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凯在电话中回应:“有!解剖时发现死者后脑勺有一处轻微的皮下血肿,当时推测可能是倒地时磕碰造成的,只是没有找到具体磕碰物,现在结合孙正军的指认和现场碎石,完全能对应上,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他供述的真实性。而且死者口鼻周围的灰色纤维,与外套纤维一致,窒息方式也符合‘用柔软物体捂住口鼻’的特征。”

孙正军还交待,抛尸后他曾返回停车处,将沾有少量灰尘和纤维的手套扔在2号楼三层楼道的角落,随后驾车逃离。杨林立即带人前往2号楼三层楼道,在孙正军指认的角落,果然发现了一副破旧的手套,手套上沾有灰色棉质纤维和少量土壤,经检测,纤维与死者外套一致,土壤成分也与烂尾楼现场的土壤相符。

整个指认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孙正军对杀人、抛尸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详细供述,且所有细节都与现场勘查发现的车轮印记、拖拽痕迹、纤维残留、手套物证,以及尸体解剖确定的死因、头部磕碰痕迹等关键信息精准对应,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指认结束后,孙正军被押解离开烂尾楼,他的头依旧埋得很低,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狡辩与侥幸,只剩下对罪行的悔恨和对法律制裁的恐惧。王帅看着孙正军的背影,对杨林说道:“所有细节都能对应上,证据链已经完整,这个案子可以彻底定案了。”

杨林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从现场勘查、尸体解剖,到确认死者身份、追踪嫌疑人,再到现在的现场指认,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终于给死者和家属一个交代了。”

当天下午,警方将现场指认记录与此前的审讯记录、勘查报告、解剖报告等材料整理汇总,进一步完善案件卷宗。田征被害案的所有证据都已固定,逻辑清晰,细节完备,为后续的司法审判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而在城东菜市场,田征的猪肉摊位早已空荡荡的,周边商贩得知案件告破的消息后,纷纷感慨不已。田征的妻子刘梅在接到警方通知,得知现场指认细节与证据完全对应,凶手罪行彻底败露后,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既是为丈夫的离世悲痛,也是为正义的到来感到一丝慰藉。

随着现场指认的完成,田征被害案正式进入司法程序的下一阶段。孙正军因故意杀人罪,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他为自己一时的冲动和侥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这份代价,也将警示更多人——任何触碰法律底线的行为,终将受到严惩,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田正案件侦破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刑侦支队这边再次接到了报案,东山煤矿那边发现了尸体。

周三下午2点,东山煤矿的群山被灰蒙蒙的雾气笼罩,废弃矿洞入口处的铁丝网锈迹斑斑,“禁止入内”的警示牌早已褪色,只剩下模糊的字迹。保安周明强拿着手电筒,沿着矿洞外围的巡逻路线行走——这是他每天的例行工作,检查是否有拾荒者或探险者闯入。

走到主矿洞入口时,手电筒的光束无意间扫过洞内,他突然瞥见黑暗中蜷缩着一个人形轮廓,衣物颜色在昏暗里格外扎眼。“谁在里面”周明强喊了一声,没有得到回应。他壮着胆子往前走了两步,光束凑近后,一具毫无动静的尸体赫然映入眼帘,四肢扭曲,身上沾着泥土和矿粉,一股淡淡的异味顺着矿洞的风飘出来。

周明强吓得浑身一哆嗦,手电筒差点掉在地上,转身就往山下跑,一边跑一边掏出手机:“喂!110吗东山煤矿废弃矿洞里面发现死人了!快来人啊!”

急促的警笛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40分钟后,陆川的警车停在矿洞山下的空地上。“立即封锁现场!”陆川推开车门,深灰色的警服沾了一层尘土,他指着矿洞入口及周边30米范围,对队员下达指令,“用警戒带把整片区域围起来,禁止任何无关人员靠近,联系煤矿负责人,调派人员协助守住各个路口,防止有人破坏现场或逃离;杨林、杨森,你们带齐勘查工具,跟我进矿洞勘查,矿洞内地形复杂、光线昏暗,注意脚下安全,重点查看尸体位置、周边环境及是否有遗留痕迹;王帅,你留在外面,详细询问报案人周明强,了解发现尸体的具体过程、近期矿洞周边的人员活动情况,以及有没有异常迹象。”

杨林和杨森迅速背上勘查包,戴上头灯和手套,跟着陆川走进矿洞。刚一踏入,潮湿冰冷的空气夹杂着煤尘和霉味扑面而来,脚下的地面凹凸不平,布满碎石和废弃的矿渣,头灯的光束在黑暗中只能照亮前方几米的范围。矿洞高约三米,两侧的岩壁布满黑色的煤渍,部分区域有渗水痕迹,水珠顺着岩壁滴落,发出“滴答”的声响,在寂静的矿洞内格外清晰。

尸体蜷缩在矿洞深处约50米的位置,靠近一处废弃的矿车轨道旁,周围散落着几块松动的岩石和破旧的木板。“先观察整体环境,不要轻易触碰尸体。”陆川示意两人停下,头灯的光束聚焦在尸体周边,“你们看,尸体周围的矿渣和碎石有被挪动的痕迹,是不是作案后刻意掩盖形成的还有这几块木板,排列得有些规整,不像是自然散落的。”

杨林点点头,打开强光勘查灯,光束扫过尸体:“死者为男性,身高约170厘米左右,体型中等,身上穿着深蓝色工装,衣物上有多处破损,沾着大量矿粉和泥土,看不清具体款式;尸体呈侧卧蜷缩状,头部靠在岩壁上,头发杂乱,被煤尘覆盖,暂时无法判断年龄和面部特征。”

杨森则重点查看尸体周边的地面:“地面有少量模糊的足迹,但矿洞内灰尘太厚,足迹大多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看出大致的鞋码,约43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