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于大梁太子这个人,可没有一丝信任可言。
所以派人出使恭贺是要去,但暗中的防备依旧不能少。
考虑到李皇后之前的作为……
皇帝沉吟了一会:“此次出使大梁,就由泽郡王去吧,至于剩余的人选,以及其他事宜,礼部尚书你与鸿胪寺卿一同商议。”。
礼部尚书以及鸿胪寺卿对视一眼,忙站出来拱手领旨。
大皇子却是一副神游在外的模样。
被自己身后的大臣狠狠拉了一把袖子,提醒过才回过神,也跟着站出来接旨。
那样子看的皇帝都觉得有点伤眼。
但到底也不会因此就改变主意了,毕竟相比较于五皇子,皇帝还是觉得大皇子出使大梁会更合适一些。
但五皇子哪里能看着大皇子得意。
眼神一暗,就微微侧头往自己身后看了一眼。
立马就有站在五皇子后头的官员站出来,张口就想要说点什么,好让皇帝改了主意。
可皇帝坐在最高处,哪里看不见他们的小动作。
那大臣才一站出来,还没来得及开口,皇帝就摆手了:“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工部尚书,前阵子南边水患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
工部尚书被点名,忙站了出来。
也顾不上五皇子是不是面色难看了,仔细的与皇帝汇报起了南边近来水患频发的事情来……
皇子们的争斗,他一个小小工部尚书可管不了,但南方水患的事情,可是关系大盛国本的事情,可不能叫皇子们之间那点小斗争给耽搁了过去。
也因着皇帝这话题一岔,五皇子便再没有说起出使大梁这事的机会,只能自己在心中暗暗恼恨。
五皇子最近很是烦躁,总觉得有种诸事不顺的感觉。
先是母后莫名被禁足在了凤昭宫,宫权都失了,他想尽了法子,也没让父皇解了母后的禁足。
为这事,他本就已经是很糟心了。
他那个大皇兄又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原本吧,从各自有了差事之后,他们之间还算好好的,可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的,开始整日逮着给他找茬,三番四次,简直像是疯了一样。
叫五皇子莫名其妙的同时,又更觉糟心了!
诸事不顺!
等办完差事回到府里,五皇子就听说王妃早上又将侧妃罚跪了……
听传话的小厮说,侧妃被罚跪后不服气,站起身指着王妃骂了一通,然后将王妃气的躺下了。
五皇子听着这消息的时候,坐在书桌后头,暗暗闭眼,只觉得心烦的很。
以往时不时听卓芳说起泽郡王府上王妃和侧妃又闹起来了,泽郡王本人还被个侧妃撵着到处跑,闹的满城皆知的。
那时候,他只觉得笑话,心里暗暗轻视,认为大皇子连自己的妾都搞不定,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
妻妾之争闹得满城皆知,叫父皇知道了,还能对他有什么期待?
五皇子因为这些,都渐渐对大皇子消减了不少防备了……
然后,他近来就遭到了大皇子的盯梢针对。
而现在,他后院里那两个竟然也开始闹腾起来了。
都是尚书府的姑娘,堂姐妹,竟也闹成这么不可开交的模样。
简直是笑话!
五皇子不想理会这个事情,关于出使大梁的事情……
父皇已经下旨定了大皇兄去大梁,那他显然是去不成的,父皇不可能收回旨意,但大皇兄也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就去了,随行的除了大皇兄身边的人,礼部、鸿胪寺肯定会有人跟着去,这些人选当中,他还是可以动一动手脚的。
所以,五皇子此时也是有许多事情要去安排的。
哪里有时间理会后院里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吧,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不是你不想理会,就可以真的不去理会的。
后院里,宜郡王妃和侧妃听说五皇子回来了,当即都派了心腹侍女过来请人。
两个心腹侍女走了个前后脚,碰面后谁也不让谁,差点在五皇子的书房门口吵起来……
五皇子不予理会,只让卓芳将人打发了。
只是这两位心腹侍女,一个个都仗着自家主子是李府的姑娘,五皇子的外家人,都底气硬的很,怎么都打发不走。
更甚至,两位心腹侍女还更来劲了。
一时间将五皇子的书房外头吵吵的像是菜市场一样热闹。
五皇子便是想装作听不见都不行……
最后忍气去了宜郡王妃的院子,并叫卓芳将侧妃也带了过去。
他倒要看看,这堂姐妹两个能掰扯出个什么子午寅卯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