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钧与关翡确定了合作意向之后,接下来的合作谈判环节才是最磨人的,关翡在国内侧的翡世集团以王猛为代表组建了谈判团队,就连田文都忍不住从帝都直飞了瓦城,加上特区的主管官员,双方,应该说是三方人马拉开架势进入了艰难卓绝的谈判过程。
瓦城联合商厦顶层的会议室内,连续数日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与紧绷的神经混合的气息。第五特区、翡世集团、风驰集团三方的律师、财务、技术专家团队围绕着长长的谈判桌,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经过多轮激烈磋商,一个清晰的三方合作框架逐渐浮出水面:
主体结构不采取三方直接合资的复杂模式,而是分为两个主要层级。
核心研发与运营层由 风驰集团 与 翡世集团 在第五特区境内合资成立 “风驰前沿(骠北)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风驰前沿)。该公司将负责eVtoL及相关低空技术的本地化研发、测试、示范运营以及未来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销售与服务。
政策支持与资产持有层 第五特区行政署 作为特殊行政区政府,不直接入股“风驰前沿”,而是通过提供土地、税收优惠、政策保障、空域管理权限以及联合开发基金的战略性投资来深度绑定利益。
股权分配博弈(风驰前沿公司):
风驰集团作为技术主导方和品牌输出方,坚持控股。初始提议占股70%,并享有核心技术(如飞控系统、动力总成设计等)的知识产权。
翡世集团关翡方面强调自身提供的本地化整合、政策沟通、安全保障以及部分初始资金的重要性。王猛带队据理力争,最终争取到30% 的股权,并锁定了关键的一票否决权(仅限于涉及重大安全、资产处置及股权变更等核心事项)。
第五特区联合基金最初李刚代表特区提出以土地和政策折价入股,希望占据15%-20%。但风驰的法务团队强烈反对,认为政府背景基金直接持股会引发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技术泄露风险等合规问题,也可能影响风驰在资本市场的估值。经过拉锯战,最终妥协方案是:联合基金不以股权形式进入,而是以“可转换债券” 形式向“风驰前沿”提供一笔低息贷款,并约定在项目达到特定里程碑如完成1000小时安全试飞后,有权按届时估值转换为不超过10%的股权。同时,特区保留在下一轮融资中的优先跟投权。
利益分配机制:
第五特区方面:
土地收益: 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优惠价格(并非免费)出让工业园区500亩土地50年使用权,但约定未来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后,将收取阶梯式的土地溢价补偿。
税收: 承诺给予“风驰前沿”自盈利之日起“五免五减半”(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五年减半征收)的超常规优惠。这是特区能提供的最核心的招商引资筹码。
间接收益: 通过项目带动本地就业、技术培训、关联产业发展以及未来可能的空港服务费、数据服务费等。
翡世集团作为创始股东,享受“风驰前沿”未来的成长红利。同时负责“风驰前沿”在特区境内的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如安保、部分基建、本地人员招聘与管理,收取管理服务费。
风驰集团除了能够获得独一无二的测试与应用环境完成快速推进技术迭代和数据积累。也能够利用特区的人工与能源成本优势低成本制造基地。
同时作为东南亚市场桥头堡,抢占未来万亿级市场的先机。也为资本市场提供故事: “东南亚低空出行领军者”的定位将极大提振股价。
当然,谈判并不是一帆风顺,谈判最激烈的部分,莫过于知识产权的归属。
风驰坚持在“风驰前沿”研发过程中,基于其背景Ip(预先存在的技术) 所产生的任何前景Ip(新开发的技术),所有权均归风驰集团所有。“风驰前沿”仅拥有在特定区域(如东南亚)的免费使用权。理由是风驰投入了最核心的技术和研发团队。
关翡和田文联手反对。他们认为,特区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真实飞行环境、测试数据场景以及政策风险承担,这些是催生新技术的宝贵土壤。如果所有新技术都无条件归风驰所有,对特区和翡世不公平,也削弱了项目的长期价值。
经过数轮通宵达旦的争吵,最终达成一个复杂的“Ip隔离与共享”协议,背景Ip各自保留,互不侵犯。前景Ip, 进行严格分类。
其中A类Ip(核心算法、基础平台改进)归风驰集团所有,但“风驰前沿”拥有永久、免费的独家使用权(限于低空飞行领域)。
b类Ip(针对东南亚特定环境的应用型技术,如热带雨林抗干扰通信、特殊地形起降方案)则由“风驰前沿”共同所有。风驰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免费使用权,翡世集团和未来可能入股的特区联合基金,在东南亚市场享有优先商业化权益,并参与对外授权的收益分成。
设立独立的“技术委员会”,由三方派员组成,负责对产生的新技术进行A类或b类的认定。
经历长达半个月的谈判过程,才堪堪将基本合作框架拟定,给所有参与人员放了个小假之后,田文跟关翡李钧分头行动,毕竟有这么大的动作,特别是未来牵扯两个国家,有些关系还需要提前梳理。
帝都,一处隐秘的私人会所,窗外是什刹海沉静的波光,窗内是檀香袅袅,茶香四溢。
田文依旧是那副闲散公子的模样,穿着舒适的亚麻衫,正不紧不慢地摆弄着面前的紫砂壶。他对面坐着几位气度不凡的中年人,有的沉稳内敛,有的目光锐利,皆是能在某些关键领域说得上话的人物。没有名片交换,没有正式寒暄,气氛如同老友聚会。
“文哥,您这茶可是越来越难喝到了,今天托您的福。”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笑着开口,语气熟稔。
田文笑了笑,将冲泡好的茶汤分入品茗杯,动作行云流水:“好东西自然要跟懂行的朋友分享。最近得了一点不错的凤凰单丛,山韵气息足,各位尝尝。”
品茶,闲谈,从最近的京戏谈到郊外的马术,似乎都与正事无关。直到茶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
田文才仿佛不经意地提起,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一件小事:“对了,有个小事儿,家里有个小兄弟,在南边跟人鼓捣点新玩意儿,叫什么……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听着挺玄乎,好像想在西南边境那边找个地方试试水。年轻人嘛,有想法是好事,咱们这些当哥哥的,能搭把手的,就别让门槛绊了脚。”
他话说得轻描淡写,没有具体项目,没有公司名称,更没有提及骠国和第五特区。但在座的都是人精,瞬间就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南边”、“西南边境”、“垂直起降飞行器”、“试试水”。
金丝眼镜目光微动,轻轻放下茶杯:“哦?这可是前沿科技啊。咱们国家也在大力鼓励低空经济发展,只要合规合法,有利于技术探索和区域合作,自然是支持的。就是这跨境协调、空域管理、还有技术安全保障,得细致些,别惹出什么国际纠纷就好。”
这话看似提醒,实则是在划出底线和表达关切。合规是前提,安全是红线,别惹麻烦是核心。
田文心领神会,给对方续上茶:“这个自然。我那兄弟做事还算稳妥,知道轻重。就是初生牛犊,怕有些规矩摸不清,到时候少不了要请教各位兄长,帮着把把脉,指条明路。该报备的报备,该协调的协调,绝不会让家里难做。”
他给出了承诺,事情会放在明处,按规矩来,需要支持时会开口,但绝不会让在座的人为难。
另一位一直沉默,气质更显硬朗的中年人缓缓开口:“技术安全是关键,核心数据不出境是原则。只要把握住这个,其他的,都是商业行为嘛。现在讲究‘一带一路’,共赢合作。”
这句话点出了最核心的关切之一——技术保密和数据安全。同时也为这件事定了性:只要守住底线,这就是正常的商业合作和对外投资。
田文点头:“是这个理儿。核心技术、核心数据,根子肯定要留在家里。外面嘛,主要是应用场景测试和市场开拓。赚了钱,也是给家里创汇,带动周边发展,是好事。”
一场看似随意的茶叙,在云淡风轻中完成了信息的传递、底线的沟通和潜在的支持获取。田文没有要求任何人为项目开绿灯,他只是为关翡和李钧的项目,在帝都这个庞大的权力网络中,预先消除了可能存在的阻力,疏通了几条关键节点的“毛细血管”。剩下的具体合规流程,自然有专业的团队去跑。
结束时,田文将几小罐包装精美的茶叶递给各位:“一点山野之气,不成敬意。回头项目有点眉目了,再请各位兄长莅临指导。”
众人含笑接过,心照不宣。这“指导”二字,意味着未来项目若真有需要协调之处,今日的香火情分便可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