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小胖子的心里,钱不钱的真不是什么问题,即便是秦哲缺钱,只要秦哲需要,他也能帮忙投钱。

姜仁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他们两个如果合作,那就更完美了,一个能解决本金,一个能解决融资,钱对两人来说根本不是事。

所以姜仁解释道:“先说汽车,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会逐渐升级,用不了十年,汽车会走进千家万户,我们国家多少人?有多少家庭?这是多大的市场?这种行业闭着眼都能知道未来有多赚钱!”

秦哲说道:“可是汽车行业已经很完善了,不考虑国产,就是合资车和进口车已经几乎把全国的市场占尽了,而且汽车的技术壁垒太高,尤其是发动机,人家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技术积累才有现在的市场认可,我们从头干起,根本没机会呀!”

姜仁点头道:“所以,汽车行业如果想要立足,必须要弯道超车,换个思路,传统汽车肯定是不行的!”

“换个思路?汽车还能有什么思路?难不成还想让汽车能飞呀!”小胖子问道。

姜仁摇头,“当然不是,我所说的换个思路自然是指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

“对,就是电车,或者氢能源汽车。电车不用多说,电机没什么太多的技术壁垒,关键是电池,不过电池研究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了,我感觉凭借你们的本事很难破局,即便能破局,最终的结果也是头破血流,一身伤,所以我更看好氢能源。”

“氢能源?为什么?”

“讲到氢能源,不得不提一下刚刚所说的新能源产业,我们目前主要能源是电力,而电力占比最大的是热电,也就是烧煤,能量转化率低不说,还会污染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所以光伏和风能会逐渐兴起,国家现在也支持光伏和风力发电,补助很多。”

秦哲点点头,“没错,不仅是补助,金融政策也在向风电和光电倾斜。”

姜仁继续道:“但是,光伏和风力发电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稳定,多的时候用不完,少的时候不够用,如果想把现有的热电改成风电或者光电,同时又得保证居民和企业的正常使用,那么就需要大量的建设储电设施,多的时候把电存起来,不够用的时候再把电放出来,但这同样也有问题,那就是储电设施太多,而且价格非常昂贵,成本太高,没有哪个企业能承担得起。”

“所以你的意思是……”

姜仁一笑,“不用建设储电设施,把多余的电能通过电解氢转化成氢能,先不管效率高不高,即便是很低,这些氢能也是新能源,而且用的是多余电力,缓解了电网的压力,节省了储电设施的成本投入,而氢能容易储存,便于疏导调度,这些氢能不管是用来发电,还是用来供汽车使用,都是物美价廉的。”

说到这里,姜仁又解释道:“当然,这只是一个设想,目前电解氢技术确实有待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很低,再考虑运输、储存和使用,转化率可能更低,但是如果我们把多余的电能看成一种价格极低或者为零,甚至价值为负的产品,这种转化效率至少在理论上应该是很高的。”

小胖子还一知半解,但是秦哲已经听明白了,他稍稍有些兴奋的补充道:“如果说,我们后期能建立完整的氢能源运输和使用体系,其实成本可以继续降低。”

姜仁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相比于汽车,我更希望你们从事风电和光电的产业,当然,如果两条路一起跑,也没问题,只是投入可能会很大。”

秦哲看向小胖子,“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小胖子稍稍有些犹豫,对姜仁问道:“这个两个先缓缓,你再说说手机和医疗。”

“医疗不用过多解释,我看好它纯属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会提升,无论是医疗器械还是药物研究都会有很大需求,只要有技术突破,赚钱不难,不过医疗产业注重科研,前期投入很大,如果你们想尽快有成果,那么我认为可以不用考虑了。”

“着重聊聊手机吧!其实这是我除了新能源以外最看好的一个行业,手机目前正在大众普及的路上,但是我感觉手机的发展不止于此,手机不只是能发短信打电话的工具,它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电脑,如果你们有所关注的话,应该知道国外已经有智能手机出现了,只不过现在还在初期,大部分人还看不到智能手机的潜力,不过我预判,用不了两年,智能手机就会走入国内,不超过五年,我们现在市面上大部分手机都会被淘汰,而这些手机背后的公司,很多都会倒下。”

说到这里,姜仁看向秦哲,认真的说道:“如果想要见效快,我感觉这是最快的途径,但是做手机必须沉下心来,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技术研发才是最关键的,如果真要做的话,你们必须要认真摸索,打造自己的品牌,绝不能搞山寨,更不能邯郸学步,那种做法注定会被潮流淹没。”

秦哲点了点头,问道:“如果我们要搞手机,你感觉我们需要几年才能有所成就?”

姜仁稍稍沉思,抬头道:“想要有所成绩可能需要3年,如果想要做大做强,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久,当然如果你们天分过人,那可能会提前,不过我感觉你们应该会提前,因为你有资源,你只要沉下心来,多去学习探索,多去正儿八经的手机厂家看看,你应该用不了那么久。”

姜仁最后这几句话一半是鼓励,一半是提点。

因为姜仁知道手机的发展方向,只要秦哲真的开始干了,他只需要在后面稍稍提醒,就能保证让秦哲就少走很多弯路。

以他的资源和智商,三年闯出名堂不是问题,而有姜仁指点,五年之内,至少在国内能站住半壁江山。

秦哲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继续问道:“汽车呢?”

这一次姜仁没有犹豫,“传统能源车就不用想了,新能源汽车至少十年,五年摸索研发,五年市场试探,十年之后才能略有小成。”

“医疗?”

“医疗不好说,这里面有一定赌的成分,如果你的研发人员非常给力,可能两三年就功成名就了,但如果不给力,那可能三五十年也只是个普通的代工厂。”

“新能源?”

姜仁笑道:“这个应该最快,只要有钱,选对地方,舍得投钱研发,两三年略有小成,沉下心来继续做,十年后你们就能站住新能源界的半壁江山。”

秦哲陷入了沉思,良久后抬头看向小胖子,“我决定了,就看你这边的意见了?”

“说呀!”小胖子着急道。

秦哲坦言道:“我个人的意见是手机和新能源都搞,但是我没钱,所以我想问问你,你是什么想法,是咱哥俩合作还是分开弄?”

小胖子直言道:“废话,我这脑袋瓜子能干啥?我肯定跟你搞啊!我投钱,你投人,不过需要多少钱你得给我分析明白喽!否则的话我还真不一定能要出钱来。”

这一点秦哲是专业的,而且他的资源太多了,根本不用询问姜仁,“放心,我马上联系人帮我做企划,快的话一个礼拜,慢的话半月也足够了,但是你也别闲着,咱们两个联动起来,无论是手机还是新能源都是吃技术的,当老板的可以不懂具体技术,但是方向不能一点不懂,所以你陪我去找资料,我们先研究一下,摸摸脉!”

“没问题,我听你的,这几天都快闲出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