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年过后,家里的各个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主要是忙着各个公司在安州设置办事处的相关事宜。

二月还没过,安州市政府便快速的通过了普芯产业园规划的上会,之后就忙不迭的与普芯签订了产业引入协议,同时公示了安州对于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划蓝图。

蓝图的规模很大,这显然不是普芯一家公司能用得了的,这是考虑后期的发展。

因为姜仁已经跟王副市长沟通过,说自己旗下的产业不只是普芯一家,还有其他公司,只要是条件合适,那些公司都有可能来安州发展。

所以,对于产业引进这件事,安州市政府提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安州市政府已经表态,与普芯的协议只是个开始,未来安州市政府要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以普芯为初始动力,打造北方的高新产业聚集地。

一方面要进行政策倾斜,给与优厚的条件,欢迎各个高新技术公司或者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制造公司来安州安家。

另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来安州落户的各个公司提供便利条件。

而所谓的基础设施,除了道路、网络等这些市政内容,还包括,总部办公、研发基地、生产基地等等。

当然,以上也只是硬件内容,而除了硬件还包括软件,软件的内容就是教育、医疗,以及适应时代发展商业氛围。

商业氛围不用说了,有仁盛在,安州是仁盛的老家,仁盛回归安州,自然要加强对安州的投资。

所以,仁盛后期会根据规划需求在安州市进行地产开发,这种地产开发不只是住宅地产,更多的是商业地产以及相应的配套地产。

而对于医疗和教育,姜仁已经跟王副市长透过气了。

学校方面,姜仁愿意捐赠三十亿,帮助安州市完善义务教育的内容,同时他也有意愿搞一所高规格的私立学校。

这个学校不是图赚钱,而是要帮助来安州安家的各个高科技公司的高管以及相应的人才,为他们提供一个优良的教育支持。

当然,如果政府方信不过他,可以公私合营也没问题。

同时,普芯方面也需要建设一所自己所需的专业性大学,未来普芯大学的人才培养专注于普芯内部。

至于医疗方面,姜仁也给王副市长表态了,找合作方是政府的事,只要能找到,自己就可以出钱。

这样一来,安州对于近期的建设计划就很多了。

而相应的,仁盛的工作就很重。

肖笑珊原本计划是准备在地产行业退场了,可是安州市的相关建设又给她提供了第二次机会。

这里面不仅有姜仁计划的学校、医院、商场,还有办公楼和厂房,甚至普芯计划里还有给员工提供的住宅,这些都需要仁盛来做,至少也要参与管理。

而且这些项目都很急,每个项目都不能等。

不仅如此,因为有肖野的这层关系,不只是姜仁旗下的这几家公司的业务需求,还有很多政府层面的代建项目,都委托给了仁盛。

所以,仁盛的压力很大,动员也最快。

为了保证运营效率,能让安州的相关业务快速的走上正轨,仁盛没有面向市场招聘,而是选择在公司内部选拔。

原本仁盛的很多员工都已经感觉仁盛的未来不长了,可是安州事业部组建的通知一下,整个公司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又重新焕发出生机。

安州事业部刚刚成立,对各个人才的招揽计划就下发了,而且毫不忌讳,就是明面挖人,给的条件非常优厚。

仁盛内部人员,只要想来安州的,并且人力部门评判通过的,来安州后,要么升职,要么加薪,最次也要提供一份价格不菲的驻外补助津贴。

这样一来,仁盛的团队组建就很迅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安州各个部门体系已经搭建完成。

并且搭建完成之后,整个安州事业部就可以正常运营了。

因为这些人都是仁盛内部老人,工作模式都熟,根本不需要磨合。

而且这里是在安州,仁盛在安州就是在自己家,各种关系都维持的很好,所以团队组建完成后没有任何障碍就快速运转了。

相比起仁盛,仁华这边就简单多了。

节后只是租了一层办公楼,相应的设备装修得花些时间,而且人员也得招聘。

但沈萦烟却丝毫不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顶多无聊的时候会去安州的办公室看看。

用她的说法是,没什么大事,反正有叶莹看着呢!这边团队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慢慢来呗!

曲红柳和崔妍没法跟她比,她们两个的事很多。

一边安排着安州办公区的租赁和装修,一边要忙着组建安州的团队,一边还要往海城跑。

毕竟曲红柳没有叶莹,在安州团队搭建完之前,她不敢放松。

而且即便安州团队组建完成,她们两个一时间也无法彻底离开海城,还要时不时的跑一趟,因为新招聘的助理人员参差不齐,不仅需要培养,更需要磨合,同时还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熟悉公司业务。

白静婷这边倒是没有这么繁琐,不过她也不自由,协议签完之后就回海城了。

这个时候,安州的具体业务还没展开,她没法离开海城太久。

而且,安州的事不可能让她一个人来管,总要有人分担,最好能拉几个人过来,趁这段时间,她正好回去摸摸底。

一方面是可以寻找一个靠谱的人,等自己离开后,就让这个人在海城主持大局。

另一方面,她想看看有没有心腹人员想跟自己回安州,只要有一两个来帮自己,那么安州的事就简单了。

这段时间也不会太久,短则半年,长则一年而已。

在协议签订后,普芯在安州的事业部就开始组建了,当前只是建设相关的业务部门,人员还不多。

几个月后,各个部门的人员就会配齐,要么招聘,要么内部选调,反正产业园的事情不能等。

只要安州事业部稳定下来,白静婷就能回来了,至少能在安州长待了。

她们几个都忙,可姜仁这边却很闲。

姜仁算是把所有的事都甩出去了,即便是自己筹备的学校、医院、商场,乃至自己准备筹备的基金计划,统统都交给了沈萦烟。

反正钱几乎都在仁华,一事不烦二主,自己只提方向,具体操作就让沈萦烟办吧!

姜仁闲下来了,他原本是想着把家里的农家乐开起来的,可是跟爸妈商量之后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首先,姜爸姜妈就感觉这事不靠谱,因为家里的情况特殊,不好随便让外人进来,尤其是在自己老家,熟人太多。

熟人不来家里还不知道姜家的底细,顶多认为姜家有钱,不会多说什么。

可是一旦让这些人进家里看,那么家里的底细就曝光了,那就少不了有人嚼舌头。

其次,姜仁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不考虑别人嚼舌头的事,单单是姜家人员就很难处理。

几个老婆好说,她们不用抛头露面,别人就不会认识,可是孩子们呢?

这么多孩子,有大有小,家里如果对外营业,那来了生人了,是不是得给每个孩子配个保镖?

那如果不这么干,就得给自己家里分个前后院,前院对外营业,后院自己住。

可这么一搞,图什么呢?孩子们连玩的地儿都没了。

当然,最关键的是安保问题。

现在的情况,家里的安保没什么问题,可一旦营业,小六他们几个不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吗?

而且开农家乐还用配保镖吗?这不是搞笑吗?有这钱你开什么农家乐啊?

家里有钱怕别人不知道?非要招摇过市的出来显摆显摆?

想来想去,姜仁还是感觉农家乐麻烦事太多,还是开家小店比较简单。

因此,他就在老城区的位置租了一处不大的门面,开了一家姜家小馆。

也不用很豪华,稍稍收拾整理一下后就对外营业了。

地理位置不算很优越,人流量不大,但能住这里的都是安州市的本地人。

还是那句话,能不能吃上饭,都看缘分。

姜仁开店了,庄小彤就真的跑来当服务员了,仿佛真把这事当成了正事。

她换下自己那身靓丽的打扮,不知道去哪里掏了一身地摊货穿在身上,妆也不画了。

这么一来,普通人还真认不出她来。

而且过年后,她就没回海城。

青葱那边,她也没打招呼,一切照旧。

用她的说法是,自己是当老板的,自己干什么,还用给自己的员工汇报吗?

有事打电话,没事就这样。

至于接戏,庄小彤已经停了。

虽然她没有公开退圈,但她就准备这样悄无声的退隐了。

娱乐圈能有多少记忆?用不了几年,自己就被淡忘了,那个时候,还有人在乎曾经的庄小彤在干什么吗?

与她不同的是董薇薇。

董薇薇虽然也已经决定退圈了,但是她没有庄小彤这么淡然,主要是她粉丝众多,而且每年的演唱会都很规律,如果忽然不办了,总要交代一下。

而且她在这个行业也有好些年了,自己也喜欢唱歌,对这个行业有感情,即便自己不唱了,她也想给自己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所以,她准备开一场告别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