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青阳紧追着小土狗过来,撸着它的小短毛:“姐姐,小灰晚上住哪儿啊?”

江雪宁沈青轩俩人紧随其后蹲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伸手想碰碰它似乎又有些害怕。

“小灰是青阳给狗狗起的名字么哈哈,青阳这么喜欢小灰灰你想不想和它一起住呀。”

沈南珠抱起小土狗发现小东西脏的一批,赶紧到厨房烧水打算给它洗个澡先。

沈青阳一边跟在她后面一边兴奋的喊道:“我想!姐姐就把它放我的房间里吧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它的!!”

“行那就让它跟着你睡,不过它现在还小又生病了你们尽量不要总去用手抓它或者用力甩它,让它先好好休息,等它好了以后再陪你们玩儿好不好。”

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应了。

小灰洗了澡沈南珠还特意抱它到村里唯一的兽医那里看了,那人只说是小家伙可能太小没人照顾饿久了,没太大毛病好好养一养就好了。

家里没有牛奶小家伙只能喝点蛋黄米汤了,好在它不挑食小粉舌头“吧嗒吧嗒”吃的很香。

吃完摇摇晃晃的走了两步趴在沈南珠用旧衣服给它做的小窝上,小灰眼睛湿漉漉的哼哼了两声,洗完澡果然可爱多了。

几个孩子围在它身边十分稀罕的看着,果然没再伸手碰它。

沈连宝一直在他们附近不远不近的跟着,沈南珠看了他几眼总觉得他好像有些欲言又止,果然不一会儿他就磨磨蹭蹭的凑了过来。

他脸色有些不好意思道:“珠儿嗯…什么是麻花呀…”

沈南珠无语的问号脸,没想到他纠结了半天要问的居然是这个!

几个小点儿的崽子吃饭的时候只顾着吃好吃的了,大人说什么他们根本没太听明白,沈连宝倒是惦记上了。

“等着吧小叔明天我做给你们吃。”说完她清晰的看见沈连宝用力的吞了口口水。

这孩子以前明明是个讨人嫌的小霸王来的,什么时候变成吃货人设了,沈南珠不解的挠了挠头转身和面去了。

家里没有老面,这里又没有酵母,只能现和一点面让它发酵了做面引子,现在温度还可以估计一两天就差不多了。

“姐姐你要做什么好吃的!!我也要吃!!”

“要吃要吃!”两岁多的沈青轩晃晃悠悠的也喊着要吃。

几个孩子耳朵尖着呢听说她要做吃的立马就凑过来了。

“好好好我这不正准备呢么,明天给你们做麻花,真是一群小馋猫,都出去玩儿吧在厨房围着做什么。

走走走都出去,这样我教你们几个你们没玩过的游戏吧!”

吃过午饭沈煜就领着村里人去修补各家房屋了,妇人们在家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各忙各的,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围着沈南珠打转。

沈南珠提议教他们游戏他们顿时就高兴的跟了出去。

“老鹰抓小鸡就是一个人当老鹰在前面抓人,一个人当鸡妈妈身后都是小鸡,鸡妈妈要保护小鸡不被老鹰抓到…”

捉迷藏,木头人,跳房子,丢手绢,打老虎…沈南珠一边教一边示范几个孩子听的眼睛直放光。

不过几个游戏都是人少了就没意思,沈连宝也嫌弃院里这几个孩子太小,朝房里喊了一声就往村子里跑。

不多会儿沈连宝就带回来五六个孩子,小的八九岁大的十四五,都是管家和仆从家的孩子。

沈连宝提议玩捉迷藏,他给新来的孩子们讲了游戏规则,小孩子们不多会儿就撒丫子跑开了,院子里终于清静了。

沈南珠和好面又去关鸭子的地方看了一眼没想到还收获了鸭蛋三枚,不错正好可以攒起来做松花蛋。

鸭子们如此给力,沈南珠立即就想到了芦苇荡,没准今天还能再摸几个鸭蛋呢,索性叫了沈云歌沈乐薇三人拿了个盆子直奔河边而去。

今天的野鸭明显少了许多也聪明了不少,见有人来了立马就要扑腾翅膀飞走,要不是她速度快够快恐怕今天就要无功而返了。

一番石头攻击三只野鸭应声而落。

看来打野鸭终归不能长久,以后还得悠着点儿,三人又在芦苇荡里扫荡了一番还真叫她们又找到了八个鸭蛋。

野鸭捆好和盆子放在一处,三人便沿着河边往山脚下的方向沿路采野菜。

家里没有能吃的蔬菜现在只能多采些野菜吃了。

野菜沈南珠已经吃的够够的了,她又盯上了姜不辣和地环,大林村这边的荒地和山坡附近就有很多,不多会儿她就挖了一堆出来。

两姐妹见她抱着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回来不由纷纷凑了过来:“诶南珠妹妹你挖这个做什么,这些也是能吃的么?”

“当然,晚上就做给你们吃!对了我看那边还有很多咱们再去多挖点吧。”

众人早已经习惯了她的“见多识广”。

偶尔她拿出一两个家里没有又不合理的东西,有老神仙在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以为是老神仙的功劳,无形中倒是给她省了不少麻烦。

三人挖了满满一大盆才停下来到河边清洗,奇形怪状大一些的是姜不辣,小一点一个骨节一个骨节像虫子形状的是地环。

沈乐薇搓洗着姜不辣上面的泥土,几只小虾正巧从她手边游过:“呀这里还有小虾呢,可惜了没有渔网!”

沈云歌甩了甩手凑过去看了看不由噗笑出声:“这么小的虾子味道又腥可惜什么…”

“河虾做好了也是极其鲜美的,等会儿咱们弄点芦苇整个简单的笼子抓点试试!”

沈南珠是不放过一点能吃的东西听说有河虾顿时就来了兴趣。

说干就干三人洗完了地环和姜不辣,就去割了一小抱芦苇杆又割了一堆大叶的软树枝和有韧性的藤条。

三人都没编过筐但是形状都知道呀,芦苇杆整齐的摆了一地一根细软的藤条一上一下穿插而过,从上到下三人一起动手。

差不多用了半个时辰一个扁平不太规整的席子就编好了。

再用细麻绳把边缘固定两头对齐围城一圈扎成了一个桶状。

一头用大树杈和树叶堵好中间扔了些鱼虾饵料,另一头也用了些稀疏的树叶没挡的太严。

三人小心的把它放在芦苇草附近的河里,上面用石头压好,防止被和水冲走,这才提着野鸭和一盆子的地环姜不辣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