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吴忧赶到勤政殿之时,内阁首辅李善长,兵部尚书李焕文,户部尚书沈立本,已悉数到场!
“来了?”
吴忧拱了拱手,正待行礼,朱元璋却是习惯性的摆了摆手,说出了一句令其他几位臣子,颇为扎心的话!
“今儿个早朝时间长了点,想必大家伙也都累了,坐…坐下说话!”
李善长、沈立本、李焕文嘴角几乎同时一抽:陛下,吴学士没来之前,您咋不说这话?!!!
“谢陛下赐坐!”
与李善长等人半拉腚子落座不同,睡意上涌的吴忧几乎瘫在了座椅上!
“人都到齐了,善长你给大家伙说说,究竟咋回事儿吧!”
朱元璋手握玉如意轻轻敲打着后背,看似惬意,可眉眼间却透着一缕肃杀!
“遵旨!”
刚刚坐下的李善长迅速起身,直奔主题,“内阁刚刚接到从广西传来的奏报,言一个月之前,广西商队七十九人,于安南境内遭贼人截杀,无一生还!”
“广西布政司获悉此事之后,当即遣人交涉,不想安南的态度,却极为敷衍!”
“至今……,仍未曾有个明确的交代!”
身为天子肚子里的蛔虫,李善长在提及“至今”两个字的时候,刻意加重了声调!
果然,剑眉一挑的吴忧当即接过了话茬,火上浇油道,“一月有余,七十九条人命,小小安南,却至今没个明确的交代!”
“陛下,这分明是不将我大明,不将您老放在眼里啊!”
时至今日,在场之人谁能不知吴忧言中的醉翁之意!
朱元璋还没开口,沈立本却是眼角一跳!
自入主户部以来,这好不容易从倭国弄了点钱,过了几天还算宽裕的日子,你吴显扬又要挑唆陛下,…大动干戈?
如今形势一片大好,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是,即便算图谋他国疆土,也大可不必急于一时啊!
沈立本赶忙接过话茬道,“商行天下,本就是福祸相随,更何况异国他乡!”
“安南,年年朝拜,岁岁纳贡,总得来说也还算恭敬!”
一番铺垫之后,沈立本这才措辞委婉道,“然此事毕竟关乎我天朝子民七十九条人命,必须严加申饬!”
“并令其在一个月之内,将贼人尽数擒之,交由我天朝发落,用这些贼人的脑袋,威慑天下宵小之徒!”
换作两年前的老朱,或许会采纳沈立本这看似强硬,且老成持重的应对方案!
然而现在………
老朱浓眉一挑,直勾勾的凝视着沈立本!
“这就完了?”
站在兵部尚书李焕文的视角,沈立本愣在当场,天子手中的玉如意,几乎挥出了残影!
“在你看来,我堂堂炎黄子孙七十九条人命……
我大明的尊严,咱朱元璋的颜面,以区区一些贼人的脑袋,…就能弥补?”
沈立本无言以对,唯有无声的跪倒在地,任由唾沫星子溅了一脸!
他更没马皇后的勇气,一把夺过玉如意摔个粉碎,并吼上一句:我可不痒痒!
好在太子朱标善解人意,及时解围,“父皇息怒!”
“您召诸位臣公前来,本就是为了商议此事,沈大人也不过是直抒己见罢了!”
朱标一出手,果然立竿见影!
朱元璋冷哼一声,“咱这也是对事不对人,起来吧!”
“谢陛下!”
虽说明知天子圣意,然后一想到曾经那不堪回首的苦日子,沈立本兀自想要再争取一下!
之后,不论结果如何,他都认了!
“陛下容禀,而今内忧外患方平,倘若大动干戈的话,以国库现有存银,外加陛下您的内帑支持,足以保障数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然而粮草方面,怕是力有不逮!”
话锋一转,沈立本苦口婆心道,“且倭国亡族灭种,天下为之胆寒!”
“如若再灭安南,众藩属国为求自保,必将抱团取暖,形成对抗之势!”
“抱拳取暖?共抗大明?”,李善长捋了捋胡须,嘴角含笑道,“且不说此论能否实现!”
“以我大明如今睥睨天下的兵锋,足可称之为九霄之龙,星岳之虎!”
“区区土鸡瓦狗,即便结盟相抗,也必然各怀鬼胎,难以凝聚成势!”
“何足道哉!!!”
身为天子近臣,自一介布衣之身便追随朱元璋左右,直至创业功成,位极人臣!
深知浩浩大势,已非人力所能逆转!
他自个儿,也同样期盼着有朝一日,得以青史留书,光耀千古!!!
“韩国公,你………”
沈立本正待反驳,朱元璋却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善长所言,正合我意!”
“遥想当年,汉高祖刘邦纠集数十万盟军攻楚,不照样被项羽以三万大军,杀了个人仰马翻,一败涂地!!”
“由此可见,土鸡瓦狗再多,也终究是土鸡瓦狗!”
“……不足为虑!”
沈立本尤不死心,还想再坚持一下,“陛下明鉴,我大明虽强,却也并非毫无短板!”
“恕臣斗胆直言,以我大明眼下的粮草储备,倘若被敌方拖入战争泥沼的话,形势殊难预料!”
“因此,臣请陛下暂熄雷霆之怒,积蓄力量,以待天时!”
对于沈立本的建议,朱元璋并未给予给予回应,而是端起一碗茶水,将其一饮而尽!
“咱,已近天命之年,倘若这也等,那也等,只怕天时未到,倒是先把索命无常等来了!”
勤政殿余音尚在,朱元璋虎目骤然圆睁,回眸直视沈立本,“有阻碍,那就扫平阻碍,有难处,那就设法解决难处!”
“咱就不信了,这大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
见沈立本一副唾面自干的模样,朱元璋暂且放过,转而将炮火对准了自顾自饮茶提神的吴忧!
“国事当前,你小子倒是气定神闲!”
在众人的注视下,吴忧搁下茶盏,缓缓起身道,“恕臣直言!”
“漠北,高丽,而今皆在我大明掌控之中,要牛羊有牛羊,要粮食有粮食,可为大明粮仓!”
“且安南本就是产粮之地,大可抛却所谓的仁义枷锁,道德束缚,……就地取材!”
稍一停顿,看似人畜无害的吴忧嘴角微掀,道出了一句让众人脊背骨发凉的建议!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远水解不了近渴,咱大明也大可借鉴一下三国时期,程煜制粮之往事嘛!”
“有粮,则食粮,无粮,安南遍地……皆人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