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珠喷笑出声给老道解释了松花蛋,收拾好一地狼藉,她便拿出《草本集》让老道拿着帮她背书。
二师傅都住到隔壁了这下她更不能偷懒了。
一边背诵一边从空间里拿了一桶最近存下来的羊奶准备做点奶茶。
沈青阳每天负责挤羊奶和捡鸭蛋,鸭子家里如今就剩下三只,每天最多就两个鸭蛋。
羊奶每天一盆现在空间里已经存了两大桶,家里偶尔做些姜汁撞奶和羊奶蒸蛋,喝却是都不太爱喝的。
糖和茶叶炒到微焦加羊奶继续熬煮,有了茶叶的综合,羊奶本身的腥膻味顿时就少了许多,厨房里奶香茶香的味道十分浓郁。
老道近水楼台,沈南珠才刚煮好就最先得了一碗:“嗯不错丝毫没有羊奶的腥膻之味儿。”
“师傅愿意喝徒儿以后可以经常做给你吃。”沈南珠也尝了一口,嗯虽比不上奶茶店里各种添加剂的味道,主打的一个健康,在滋味寡淡的古代喝起来也确实不错了。
“好!为师有徒儿你这话就够了!哈哈哈…”老道被沈南珠哄的喜笑颜开。
俩人正说着沈老太太掀开门帘走了进来:“你这丫头又鼓捣了什么新吃食老远就闻到味儿了。”
“奶刚熬好的奶茶,给你尝尝。”沈南珠说着给她也盛了一碗,又拿了几个碗给屋里缝制衣服的女眷们一人各盛了一碗。
旁边院子里干活的男丁们也都没落下,奶茶果然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二师傅照常去吉祥镇坐诊了,孩子们这时候都在外面疯跑,剩下的就都装进了罐子里给他们留着了。
一下午廖大夫家院子和房屋四处已经全部修缮完成,晚上就可以入住了。
时光飞逝,转眼就过了三五日,这天沈南珠早上起来日常跑步,外面地面已经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霜了。
经过一些时日的锻炼,吃食营养也跟得上,家里孩子们和小伙子们一个个身形都壮实了许多。
现在不用老道催促,孩子们已经十分自觉每天能轻松的完成跑步和蹲马步的任务了。
老道见状又加了码,跑步开始负重了,蹲马步时间也多了两刻钟。
家里的棉衣也都缝的差不多了,大林村的日子也已经步入了正轨,沈南珠家的卤肉生意现在也做到了临近的安华县。
家里现在每天要进六头猪,除了卤肉,豆芽,十三香,五香粉和酱油,沈南珠又开始带领家人做起了香肠腊肠和肥皂香皂。
村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的人已经参与进来了,有的负责清洗下水和头蹄,有的家里负责碾碎十三香和五香粉,还有的专门烘干腊肠。
为此沈南珠还让人造了几个土窑烤炉专门用来烘干腊肠用的,香肠是直接上锅蒸熟即可。
村里还起了个肥皂作坊,沈煜自己管着,里面现在工作的只有六个人,肥皂已经吞了七八百块香皂也做了上千块了。
剩下的村人负责每日给沈家拾柴送柴,沈家女眷每天负责煮卤味,熬制酱油,投豆芽,院子里现在已经又另搭了六口大锅,每天不停的烧着。
家里男丁主要负责烧火,送货和进货,现在家里也就闲了几个依旧上学的孩子了,不过他们放了学也要帮家里拾柴,烧火,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计的。
每天多做出来的各样东西沈南珠一律都囤在空间里,除了每日供货的,空间里各样都存了许多,以防供货不及时或者临时加单也能应付的过来。
最主要的有空间不囤货岂不是浪费了。
村里人做工一律记工时,等扣完沈家替他们交的从军银以后就会给他们发工钱,这样大家干活也有了个盼头不是,毕竟现在大家已经分开了,就算短期没有怨言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还是一开始就说明白,对双方都好,如此众人对沈家更是拥戴信服了。
就连沈家人沈南珠也提议给不同分工的人记工时,定期发放薪资,鼓励大伙的积极性,沈家众人自然同意,沈煜思虑再三也点头答应了。
就连每日捡鸭蛋和挤羊奶的沈青阳都有两分钱的工钱,他每天干起活来更积极了。
这次再去吉祥镇沈南珠教了丁王两位大厨做了蛋黄焗南瓜,蛋黄焗大虾,赛螃蟹和腊肠蒜肠各种吃法。
收银三百两。
“大哥,我二哥和浅浅姐这是有情况吧?”沈南珠无意中看见沈青文和李浅浅俩人总是有事没事的凑到一处说话,一个含羞带怯,一个又不断傻笑的明显是不对劲。
沈青山一个你懂的眼神,沈南珠立即就懂了,少男少女情窦初开了,浅浅姐是个性子好的,家里也没什么糟心事,沈南珠见状便没多说什么,当下只作不知。
平时送货取货沈连福几个兄弟,只有沈南珠去吉祥客栈的时候他们三个便一同前往,他们能见面的时候不多,沈南珠沈青山便故意给他们留出空间说说话。
客栈生意如今在吉祥镇已经首屈一指,不到午时客栈外面已经在排队了。
几人从客栈离开直奔祥记杂货铺,今天她是来推销肥皂和香皂的。
“陈叔!”
“哎沈家丫头沈家小子你们来啦快快快进后院,秀儿,沈家丫头他们来了,沏点糖水过来。”陈祥一见三人格外开心,连忙招呼几人进后院。
崔秀秀闻言立马去冲了几杯糖水又打开了一袋糕点放在几人面前笑着说道:“哎呦你们来的巧了不是,这不才买了些礼物想着明天去看看你们呢,你们就来了,正好待会儿就一起拉回去了。
上次的事儿多亏了你们,钟府已经派人来说了,那钟管家已经被发卖出去了,钟府还特意送了礼物过来,这下可解了气了,以后也不用担心他再找麻烦了。
今儿你们不着急吧,不如午时就在我家吃了吧,哎可不兴拒绝不兴走啊,婶子知道你做饭好吃,今儿也尝尝婶子做的!”
“叔婶子客气了,那我们几个就不客气了,正巧今儿还有些事情要找你们商量。”说着在对方诧异好奇的目光中沈南珠拿出了两个方方正正的牛皮纸包。
巴掌大的是洗衣服用的肥皂和小巧些含有微微香味儿的香皂。
边边角角已经打磨光滑了,中间也特意做了好把握的凹槽,打磨的碎屑都收集起来,团成球给各家当做福利发放了。
看着眼前黄不拉几四周光滑细腻的东西俩人看了又看也没看出什么名堂:“丫头这是什么东西还怪香的呢?”
“婶子有没有洗手的盆子麻烦帮我打一点水过来。”沈南珠微微一笑也没有解释而是直接要了一盆水。
崔秀秀虽不明所以但也听话还真就端了大半盆清水过来。
沈南珠伸手洗了把手,又搓了两下香皂再洗手,手上很快就布满了泡沫,手掌上下翻动还能闻到一股微微的香气。
“这是澡豆?不对这也不像啊…”陈祥好奇的看了看又送到鼻下闻了闻,百思不得其解。
沈南珠依旧不发一言,从袖口拿出了一方提前准备好的脏帕子,沾水洗了两下又搓了几下肥皂,又略微用力的搓了搓,再次沾水轻轻搓洗了几下,投水拧干,帕子已然变得干干净净了。
陈祥夫妇俩人眼睛顿时就瞪大了满眼都是惊喜。
“这个叫肥皂可以用来清洗衣物的,这个叫香皂可以用来洗手洗脸洗澡用的,叔婶子您们也一起试试。”
见他们好奇沈南珠索性让他们自己上手尝试。
陈祥试了试当即刘来了兴趣:“哎这东西不错滑溜溜的洗的可真干净,比澡豆还好用,丫头这是你们自己做的?打算怎么卖?”
沈南珠早已和家人打探过澡豆的价格了,澡豆在古代相当于全能化妆品,可以用来洗手,洗头,洗脸沐浴和洗衣服。
一般有普通澡豆和裹了檀香和各种香料的澡豆,价格分别是三百文一盒和八百文一盒。
每颗澡豆都有药丸子大小,一盒大概有二三十颗,这东西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
沈南珠的香皂约莫十颗澡豆的大小。肥皂约莫二十颗澡豆的大小。
“这个香皂三百五十文一块,这个要比澡豆要耐用许多,还不掉屑,肥皂五百文一块。”
沈南珠说完陈祥俩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不过又有些担忧道:
“价格倒是不贵,只是我家平日里就卖些普通澡豆,好的澡豆卖的不多,不然我带你去我们熟识的胭脂铺子看看,那里估计需要的更多些。”
沈南珠闻言眼睛就是一亮,爷爷也是建议她去胭脂铺子看看的,她本想着先到这里看看再去的,这不就是巧了有认识的不是更好。
沈南珠自是愿意了当即谢了陈祥,见她愿意陈祥便带她去了对面正街,俩人走了约莫一刻钟到了一处二层的店铺门前。
店铺名叫花颜。
刚一走近沈南珠就闻到了一股股特别的香味儿,闻起来没有现代工业刺鼻的味道,是很温和让人感到十分舒服的味道。
“老陈?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哈哈。”店铺里轻纱氤氲,香气萦绕,有几个妇人小姐正在柜台前面挑选胭脂水粉,见陈祥带着一个陌生的小姑娘进去,掌柜的十分热络的迎了上来,看起来关系还不错。
陈祥上前拍了拍那人富态的小腹笑着答道:“嘿嘿,我今儿可是给你送财神来了,走吧找个安静地儿咱们说点儿正事儿。”
“哈哈哈行行行那兄弟就先谢过了,来来来这边请,咱们上楼说话。”富楼只当他在说着玩笑话,一时好笑出声,忙闪身给俩人让路。
“这位是花颜的富掌柜,丫头你就叫他富叔吧,大富这是我们家亲戚的孩子叫沈南珠,这次来是有些买卖要与你谈,你可得厚道些啊,不然我可跟你没完。”
“哎呀成成成放心吧老陈我什么人你不知道么,沈姑娘,你有什么买卖但说无妨,我和他多年交情了,我这儿能帮忙的定然出手相助。”
见沈南珠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能有什么买卖可谈,他心中并未太在意,但多少要给好友些薄面的。
沈南珠也不多说简单的打过招呼,依旧向他要了一盆水打算亲自示范给他看。
半晌过后…
“哈哈哈行确实是个好东西,沈姑娘不知这两样东西价格几何,你们家在何处日常能供货多少?”
亲眼见过了沈南珠的这波操作,富楼当时就动心了,这叫香皂和肥皂的东西确实不错,比澡豆可强了不少,更大也更有效,这买卖确实做得。
沈南珠一一回答,又报了价格,富楼几乎都没做犹豫这买卖就成了。
他一次性要了一百块肥皂和一百块香皂。
沈南珠空间里就有直接就假装从马车里取过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沈南珠收银八十五两。
双方约定好下次交货时间在半月之后,沈南珠便跟着陈祥又回了祥记。
外出送货的陈家兄弟俩也都回来了和沈南珠打了招呼,众人便开始吃午食了。
崔秀秀给做了烧鸡,炖鱼,红烧肉和鸡蛋炒青菜,韭菜炒蛋还有一道排骨萝卜汤,味道都是家常的味道,不过崔秀秀做的别有一番风味。
买卖成了,沈南珠几个吃的十分开心。
临走前陈祥香皂和肥皂也各留了十块打算先试试好不好销售。
离开祥记时马车上又被塞了半车的布匹茶叶和糕点果子推都推不掉。
再三日便是去钟府的认亲宴了,沈南珠三人也没着急回家而是又去了正街,想看看能不能买些礼物。
三人牵着马车在街上晃着,街上人多的让沈南珠感觉好像回了京都一样,听张大芳说崇州府现在已经封闭了不允许进出了。
兴安帮流民势力已经多达四个州府,人数更是已经达到了六十几万之多,好在崇州府附近有驻军,流民不敢轻易过来,如今这崇州府还算安全。
街上摆摊的卖艺的各种摊位一个接一个热闹非凡。
一打听物价已经比上次来又高了许多,街上乞丐也比从前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