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翠拿着那几张薄薄的纸爱不释手,少女满脸的喜悦都要从脸上溢出来了,看得出来她真的很喜欢做吃食。
“茶叶蛋,咸鸭蛋,米花糖,花生糖,卤货…南珠姐姐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吃的方子,这些都是给我的?”
对古人来说一个好的吃食方子是可以传承几代维持一家人生计的,保密程度可比现代要严密的多,但对沈南珠来说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自然无所谓。
得了肯定的答复,女孩欢喜不已半晌又有些忐忑觉得自己不该收下如此贵重的礼物。
“都是只写了大概,并没有标注份量,各样材料的配比还需要你自己研究,算不得什么的,不必纠结。”
沈南珠看出她的纠结和不舍于是出声宽慰道。主要是她也记不得那么详细的克数,就是记得巧翠也没法称重不是。
不过对一个爱好做美食的人来说,有了这个方子照着做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听了沈南珠的话巧翠果然被安慰到了,她十分欢喜拿着方子看了又看才恋恋不舍的收了起来。
男人们一直聊了许久才散席。
一顿家常饭,一张木板床,一床干净的被褥,沈南珠一夜好眠一觉睡到天明。
早起时依旧下着雨,张远程跟村长打了招呼,又交了些银钱,还送了三只野兔,两只大的一只小的,都是活蹦乱跳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抓的。
今天他们还得再在李家村休整一日再出发。
听了消息沈煜一家都很高兴,这样祥和的生活让人不舍。
两个七岁的孩子和那两岁的娃娃凑在一处逗着小兔子玩。
沈家的男人们凑在一起和村长学做斗笠。
沈老太太缝着蓑衣,苏玉兰帮着王婶子在厨房里忙活,主要怕她又做的太丰盛破费。
“这时节不是正该满园子青菜么,怎么现在就都荒了。”
沈南珠早上无事戴了斗笠蓑衣和巧翠一起进后院的园子里摘菜。
结果进去一看偌大的院子里除了几棵大白菜就只剩下零星一点的青菜了。
“今年的年景不好,雨水少,种啥都种不好,现在家家都靠摘些野菜和菌子过活。”
巧翠手脚麻利的摘着为数不多的青菜,一边解释道。
沈南珠没想到现在连青菜都这么金贵的情况下,村长一家还如此招待她们一家,心中感动不已。
只可惜空间里明明有好多的青菜却不能拿出来给他们吃。
突然灵光一闪她想到了一个吃食,即使没有蔬菜的时节也可以当菜吃。
“巧翠你家可有黑豆黄豆或者绿豆?”
沈南珠试探着问道。
“应该有绿豆,家里经常煮汤解暑。南珠姐姐你是想喝绿豆汤么,等会我叫阿娘给你煮些吃。”
巧翠直起腰笑着答道,想着沈南珠应该是想喝甜汤了。
“不不不,不是用来煮的,我就是想起了一样吃的,没有菜的时候它就可以当菜吃了。”
是的沈南珠想到了豆芽。
“真的么那赶情好!那是不是冬天也可以吃菜了,南珠姐姐你怎么什么都懂真是太厉害了!可是…那和豆子有什么关系啊?”
巧翠说着自己就疑惑了。
“哈哈一会儿我给你示范你就知道了,走吧够了别摘了,我这儿还摘了些野菜,等会儿给你换个新吃法。”
眼见着巧翠再摘下去地里就更罢园了,沈南珠连忙出声阻止,她在田间地头也摘了些野菜还偷偷从空间拿了一些放在一处。
正经的蔬菜长势不好,这野菜倒是生命力顽强还有不少。
俩人回了厨房,沈南珠便自告奋勇的说要给大家做个新菜。
“哟,我们珠珠这才和巧翠呆了多大会儿功夫怎么就出徒了,不行你做的东西我可不敢吃,还是别糟蹋食物了…”
沈南珠无视了来自老母亲的吐槽,手脚麻利的清洗野菜,苏玉兰在一旁看的啧啧称奇,从来没见过女儿做这些寻常家事还挺稀奇。
清洗干净野菜沥干了水分,淋了一点点油,搅拌均匀,撒一把面粉抓一抓,让每一片叶子都沾上薄薄的一层粉子,最后放进滚开的锅里蒸一蒸。
苏玉兰和王婶子母女见这做法越看越好奇,那乏味的野菜这么做就能好吃么,也没见放什么调料啊,王婶子和苏玉兰都不看好,唯有巧翠十分捧场。
这期间沈南珠发现她家没有蒜也没有酱油,于是蒸菜变成了炒蒸菜。
蒸好的菜松散一下,起锅淋一点油,下锅巴拉巴拉微微放一点盐,再巴拉巴拉,出锅,主要是想加别的调料也没有。
看着就平平无奇的一道菜,没什么特别的也没有香味儿,沈南珠做完也觉得不太行了。
只有巧翠还十分期待,她总觉得能写出那么多吃食方子的她做的吃的肯定好吃。
最后早饭上桌,在苏玉兰一再的干预下,一锅白米粥煮鸡蛋变成了一锅青菜疙瘩汤。
菜是一大盘子沈南珠做的炒蒸菜,还有昨天晚上剩的菜。
王婶子本来还要蒸馒头的,被苏玉兰好说歹说的给拦住了,再这么吃下去他们走了以后这家人怕不得喝西北风啊,沈家一众对此十分过意不去。
王婶子手艺不错,疙瘩汤烧的很好吃,沈南珠吸溜吸溜的喝的特别香,炒蒸菜她尝了两口,味道一般,但大家都很捧场说这么做确实比他们平时吃的好吃多了。
沈南珠暗自脸红。
为了弥补,饭后沈南珠特意交了王婶和巧翠发豆芽。
“黄豆,黑豆,绿豆都可以,黄豆微微出芽就能吃,炒肉炖汤都可以,长芽也好吃,炒着吃焯水拌着吃都行,绿豆芽长长些好吃,黑豆嘛可以发出一拃高的苗子做法都是可炒可凉拌。”
沈南珠拿着王婶翻出来的绿豆解释着。
二人听的十分认真,更加好奇这豆子如何就能变成菜了。
“黄豆绿豆用开水泡了不停的搅拌,大概搅拌个两刻钟左右再泡一晚上,然后把水倒出去,每天过一遍凉水,用布盖好放阴凉处别见光大概六七天差不多就能吃了。”
水烧开了沈南珠在豆子盆里加了两瓢水,一边搅拌一边解说只把对面三人看的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