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大家的日子又陆续恢复正常。
李元吉亦是如此,他的肩上可还担负着泰安城的安全重担,所以温柔乡虽好,但还是强迫自己从中抽身,及时把注意力转回到禁卫军那边。泰安又是座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而且是都城,地位特殊,所以一回到岗位,便立刻忙碌起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所有男儿的终极梦想,李元吉自然也不例外。现在,在外,他有为之奋斗的事业,在内,亦有佳人相伴,如此生活,他只感觉幸福无比,再无他求。
然而,让他感觉奇怪的是,自己明明很快乐,很满足,但是最近这段时间,脑海里却会突然没来由地生出一种惶惶不安之感。特别是在闲下来,而且文秀又没有陪在身边的时候,这种感觉往往会特别明显。这感觉很不好,似乎预示着将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所以让他觉得很糟糕。而且,每当他要集中精神,去思考、去探究它的时候,它又会凭空消失,让他抓不住半点头绪,让他甚是苦恼。
这不,这天在下衙回家的路上,这种讨厌的感觉又突然毫无征兆地闪现出来。他无奈地揉着太阳穴,努力地思考着:“奶奶的,我到底怎么了?这混蛋感觉到底预示着什么?”揉完脑袋,他依然毫无头绪,于是便长长一叹,然后无力地放下手,本能地握住腰间的“斩狼刀”。
刚过完年,天气依然冷,特别是刀柄,一握上去,一股冰冷的感觉立即透过手心窜入脑海。他低头看着刀柄,心想:等会儿回去了要不要拿布缠一下?
“刀!”正想着,脑海中又突然闪过一道亮光。“哈哈哈……”他又突然开怀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想起来了,终于找到了这种感觉产生的根源。接着,突然扬起马鞭,在马背上重重一抽,接着便连人带马猛冲出去,就如同一支离弦之箭。
来到兵部,他径直冲进去,不过很可惜,这里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于是又翻身上马,飞速朝皇宫赶去。
养心殿。
陛下、太子、碧瑶公主正围坐在一起享受晚餐。这个冬天,陛下的身体又出了一些状况,所以,太子、公主就来的比较勤,悉心陪在他身边。
正吃着,看门的小太监突然轻手轻脚地跑进来,传话道:“陛下,靖西将军觐见。”
听了这个头衔,公主当即“呼”地抬起脑袋,眼睛里也迸发出久违的明亮光芒。
陛下瞅了一下女儿,暗暗一叹,然后开口:“这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快请他进来。”
“遵旨!”小太监立即退出大殿。
公主则赶紧拿起锦帕,轻轻地在嘴唇上擦了擦,然后正襟危坐,盯着门口,等着李元吉的到来。
这番动作自然又被陛下尽收眼底,他又暗暗一叹,然后放下筷子,无奈地揉着眉心。
这边的太子则微微翘起嘴角,想笑,却又不敢。
没一会儿,李元吉便在小太监的引领下走进大殿。
一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形,公主的嘴唇立即拱起一道好看的弧线。这身将军铠甲也比之前那身威风一些,穿在身上,又让他多了几分英武之气,她很喜欢。
走到御案前,李元吉正要抱拳问安,陛下已乐呵呵地抢了先:“还没吃吧,来,坐下一起。”
这话说完,福公公赶紧动身去搬椅子。
李元吉赶紧出言阻止:“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听了这话,福公公才赶紧停下来,因为这小子他了解,从不说大话,若其说是要事,那便真的是出了紧要之事。
很显然,陛下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也顾不上吃饭了,立即问:“什么事?”
李元吉立即将在武威之役中缴获过伊列战刀的事情和盘托出。
听说伊列人的战刀无论是外形还是材质都与狼克人的一模一样,陛下、太子、公主的脸立即严肃起来。
要知道,因为文化、习惯、体质等种种原因,不同的国家,甚至是不同的民族,所使用的兵器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大楚的“斩狼刀”与狼克人的大弯刀就是典型的例子。
兵器的制造也向来是一国最紧要、最机密之事,其设计、制造、材料的来源都是不可外泄的高度机密。所以,正常来讲,不同国家的兵器必然存在着各自的差异。就算是仿制,最多也只能是仿个外形,材质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复制的,因为锻造工艺、材料配比、甚至是环境、火候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从理论上讲,伊列人、狼克人的兵器断没有一模一样的可能性。如果这个可能性真的出现,那只能说明,他们的兵器生产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狼克人与伊列人的关系,在场的几人都是了解的,这么多年来,虽有合作,但也有冲突,总体来看,一直保持着一种时好时坏、时近时远的关系。而在武威之役以前,大楚与伊列的友好关系已经持续了近两百年,可以说是坚如磐石。所以,在那之前,大楚实际上并没有在意过伊列人与狼克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楚与伊列刚打完仗,友好关系已经出现了难以磨灭的巨大裂痕,这个时候,伊列人若真的已经与狼克人好到了一起制造兵器的程度,那对大楚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元吉又赶紧补充:“臣来此之前已经走了一趟兵部,询问了两国在武器制造方面的情况,可惜并未得到有效的消息。因此,臣很担心,所以才特来禀报。”
陛下思索了片刻,开口问:“你可有什么想法?”
李元吉问答:“臣想走一趟伊列国,实地确认一下。”
这话音刚落下,就听公主突然激动地喊起来:“不行!”
陛下、太子、李元吉、福公公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然后立即转过脑袋看着她。
见大家都盯着自己,公主两张小脸“唰”得就变成了红苹果。然后赶紧鼓起勇气,转过身去,面对着父皇,支支吾吾地解释:“父,父皇,我,我是觉得我们与伊列国的战争才刚刚平息,两国的关系尚不明朗,此时前往伊列国,实在过于、过于凶险。”
李元吉开口解释:“殿下,此事事关重大,我们高度重视,马虎不得。再说了,臣此去不过是打探消息,又不是打仗,凶险绝对谈不上。”
这话说完,整个大殿立即陷入死一般的宁静。公主还是不同意,不过有了刚才的“前车之鉴”,现在哪好意思贸然说话。
陛下开口提醒:“你知道的,两个月前我们才刚与伊列国签订了谅解国书。”
李元吉回答:“臣知晓,所以此行臣只打算以个人名义进行,而且臣还准备找个合适的理由做为掩护。总之,臣也会谨慎行事,绝不会破坏两国关系。”
陛下不说话了,很明显,他已经被李元吉说动了。
父皇的心思,公主自然看得出来,所以心脏立即提到了嗓子眼。
与妹妹一样,太子也不愿李元吉去冒险,于是开口相劝:“你说的有道理,这事我们的确有调查清楚的必要。不过我觉得瑶儿妹妹说的也对,此事凶险,你身为将军,不能以身犯险。据我所知,边军一般都会设置专门用作侦缉工作的侦缉卫,赤谷骑军想来也是有的,而且负责的就是西域诸国,依我看,这事交给他们或许会更好。”
李元吉眉头一挑,终于明白了:“原来王爷爷负责的那个组织叫侦缉卫。”不过,现在不是惊讶的时候,他又赶紧开口:“殿下说的对,不过赤谷骑军刚刚才经历过大规模重建,侦缉卫现在是否重建完成尚不可知。退一步讲,就算已经重建完成,这么短的时间,想来还没经历过系统的训练,如果把任务交给他们,万一出现意外,打草惊蛇,就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太子也不说话了,因为李元吉说的确实有道理。
听了这些话,陛下终于下定主意,然后直接拍板:“这件事既然是你发现的,那就由你亲自去侦查。时间、方式,皆由你自己决定。走之前去找一下萧将军,与他沟通一下细节,有什么需要尽管跟他提,朝廷这边必定全力满足。只是要记住,一定要小心行事,切莫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外,注意安全。”
李元吉赶紧抱拳领旨,然后恭恭敬敬地退出大殿。
见李元吉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公主只感觉心里空空的,就好像突然弄丢一件极其重要的东西,然后便顾不了什么了,立即转身看着父皇,出声祈求:“父皇,我,我想……”还是太害羞,后面的话有些说不出口。
知女莫若父,陛下哪猜不到女儿想干什么,他又感觉一阵头疼,再三犹豫后才气呼呼地开口:“快去快回。”
公主开心坏了,连忙道谢:“谢父皇。”话音还未落,人已经跑到了门口。
见女儿提着裙子火急火燎地冲出去,毫无半点淑女形象,陛下又感觉心里也堵得慌,当即怒气冲冲的站起来:“不吃了。”说完便迈步离开。
太子、福公公吓坏了,赶紧冲上去扶住他,唯恐他气出个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