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cRhpc机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组委会。
站在一座巨大的落地屏幕前,指挥中心大厅内的所有人都在紧张而忙碌的等待着接下来的撞击实验。
在徐川通过模拟实验的数据与驭星工程的真实撞击数据对比分析提出火星地幔中存在某种能够干扰撞击能量传递以及核心-地幔边界的热流速度的变量后,新一轮的‘真实撞击’实验便已然在着手准备了。
为了加快速度,这一次的撞击实验并没有单独从小行星中采样挑选陨石,而是直接从早已经准备好了的3500颗陨石中挑选了总计36颗陨石作为撞击材料。
当然了,在验证的过程中,火星基地那边自然会重新从小行星带中挑选适宜的陨石用于补充。
.....
走进了指挥大厅中,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的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看着屏幕上‘实时’传递回来的火星画面,朝着徐川开口询问道。
“如果是检测火星地幔中存在某种能够干扰撞击能量传递以及核心-地幔边界的热流速度的话,理论上来说六颗陨石就足够了吧?”
“安排整整三十六颗小行星作为撞击材料,这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笑了笑,看着不远处忙碌的指挥大厅,开口道:“不多,如果不是补充需要时间,我一开始想的是利用一百三十六颗陨石直接做一次能量叠加撞击实验的。”
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
一百三十六颗,疯了吧!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从小行星带中采集一颗符合撞击要求的陨石或小行星,其费用平均在13亿左右。
这还是建立在华国拥有的高超航天技术的基础上。
如果是采用以前的那种传统运载火箭的方式,想要搬运撞击火星的陨石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即便是这样,这一次的实验动用36颗陨石就已经是近500亿的资金了,如果是136颗的话....
他不敢想象什么样的实验,一次就要烧掉1768亿。
不过话又说回来,相对比整个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一百万亿的预算来说,1768亿仅有项目总预算的五百分之一,看上去似乎又还可以接受的样子。
一边是1768亿的巨额资金,另一边又是五百分之一的渺小数字。
这中间的矛盾差,简直让人疯狂。
只能说,有钱就是任性!
想到这里,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的心中便是不禁一阵感慨,他带领的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要是每年都有这么多的科研经费就好了。
不!
别说是1768亿了,就是每年能有一个亿,他都得烧高香了。
毕竟马普所总计86家研究所,每年加一起的总经费也不过是二十几亿欧元而已。
而天体物理研究所这种冷门中的冷门,其研究无法直接创造经济利益的领域,每年的经费只有这二十几亿欧元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可能都还不到。
每年一个亿的研究经费,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都不敢想象那是多么幸福的日子。
只能说人比人气死人,他还在为每年几千万的科研经费苦苦挣扎的时候,别人随手一次探测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就能烧掉近500个亿。
即便是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这毫无疑问也是最昂贵的一次实验了!
.....
徐川倒是没太在意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的想法,新一轮的撞击实验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站在指挥大厅的前面,他看了一眼面前落地大屏幕上的时间。
上午九点五十四分。
很显然,这距离他们设定的撞击实验正式启动还有六分钟的时间。
遥远的信号穿过漫长的深空,一路来到了火星。
浩瀚的深空中,随着各小组完成了对设备的最后检查,远在火星环绕轨道数千公里之外的三十六颗陨石背面的引擎阵列喷吐出蓝白色的等离子流,开始修正自己的轨迹。
在精卫·陨石推进装置与一系列的辅助推进设备齐心协力的控制下,这些来自小行星带深处拖曳而来的陨石缓缓挣脱了它自身的轨道枷锁,朝着下方那颗铁锈色星球不断加速俯冲而去。
那摇曳在驭星一号陨石尾部的蓝白色狭长尾焰,就如同一柄炽热的光剑刺破了深邃黑暗的宇宙,在遥远的星空中中拖曳出长达数公里的等离子轨迹。
透过中继卫星,从火星轨道传递回来的视角在跨越了13分钟21秒的时间后投放到了火星地球化工程组委会的控制大厅中。
一场绚烂的爆炸映入了所有人的眼帘中。
这一次的撞击实验总共分为三个批次,利用不同数量的陨石对火星进行撞击以通过地震波、电磁波、微波、重力场波动等各种方式深入了解火星地底的信息。
监测屏幕上,代表着能级反应与地震波的监测线条在这瞬间冲破极限,变成一片刺目的猩红与狂乱的尖峰。
撞击产生的各种数据如同瀑布般流动着,在第一轮六颗陨石的撞击下,火星那深埋在地底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地下的柔软地幔,变成了肉眼可见的波形。
目光紧盯着面前屏幕上呈现的数据与图像,徐川的眼眸中写满了兴奋的神色。
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就看这一次的撞击勘探实验了。
第一轮六颗小行星和陨石猛烈撞击完毕,但这并没有结束。
很快,第二轮总计十八颗小行星在精卫·陨石推进装置的操控下,划破了火星的天空,留下了漫长的尾迹。
而这,也是这次探测撞击实验三轮中最关键的一轮。
它直接决定了火星地幔的结构,是否真的如同徐川所计算的一样,存在着非层状均匀的物质。
并没有等待很久的时间,当第二轮的陨石在推进装置的加速下轰然撞击到火星地面的那一刻,分布在火星各种的地震仪、传感器阵列和数据采集系统等设备已然采集和接收到,并通过中继卫星传递回了地球。
目光落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的数据上,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期待和紧张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惊讶与兴奋的神色。
盯着那宛如心电图却跳出了大A股市曲线一般偶尔上涨但持续跌落微波数据,他咽了口唾沫,下意识的开口道。
“还真是!”
正如徐川此前在会议室中所预言推测的那样,火星的地幔并非如地球一样,由莫霍界面、上地幔、下地幔、古登堡界面一层一层的像洋葱一样。
火星的地幔中充斥着许多目前人类完全无法理解的大小各异的‘块体’,这些块体很难通过地震波的方式探测到,但却可以通过电磁微波数据展现出来。
这也解释了在此之前为何他们对火星进行探测时为何没有发现这种情况。
因为即便是通过电磁微波表现了异样,在过去也很难有人会想象火星的地壳之下并非分层性结构,而是像八宝粥一样,地幔中充斥着大量成分和大小各异的块体。
这些块体在撞击时通过地震波的表现和寻常的火星地幔结构类似,即便是有数据差异也幅度很小。因此在过去的时候,地质学家通常将其视为正常现象。
若不是徐川对照驭星工程的撞击实验数据与模拟实验数据从中发现的细小差异,恐怕他们至今都难以相信火星的地幔结构中会存在如此之多的不规则碎块。
站在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的旁边,在听到他的喃喃自语后,爱德华·威腾愣了一下,快速的开口问道。
“还真是什么?”
虽然说他是诺菲双奖得主,无论是物理还是数学都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存在,但地质学终究不是他的专业领域,他很难从那变换跳动着的数据图上看出些什么东西来。
不过无论是徐川还是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脸上的神色,都足以证实这一次的撞击实验可能真的探测到了什么以前没有探测过的东西。
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威腾的提问,目光死死的盯着第二轮撞击产生的微波数据过了好一会,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才深吸了口气,简洁的开口道。
“简单的来说,徐川的理论是正确的,火星的地幔中存在着大量我们以前从未探测到过的‘块状’物质。”
“这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碎块使得火星内部结构不均,阻碍了地幔的对流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陨石撞击产生的能量传递到地核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模拟实验始终无法将火星的地磁场提升到的0.2高斯以上的原因!”
听完伯恩哈德的解释,威腾又愣了一下,迟疑的开口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闻言,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耸了耸肩,看向徐川开口道:“这个问题,你应该问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