人也在?”
几人才抬步没走两步迎面就碰上一行刚进来的夫人小姐。
为首一个衣着华丽通体贵气,看年纪约莫四十左右,身旁一人比她小上几岁穿着也是十分讲究,俩人生后两个十四五岁轻烟罗裙,皎若白玉的妙龄少女旁边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素衣丽人,一身素净简约的白色衣裙,人群中飘然若仙。
几人身后跟着七八个丫鬟婆子,看那规矩气派比崔明月这知府夫人好似还更胜一筹。
这让沈南珠心中十分不解,按她的认知,这州府之中知府应该就是最大的官员了。
但看对面几人神态自若,在崔明月这个知府夫人面前,没有屈膝没有行礼,甚至没有半分敬畏之感,仔细看去为首那夫人眼角眉梢似乎还有几分轻蔑之意。
这些到底是何人?
正待她疑惑间,崔明月已经微微弯腰朝那夫人拜了下去:“孙夫人安好,我们已经购买了所需,此刻正要离开那就不打扰孙夫人雅兴了,几位慢慢逛吧。”
说着也不管对面几人如何反应,拉了拉左右两个孩子提步就要往外走,身后丫鬟嬷嬷连忙低头跟上。
崔明月可以说是有礼但不多,看起来双方身份应该差别不大,但对方又隐隐压了知府一头,这就让沈南珠更好奇了。
只是对方才刚进来此刻正堵在门口,现在几人愈往外走,对方却是一动未动,并没主动让出路来,这架势明显是有话要说,不过看起来更想找茬。
“崔夫人这是何意?怎么才见着我们竟然是一刻都不想多呆,我们孙家就如此遭夫人不喜么?”
“孙夫人哪里的话,只是这地方我们已经逛过了,想去下一家而已,何来嫌弃之说,孙夫人,你们挡门了麻烦让一让。”
礼貌用尽,沈南珠感觉崔明月整个人气势都变了,整个人都高了三分。
对面那妇人却并不以为意,反而似是没看见一般,眼神下挑十分不屑的看向了沈南珠:“崔夫人,这是你府里新来的丫鬟,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不低头回避也就罢了,怎么还敢如此大胆的看人?”
她身上是样式简单素净的水花纹软缎装,看起来确实和秦府高等丫鬟的服饰差不多。
那妇人说这话时身边几人眼神都不自觉的看向沈南珠,沈南珠只觉几人的眼中都带着审视和敌意,目光一撇正好瞧见那素衣女子手中帕子紧了又紧,再看那脸也是冷若冰霜。
沈南珠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着,没觉得哪里不对,平日里她也这么穿。
看几人神色异常,她只觉莫名其妙。
想她不过来了府城三两日,外人除了第一日见到那几个官家夫人,旁人见都没见过,哪儿就惹到人了,看来这人应该是和秦府或者崔明月有过节。
崔明月听她说完脸上满是鄙夷,动作亲昵的挽过沈南珠的胳膊不屑道:“呵呵孙夫人这眼神一如既往的不好,既如此就在家多多休息,我家的事儿就不劳孙夫人操心了,夫人有空还是多管管自家小辈儿吧,免得总是丢人而不自知。”
说着也不愿和她扯皮冷哼了一声,径直朝外走去。
听她这话那白衣女子脸色瞬间就变了,面上愈发白了,神情也有些不自然,那妇人同样被她这话噎的双眼大睁,眼睛快速眨动着,胸口微微起伏。
最后见人已经到了门口只得不甘的呸了一声,却也不敢再说什么过火的后,眼神冷森怨恨的盯着几人的背影。
见她不发话后面丫鬟婆子也不敢阻拦,一个个主动让开了。
出了门,拉车的小厮已经把车在门前停好了。
“不用了一边候着吧,这条街还得逛一会儿呢。”
“是夫人。”
崔明月挽着沈南珠继续朝前走去,街上人来人往在这里看不出半点大元的动荡来。
“那个孙夫人是如今岑妃的娘家姐姐,刚刚那个白衣女子就是她女儿,原本她与云轩是有婚约的,后来新帝登基,岑妃的身份水涨船高,孙家就想毁约另嫁了,有岑妃做后台,她们自然想往京都贵族奔一奔。
她们拉不下面子主动退婚便使出个损招想败坏了我们云轩的名声,再来退婚,好在云轩机灵没有让他们给算计了,他们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那点小心思也叫人看穿了,反倒人前丢了丑。
既知道他们的心思你干爹气的自然立马上门退婚,结果他们家觉得丢了面子又被人看穿反不敢轻易退婚了,只是两家的关系也彻底崩了,婚事没退成但双方也都不提了。”
一边走崔明月给沈南珠讲了两家的纠葛,沈南珠这才了然。
说这话几人已经走到了不远的一家首饰铺子碎玉轩。
有崔明月这样的贵夫人和一众丫鬟仆从排场在,自然是没人敢怠慢的,小说里常见的被人狗眼看人低的戏码沈南珠没见到,反而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狐假虎威。
他们这一行人走在街上,百姓都是会特意避让的,更别提街上那些流浪乞儿了,他们是连靠近都不敢的。
几人直接被请到了碎玉轩专门接待贵客的二楼雅间,依旧是茶水点心果子一应俱全还无人干扰。
几人坐定店家一样一样的把本店最好的各种珠宝首饰拿到几人跟前任由几人选择。
沈南珠拗不过选了一对玉兰花的耳坠和同款式的发钗外加一个绿松石金玉相间的手钏。
都是简简单单清新淡雅的款式。
从首饰铺子出来几人又去了对面的胭脂铺子,沈南珠对这些实在没什么兴趣。
不过看着古代色调单一简陋的口脂,她心中又有了蠢蠢欲动的想法,只是她之前也只是在小视频看过一些博主分享的手工口红做法,实际操作和原料配比她知道的并不十分清楚。
索性便挑了两个打算回去研究研究做个对比,除此之外她还挑了一个这时代的香水也就是香粉。
打开精致的小瓷罐,里面粉质细腻,香味悠长,扑在腕上留香持久,挥手间淡香盈盈,别说古代的一些技艺水平还是十分可观的。
见她不喜装扮,脸上也素净不施粉黛,崔明月也就没再多劝。
“娘要糖葫芦!”出了脂粉铺子迎面走来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商贩,秦雪阳见了自然是移不开眼睛,连忙拍着小手叫崔明月。
崔明月看了看对身边嬷嬷道:“陈嬷嬷去买几个过来吧。”
秦雪阳见自己娘应了,高兴的一蹦一跳的,见她如此喜悦活泼崔明月只无奈的笑了笑并没在此刻让她注意规矩。
见时候也差不多了几人便一边逛一边朝酒楼走去,路上还买了几个糖人和路边的梅花糕,路过一处竹编的玩具摊子,崔明月还给沈南珠和秦雪阳俩人买了两个竹蝴蝶,秦雪阳也难得出来一次,今天倒是玩了个痛快,小小的手里又是吃的又是玩的哪个也舍不得撒手。
几人大概走了有一炷香的功夫便来到了垂柳依依的仙霞湖湖边,那众安楼正是依仙霞湖而建,一幢三层的酒楼,看起来格外气派,湖边微风习习空气微微有些冷。
这里就是崇州府内最大的酒楼。
“几位贵客里面请。”小二直接引着几人上了二楼靠窗的房间,推开窗就能看见仙霞湖清冽的湖光美景,这房间位置极佳。
沈南珠点了三鲜鸡丁和芙蓉大虾, 崔明月点了糖珍酥酪 、杏仁豆腐 、八宝鱼片 和羊四吃,秦雪阳则是要了金丝烧卖和糖蜜糕。
三个人要了八个菜,两个大人一个孩子,丫鬟嬷嬷是另外坐一桌的。
原想着这些菜点多了吃不掉呢,没想到菜一上来沈南珠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