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 第二百九十五章 盛京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京城的门洞幽深如巨兽食道,青砖城墙高耸逼仄,将天空切割成一条冰冷的细线。大明使团的车马刚抵近瓮城,沉重的包铁城门便在刺耳的「嘎吱」声中缓缓闭合,将后路彻底切断,如同一声无声的宣告。

队伍甫一踏入瓮城,两侧马道及墙垛上瞬间冒出密密麻麻的弓箭手,冰冷的箭镞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无声地对准了使团核心成员。

空气仿佛凝固,只听得见马蹄不安的踏地声和士兵粗重的呼吸。

「下马!解剑!」

一声生硬的汉语暴喝从城头传来。

一名身着镶黄旗棉甲、脸上带疤的牛录额真按刀而立,眼神凶戾如鹰。

他身后,数十名赤裸上身、肌肉虬结的巴牙喇壮汉手持鬼头大刀,刀刃上犹自带着未擦净的褐色血渍。

陈新甲脸色一白,强自镇定:「我等乃大明钦差,持节而来,岂有入城即解兵刃之理?此非待客之道!」

那牛录额真狞笑一声,并不答话,只是猛地一挥手。

「唰——!」

墙头弓箭手齐齐拉满弓弦,弓臂发出的细微呻吟声汇聚成一股令人头皮发麻的死亡之音。与此同时,使团前方地面突然翻开几个暗格,露出里面黑黝黝、布满铁刺的陷坑,坑底隐约可见森森白骨。

祖克勇气得须发皆张,握刀的手青筋暴起,却被身旁的王小龙以手掌死死按住。

王小龙面沉如水,缓缓抬手,第一个解下了自己的佩剑。他知道,这不是谈判,而是下马威,是心理战,目的就是要摧垮使团的尊严和士气。

他将佩剑递给那名牛录额真时,目光平静地扫过对方腰间的配刀,用字正腔圆的满语清晰说道:

「剑,是礼器,可赠友邦。望阁下之刀,永远只斩敌人,而非来使。」

那牛录额真显然没料到这位明国高官竟能说如此流利的满语,且一语双关,愣了一瞬,才一把夺过佩剑,冷哼一声。

使团被勒令步行入城。

所谓的「御道」两旁,并非迎候的百姓,而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镶黄旗精锐甲士。

他们手持长枪大刀,眼神冰冷,形成一道充满压迫感的人墙。

更令人心悸的是,道路中央的积雪并未清扫,反而刻意泼洒着大片大片的暗红色污迹,蜿蜒断续,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浓烈的血腥味混杂着硝烟味,扑面而来,熏人欲呕。

张文启一个文官,哪里见过这等阵仗,胃里翻江倒海,几乎要呕吐出来。

他身边的一位随员,更是双腿发软,需由旁人搀扶才能行走。

路边偶尔可见散落的明军盔甲残片、破碎的旌旗,甚至还有几具被冻得僵硬的、无头的尸体,穿着破烂的明军号衣,被随意堆在角落,任由寒鸦啄食。这分明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针对大明使团的心理酷刑。

这些遗骸,说不定便是上次毛大帅率领东江镇明军攻打盛京惨败时遗留的。

祖孝义双目赤红,死死盯着那些同袍的遗骸,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低吼道:「狗鞑子!我操你祖宗!」

王小龙走在队伍最前,目光扫过那些血痕与残骸,眼神深处冰寒一片。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两位侍女小桃和秋叶的颤抖,她们的手指死死抓着他的衣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轻轻拍了拍她们的手背,传去一丝微弱却坚定的真气,助她们稳住心神。

所谓的「国宾驿馆」,不过是一处年久失修、四面透风的破败院落。院墙高耸,仅有一道铁门出入,墙头甚至有手持火铳的哨兵巡逻,与其说是驿馆,不如说是一座精致的囚笼。

院内陈设简陋,被褥潮湿冰冷,提供的饭食更是粗粝不堪,甚至夹杂沙石。负责「照料」的几名清廷仆役,眼神躲闪,态度冷漠,问三句答不上一句。

夜间,寒风从破损的窗棂呼啸灌入。远处隐隐传来战鼓声、号角声,以及士兵操练的呐喊,彻夜不息,仿佛在提醒使团,他们正身处敌国的心脏,被重兵环绕。

陈新甲与几位核心官员聚在唯一一间勉强能挡风的屋内,面色凝重。

「陈部堂,这……这分明是要将我等困死在此!」周明远声音发颤,「入城便是刀山箭雨,长街陈列血污残骸,驿馆形同牢狱……建奴根本无心和谈!」

陈新甲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我等性命,如今已悬于一线。他们这是在磨我们的锐气,挫我们的胆魄,逼我们在谈判桌上让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卫兵紧张的通报:「大人!清…清国人送来‘慰劳酒食’!」

众人心中一紧。只见几名清兵抬着几坛酒和一大盘肉进来,重重放在地上。那领队的章京皮笑肉不笑地说:「此乃我八旗勇士日前狩猎所得,甚是鲜美,特请天使品尝。」

众人定睛看去,那盘中肉块颜色深红,纹理粗糙,隐隐带着一股腥臊气,竟似是……马肉!而在女真习俗中,以马肉待客,是极致的羞辱!

所有明国官员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一直沉默的王小龙,此时却缓缓起身。他走到那盘马肉前,看了一眼,随即对那章京淡淡道:「贵部勇士果然骁勇,连狩猎之物都如此……别致。替我多谢美意。」

他话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怒气,反而拿起旁边一把割肉小刀,熟练地切下一小块,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然后咽下。

「肉质尚可,只是火候差了。」他放下刀,目光如古井无波,看向那脸色微变的章京:「替我带句话给管事的人:大明使者,不惧刀兵,亦不避饮食。若要谈,便拿出诚意;若要战,城外疆场,随时奉陪。」

那章京被王小龙这份深不见底的镇定慑住,脸上的假笑僵住,半晌才讪讪一礼,带人退下。

屋内死寂。陈新甲等人看着王小龙,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位同僚。他们明白,从踏入盛京的那一刻起,一场不见硝烟却更为凶险的战争,已经开始了。而王小龙,无疑是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最坚固,也最令人看不透的盾牌与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