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小时,是小卢浮宫超级宴席的持续时间,也是一场别出心裁的“答谢礼”准备时间。当然,能拿到伊万先生的 “答谢礼”就没有普通宾客,这一切的一切皆是为了“探亲团”的贵客们。
小伊万纠集惯熟的权贵精英朋友以及几家超级富豪序列继承人,大家伙齐心合力搭台演戏。有合伙与桑落人做生意的良好基础,都明白伊万先生肯定是盯上欧洲来的这伙“土”豪!
好生意要的是长久收益,绝不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一锤子买卖。
与桑落人做交易之前,美国人是帮助桑落人算过账单,既能收割桑落近几十年的积累又估算过桑落未来的潜力,二十年五百亿美元,不会让桑落伤筋动骨。
欧洲蕴含的财富远远超出 亚洲“新贵”的桑落!
不但新大陆的南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资源和财富都向欧洲汇聚,经历百多年,欧洲沉淀下的财富已经不可估量。
东方古国有始皇帝陛下书同文,车同轨在前,即使在往后的朝代更迭里难免地分分合合,那些雄才伟略的开国皇帝、得势诸侯都不愿意成为那偏安一隅的江东鼠辈。
欧洲不是幸运的神秘东方古国,城邦林立,诸侯、王子、公主满地跑的欧洲从古至今从未出现过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王朝。
面积不大却强国林立的欧洲需要有一个大突破又或者是大破坏来打破瓶颈,重塑规则,重新分配利益。
欧洲即将发生剧变,欧洲强国都知道,美国人也知道,
若是有机会将欧洲两三百年的深厚积累赚来美国,那真的就是重塑乾坤的大事,喜事!
纽约市很大,很繁华,有闹中取静,整洁体面的富豪权贵聚住之地。有曼哈顿半岛楼宇林立,车水马龙,日夜不息的商业重地。也有房屋破败,街道凋敝的贫困之地。更有不适合居住,不适合种植,不适合修建码头,渺无人烟,荒草没膝盖,黑水烂泥的河浜滩涂。
一座近二十五米高,有五十米面宽,更是长达两百五十米的超级厂房就这么忽然又华丽地出现在纽约近郊河海交汇之处的荒滩上。
超级厂房有比纽约主城区道路更平坦宽阔的沥青厂区道路,外墙刷着洁白无瑕白色油漆,以混凝土钢筋为基础,钢架为骨,砖木为墙,厂房朝向大海的那面墙体在离地半米高处安装巨幅玻璃窗。
无论从高处还是远处观看,超级厂房就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大方块,特别像一碟排列整齐的方糖块,在灰色和暗红色为主色调的纽约城市背景下非常醒目耀眼。
“方糖块”就是超级厂房的名称,的确是某位在喝咖啡的时候随口而定。
“方糖块”里能做什么?当然是从事生产活动。
欧洲来的客人从美国东北一路访友,一路观摩南下来到纽约,他们看过北大湖的钢铁厂,见过富特汽车的新厂区,见过沿海的炼油工厂,见过正在制造万吨海船的船厂,见过太多寻常人见不到的美国的真实。但是欧洲的贵客们从未进入过生产车间,在他们的印象里生产车间就是挤满了肮脏的生产工人,就是杂乱无章,气味难闻,昏暗窄小,无处落脚的地方。
“答谢礼”就是能让欧洲“探亲团”的贵客们透过“方块糖”的超级玻璃窗亲眼见证美国最新,最先进的生产过程。
先是安排春田1903长枪的组装,数辆卡车将半成品原料运入“方块糖”,卸车,开箱,分发,组装,然后新品测试,废品拆卸分拣…都展现在“探亲团”的观摩之下。两百五十米,一支支长枪经由枪械师检验后油封装箱,成品长枪和不良品废件被分别装车运走。它们来时同源,离开方糖块后的去向却不同,合格品进仓库封存,废弃的零件归宿是钢铁厂的炼钢炉。
军工厂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后将机器工具也一并拆卸打包装车,“方块糖”变得空旷、安静。
不多久,一列火车沿着崭新的铁轨从远处轰鸣而来,火车竟然直接开进“方块糖”,每一节车厢上都刷着富特汽车公司的标识。
贵客们眼见着车厢门打开,无数穿着整齐工服的富特工程师和生产工人鱼贯而下,机器安装,工具摆放,原料入位,一条简化版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在“方块糖”内逐渐成型。然后,贵客们亲眼见证一辆新型福特t型汽车和一辆小型卡车一点点完成组装,调试,喷漆,最后开出“方块糖”!
收下这份“答谢礼”耗费时间太长,从白天到黑夜。可是“探亲团”的贵客们依旧观摩得津津有味。
“方块糖”充分地“秀”出美国的生产潜力,给足了“探亲团”贵客们美国之行的信心!
这里的一切在明天的日出之前就会抹除干净,眼前的厂房,沥青路,铁路都会消失,日光会照耀到这片滩涂原本荒芜的模样!毕竟,我们只向纽约市政厅租借这块滩涂七十二小时!
小伊万得意又惋惜地宣布了“方块糖”的命运!
从小卢浮宫欢迎宴会开启到当下 将精心准备的“答谢礼”送出持续时间超过九十个小时,小伊万觉得已经非常对得起眼前这些犹豫不决的“探亲团”贵宾。几十个小时内小卢浮宫荟聚的美国精英比纽约最繁华的街道上的行人还要密集,比在汇贤雅筑与桑落人石油交易谈判时都要多得多,在小伊万看来也就临海的庙会能比拟。
礼节到位,“甜蜜”的礼物也到位,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静待花开”!
回汇贤雅筑!据说那里有一份不小的“惊喜”!
小卢浮宫的聚会散场,小伊万和朋友们带着“探亲团”贵宾们去“方块糖”开眼界,杨三强则将信田正男和近卫御家这俩桑落人拽回华埠。
近卫御家这家伙也不知道被信田正男带去哪个旮旯见了 “世面”,或许是在美国再没人能管束他。近卫御家的衣着品位骤然大变样,平时喜欢穿尖头亮漆面皮鞋,鞋跟得有八厘米。棉布工装裤剪裁得特别紧身,桑落人小腿外翻的弊端也不管不顾!巴掌宽的皮腰带镶满银亮的铆钉,系在桑落人腰上怎么看都是武将的护腰!上衣和外套却是肥大,手都伸不出衣袖。头发也不再梳理得一丝不苟,头油依旧抹,只是随意抓弄几下就敢出门。桑落味道浓郁的英语倒是没变化,远不如北京方言那般流利地道!
这回算是杨三强有求于桑落人,依旧不是自家的私事,是陈家粮行的事情!
陈礼明兄弟从美国带回国的粮食,本是要运回临海分装入库后再发往各地,关外大帅们买粮食完全在计划之外!
将装载量达四万五千吨的巨轮装满粮食需要时间,将散堆在船舱里的粮食再运入岸上的仓库更需要时间。
美国东海岸有专门储存装卸粮食的码头,还有依照矿石运输轨道车改装而成的粮食装载机器,美国的码头工人将粮食推下凹槽,在凹槽底部循环运转的机器便将粮食带出仓库,带向停靠在码头的各类船舶。一旦遇到万吨巨轮,若是货主还赶运期,码头就会架设数座机器同时装粮食。
陈地主乘坐的超级运粮船上也有两座小型化的粮食装载机器,可是在大连港却没有合适堆放巨量粮食的码头平地,甚至还没有能让四万吨级巨轮妥帖停靠的码头,船上的粮食装载机器延展到最长最高也够不到码头。
大连港码头的工人们需要登船将粮食装袋后再运上岸,百斤重的粮食麻袋需要扛大包的力工们如同蚂蚁搬家那般运装入某座库房或者直接装上等候的火车。
陈礼明的粮食船装载的棒子米为多,小麦次之,最少的是稻米。不是因为价格因素,玉米、小麦和稻米在美国的出口补贴之下价格相差不大,而且都是自己的粮食!买进玉米多只是因为玉米粒磨碎几乎没有损耗都能吃下肚子。麦子面最为细腻当然好吃,麦麸虽然比面粉粗糙却也能入口,能让人饱腹。只有稻糠太过粗粝,哪怕是磨成细粉还是难以下咽,关键是它还不顶饿。
华族人极擅长耕种,却也因为天灾人祸而挨饿!华族人最是珍惜粮食,精贵的粮食不但虫吃鼠咬得有防备,还受不得干热也受不得潮湿。受干、热则水份蒸腾,重量减轻,太过干燥粮食的品相也会有损。受潮最要命,霉变的粮食有毒性,人畜皆不能食!
东方古国数千年文明,城池众多。等闲数万人口,十万人口级别的城镇百里之地可以供养!而几十万、百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以及都城才需要以数州,数道甚至是以全国之力供养。
古时多是陆路长途运粮,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人吃马嚼,遇到恶劣天气甚至人为因素都会造成粮食巨大耗损。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要供给边防或者军事行动,长途运粮从来难以避免却又不得不进行! 所以中国古代兵书皆有“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类似的战争智慧总结!
东方古国有大河万里,千里运河,无垠海疆,水路运输当然也是极为发达。相比陆路运输的“千里运粮,十不存一”的巨大损耗,河运以及海路运粮就显得代价低微,可靠性也高。
陈家曾经有良田万亩,有成片连天的粮库。若不是江北河网沟渠纵横相连,乌篷运粮船能将粮食从老家库房直接送至临海县城,陈家粮行也不能在距离老家六百里的临海站稳脚跟。
美国的粮食价格是真的便宜,又有陈家粮行的品质保证。
运粮船还在归国途中,船上的粮食就被几家外地大粮商“强行”分走两千万斤,算是粮商之间相互“拆借”粮食的礼尚往来,也是一种善意的表达。
在满世界物价飞涨的当下,各国都在抢购物资回国,只有美国粮食出口量依旧能维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有兄弟集团强力相助,江北陈家粮行、临海陈礼明将更有底气臧否民主国进口粮食的定价权!
沈霈是民主国最早一批被任命的中将师长,据守关外最为熟美之地,统领兵、警满打满算不过一万两千余人,其中能被称为“精兵”的精锐军士不过三千人,那三年前的旧事。后来北京的方大总统鼓励手下的各路大帅们扩充力量,对被承认编制也给予军费划拨,奉天沈霈抓住机会将三个团飞快扩充为八个团。事实上,沈大帅已是手握近五万精兵的超级师长,另有近两万正在受训的新兵还未入列,麾下八位上校团长其实是八个少将师长,沈大帅名副其实!
方大总统只承认沈霈上报的八个团约两万人的基础军费,依照大盛朝时期就有的“老传统”,能到沈霈手里的军费最多只有六成,就这样还会拖延。所谓的基础军费就是够应付名册上的军兵穿衣吃饭和微薄的饷银,至于训练、作战所产生的消耗以及换装备想都不要想!
说白了就是沈霈得自己想办法装备、养活手下的军兵。
这年头多数人入伍充军最大原因就是为了那口粮食,而各路大帅最能保证的就是能让兵士们吃饱饭。
八万条壮汉子即使不动弹,每天每人也得吃掉一斤粗粮,一年就得消耗口粮近三千万斤。而军人得为战争做准备,得训练,得吃饱!还得吃油、盐,肉,蛋,菜!这样一名正常训练、出任务的士兵每人每天至少相当于吃三斤精粮,八万名军兵一年就得消耗至少九千万斤精粮!
沈大帅不想要八万名只知道吃饭的痴汉,沈霈需要的是八万骁勇。近八万条汉子的装备、粮、饷令坐拥奉天省的沈霈愁恼,每天睁眼就是河流般流淌的金银消散无踪,让沈大帅不得不多动心思广开财路。
奉天省的煤炭,铁矿,森林…以及数千万人的穿衣吃饭都是财源,只要有耐心,只要能狠心,莫说八万人马,再多一倍,多两倍的人马奉天省能够供养。
可沈大帅不是想要当偏安一隅的“土皇帝”,沈霈想要的更多!
奉天是沈霈的家,奉天是沈霈的,沈霈自觉肩上有压力。
沈霈想要有自己的钢铁厂,想要有自己的军工厂,想要有自己的发电厂,想要轮船制造厂,想要铁路,想要汽车制造厂!可惜得是奉天省内没发现石油,不然沈霈还想要炼油厂!
沈霈毫不遮掩地想要壮大自己的实力,想要将关外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营成为人间乐土。
可是现在沈霈手里最大的本钱,也是最大的“软肋”却只有嗷嗷待哺的八万人马!
缺钱只能空想!
天时地利人和。
沈霈得了改朝换代的“天时”,逆天改命“匪”化“官”,乡下“老疙瘩”一遇风云,扶摇直上,高官厚禄俱成真!占据了奉天省是进退可据的“地利”,关外十几个大帅里沈霈说话最算数,方大帅应该已经有悔意!正在追求的就是“人和”,沈霈本以为势头正盛的桑落就是“人和”,可是现在看来真正的“人和”是方昭儿和他的朋友!
缺钱的沈霈动过向桑落人借贷的心思,沈霈曾经得到过桑落人的好处,桑落人也看好沈霈的未来,对沈霈很是重视,友善。
沈霈想要桑落人的钱养军兵,想要用桑落人的钱,桑落人的技术经营奉天!
沈大帅近期正盘算着多走几步去边境跟桑落派驻半岛的大官叙旧,聊一聊一起斗罗斯人的往昔。
当初的沈霈只是大盛朝一名贪财的小小管带,现在却已经是执掌奉天省,统领五万重兵的民主国中将。奉天省有煤有铁矿,更有木材和粮食…都是桑落人梦寐以求的稀缺物资,富饶的奉天省就是沈大帅跟桑落人讨价还价的不二资本。
双方肯定很有得聊!
沈霈也算是循味而来!听说桑落人最近好像打通了美国那边的重要关窍,估计能弄回来不少好东西!用桑落人的话来说就是:钱大大的有!
好东西谁不想要!
不曾想却是桑落外务省密派的“特殊事务处理使者”先一步来到奉天城,伪装成为桑落关外铁路公司经理的特使以修筑新铁路线为由正大光明地走入奉天大帅府,谁都知道沈大帅最喜欢的就是这些能为奉天,为大帅带来财富的“财神爷”!
沈霈记得那位桑落特使很是“敬业”,竟然真的拿出一张大帅府都没有的奉天省舆图,认真地谈起关外铁路公司中意的新铁路线业务。
桑落人想要新铁路的筑路权和经营权,想要将关外铁路网编织得更密集。沈霈知道修铁路对奉天大有好处,可是现在的奉天不是大盛朝的关外,桑落人的野心可不符合沈霈的利益!
修新铁路不是在街边上随意地买一张饼子,也不是手指头划拉一下就可以开工,桑落人和沈霈都知道。
铁路业务可以慢慢谈,慢慢地寻找合作契机。沈霈却已经看上密使想要收起来的地图,在密使的纠结中强行“索要”而来!
沈霈越看越喜欢这张奉天省全图,多年前使用的大盛朝关外地图不提也罢,那就不能用。沈霈正在使用的奉天省地图比大盛朝时期的地图细致了极多,可是桑落人绘制的地图却精细地可怕!
沈霈竟然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出生的澄洲县偏僻乡下的小村庄,村庄的形状,土路,河流、水洼子,田地甚至村旁的一片荒林都能与沈霈的记忆重合。让沈霈感到“恐惧”的是看到地图上标识的一条四十丈长、不到三尺高的土坡,那是附近村子里的孩童们最喜欢的玩乐之处。老人说土坡土是草不能生的熟土,那条土坡原来应该是一截古代城墙,长不了庄稼的土坡才能存留到现在。
保密?呸!
桑落人真的要对这张比民主国的军用地图还精细的关外铁路公司绘制的“民用”地图进行保密,笑容可掬的桑落密使就不会将它堂而皇之地拿出来。将军用地图拿到一名领兵将军面前不就是想要被“抢夺”?!他们是“故意”忘记了老子当过绺子么?!
桑落人就是又当又立地,喜欢耍弄小心机!
老子就牙口好,如你所愿,连饵带钩一起吞!
沈霈对奉天的长远规划密使听得认真,还频繁点头赞同。桑落密使也答应借钱给沈霈,借钱给一位有伟大理想的中国“贤者”!但是桑落人的条件简单却苛刻异常:借款必须要用在与桑落的交易里!
沈霈的刚得到一份地图的好心情马上就被桑落人的傲慢和无耻消磨殆尽,若是用桑落人的钱就必须接受桑落的监督,那么奉天省的发展也得被桑落插手。真是一场好盘算,这可比修几条新铁路还要有得赚的大生意。
沈大帅的不开心密使当然能看得出来,然后就是一通点头哈腰,赔礼道歉,表示这是上面的意思,他只是复述!
密使是真的害怕。
桑落的利益至高,但是个人性命也很重要!
民主国一位实权将军或许不能够对桑落国有大威胁,但是让一位偷摸进入奉天城的密使消失真不是什么难事!即使沈大帅亲自掏枪击毙密使,也有无数理由搪塞桑落,桑落方面大概率会认下,最后此事会不了了之,桑落大不了再派遣一位密使前来!
桑落需要关外,桑落在关外的利益需要得到在关外说话算数的沈霈的支持。
密使在沈大帅无声的凝视中不停地为自己的活命找机会,飞快地劝说沈大帅安心接受桑落的善意。
关外之地如此地接近桑落的半岛新领地,有桑落国的大力支持,关外不需要修建如此多的工厂和产业,钱用来买军火扩编势力不是更划算?!大帅的实力越强,桑落越重视,得到的支持会越大!
这些话应该在密使心里捋过了无数遍,说出来还算流利。
沈大帅想要的好些产业桑落也不过是刚有,甚至都还没有呢!
密使也不管桑落国的秘密和脸面了,连真正求人的糗事都秃噜出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总统!
语无伦次的言语终于听得沈霈哈哈大笑!
对,总统,大总统!
嘿嘿!
密使圆脸越发红亮,傻傻地陪笑。
没有好家世却能在桑落外务省谋到不低的职位,密使绝对是个灵光人,很快就找到眼前大帅开怀大笑的原因,一句语颠三倒四的话不就恰好是眼前这位沈大帅的过往?和未来?!
桑落密使终是安然地走出了大帅府,沈霈依旧为军费,为奉天绞尽脑汁。
沈霈要了一千五百万斤棒子粒作为军粮补充储备,当然不是沈霈只想要一千五百万斤,是多了没有。临海的百多万人口才是陈家粮行的主要客人,关外大帅们买粮食是意外,这船粮食陈礼明只能分出三千万斤。
勿论便宜的美国玉米,小麦,水稻,只要卖一斤美国粮食对关外生产的粮食就少消耗一斤,大帅们这点账还是能算得清。沈霈那位“封地”远在黑龙江畔的结拜哥哥要了五百万斤粮,其他大帅多则几十万斤,少则十万斤也都要份额,三千万斤粮食被大帅们瓜分得干干净净。
粮食在船舱里看似是散堆如山,实际上巨大的船舱是有被粮食袋堆砌分割开,码头工人需要按照各位大帅们的需求入舱装袋, 从运粮船上卸下三千万斤粮食需要时间。
陈家粮行与关外大帅们第一次合作,陈家粮行用黄灿灿,嘎嘣脆的粮食作为交易诚意,大帅们也得尽快筹措出第一次交易的货款为以后的交易打下好的基础。
大帅们的粮款也要时间才能筹集到位,陈地主也需要时间才能拿到粮款。
陈礼明在大帅们面前承诺过,只要钱到位,哪怕只要一斤粮食,陈家粮行也会送货上门!这次大帅们就在港口亲眼看着粮食被运下巨轮,以后就可以在家门口等候陈家粮行送货上门。
民主国关外数条重要铁路的运营权掌握在桑落人手里,那是桑落人壮胆从罗斯人那抢夺来的权利。打败罗斯国是桑落成为世界强国的标志,是桑落军人参与桑落国是的重要资本,关外铁路公司是所有桑落人的骄傲。
关外山水迢迢,大批量运粮是肯定得用到铁路,与桑落人打交道难以避免,杨三强不就得麻烦到两位神通广大的桑落好友!
石油交易合同即将签订,以桑落人翻脸无情的习性,对小伊万腆着脸捧臭脚的情形少见了许多。虽然还是会一起喝酒,一起玩乐,傲气却又爬上身。
小卢浮宫的超级聚会桑落人参与过,聪明的桑落人看到了相似的场景,嗅到了似曾相识的味道,信田正男和近卫御家也想为桑落争取一下。
一旦起心思就心痒难挠,桑落人又在伊万先生周边不断出现,又想起来杨三强这位掮客。
谁说鱼肉没有做刀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