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宋檀记事 > 第1711章 吸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迟嗓门是真的亮。

声音又大,又带着少年人的清越。宋檀一听,下意识就朝着道路两侧的居民楼看去——

“别看啦!”

水暖老板知道她在看什么:“你看这楼上黑灯瞎火的,这临街的两栋楼就没住人。”

现在人多精啊,楼下一排门面房本来就不好睡,楼上干脆就租出去开各种补习班、艺术班之类的。

不然晚上能这么安静吗?

宋檀这才放心:“我还怕晚上我们在这边烧烤,吵吵闹闹的,万一楼上投诉就不好了。”

老赵就不乐意了:“烧烤肯定是要热闹,我能给你找那样的地方吗?”

看不起谁呢?他卖菜时就是一等一的细致,如今也不差的!

转头又被前边的男人吸引了注意力:“他菱角都买了,怎么还不走啊?”

特意找过来的男人站在菱角摊上抽了抽鼻子——离得有点距离,烧烤的香气没那么明显,但也还是能闻到的。

好香啊,真的好香啊!都舍不得走了。

“我看你们这手艺挺好的,调料也都是秘方吧?有没有考虑过叫家长夜里摆个摊啊?我跟你们说,这烧烤摊儿看着有点儿埋汰,实际上可挣钱了!”

他话是对着这群懵懵懂懂的小朋友们说的,但眼睛却是看着前方,十分渴望。

而何陀螺则好奇:“如果开烧烤摊,一晚上能挣多少呢?”

男人顿了顿——他就是瞎估摸,自己也没开过,而且这摊子还分规模大、规模小,生意好与差……

犹豫一瞬就回道:“怎么着一晚上也有个两三千的利润吧?”

小朋友们皱起了眉头。

秦贝贝犹豫道:“钱好难挣啊,要工作四个晚上才能挣到爸爸的一副眼镜……”

男人脸上的笑容僵硬了。

顿了顿,他忍不住问道:“小朋友,你知道按 2000算, 4个晚上多少钱吗?”

云丹青哼了一声:“8000啊,叔叔,你这都算不明白吗?”

“什么眼镜要 8000啊!”对方也懵了!他知道小孩子讲话很夸张,但这也太夸张了吧!

秦贝贝茫然掰指头:“眼镜框框要6000,镜片 2000……我没算错啊。”

她特别喜欢戴爸爸的眼镜,每次对方都紧张的叫她取下来,说舍不得换。如今被小孩姐张嘴拿来做比较,也是顺理成章了。

她还转头又蹬蹬蹬跑到秦云身边,大声道:“爸爸,你的眼镜多少钱啊?”

秦云茫然:“你问哪一副啊?现在这个?夏 xx还是林 xx的牌子我也分不清了,八千多吧。”

他的声音不大,但这片空间本来也没多大,对方很快就听清了。

没说的,遇事不决,先上桃桃宝。

呃……

他最后再悲痛的看了一眼那冒着腾腾烟气的烧烤摊,又看看对方那轻描淡写的模样,眼中骤然痛楚:

甭管怎么样,戴这样眼镜的人大约是绝不肯来卖烧烤的,他终究是吃不到了!

对方失落的离去,而云峰则又看了看秦云:“怪不得这么多年你都没换眼镜……”

他要是有8000的眼镜,他也不换。

秦云有点不好意思:“这都10年前买的了,那会儿不是写书刚有成绩嘛,人有点儿发飘……”

中间就换了两次镜片,确实镜框没舍得换。毕竟挣钱水平一般,比陆川还是差远了的。

但有一说一,真挺舒服的,不然他不至于一戴这么多年。

这只是个小插曲,大家唏嘘着流着口水,就又盯着烤炉了。

小周师傅手里拿着串儿,正慢条斯理地尝呢,看到大伙儿的眼神盯过来,不由装模作样道:“差点儿火候,差点儿火候……”

……

这边还没吃上呢,那边拿着菱角回去的男人就已经有了酒桌上聊天的素材。

中间杯盘碗盏清一清,菱角袋子就那么扔上头,大家喝酒喝撑了,顺手摸上一颗慢慢儿掰,顺便听人夸张的讲述买菱角的故事——

“真有你说的那么香啊?估计那片儿没别的烧烤摊,单独显的吧。”

“就是,有这手艺早发财了,这会儿都在别墅里弄烧烤了,谁还到大街上?”

“我也觉得,你看他卖菱角这个价格,一块钱3个,还挺敢叫。我就没吃过按个儿卖的菱角——这么会挣钱,现在都没做这生意,肯定是口味上差了点儿——”

这话刚出口,菱角米塞进嘴里嚼了嚼:

“咦,这菱角真好吃!”

“对!好好吃!”

“怪不得敢这么要价呢!值!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大伙儿念叨着,一只只手又往袋子里摸去,反而是买菱角的男人这会儿才刚掰开一个:

“人家也不一定是没钱,他们家那小孩儿可说了,一个眼镜就都七八千……卧槽这么好吃?!”

什么什么?

隔壁桌也侧目了——有人吹自己的眼镜大几千块钱炫富?!

好八卦,好八卦,周围几桌都竖起了耳朵。

烧烤特别香但疑似夸张——哎呀,这烧烤街哪能不香呢?

等一下,菱角真好吃?!!!

大半夜能来这烧烤摊儿的都是吃货,这会儿听到一桌人都在大呼小叫,也忍不住了:

“兄弟,你刚说那眼镜、不是,这菱角哪儿卖的呀?”

……

云丹青等人还盯着筐子发愁呢。

他们坐了半小时,总共就来了俩客人,可这100多颗菱角卖出去,筐子大,菱角小,一点儿不见少啊!

“明天就不新鲜了呀……”

陈迟有些心痛了:“不然,到前面他们说人多的地方卖一卖?”

他拍拍胸口:“我个子高,力气大,还会吆喝了,我一个人可以卖!”

“可是你数数慢啊。”云丹青叹口气:“不然咱俩搭档好了……”

正说着呢,眼前一辆电瓶车慢悠悠从这边骑过,折返,又停到了他们面前:

“老赵的菱角是吧?”

众人:???

乔乔认真道:“是我们的菱角。”

然而对方眼睛在人群中逡巡着,很快就锁定了目标:“老赵,这你说的菱角是不?”

赵老板在人群中抬起头来——老顾客啊!

他眼睛盯了烤炉上正在撒最后一次调料的烤串儿,只迅速且敷衍的应了一声:“对对对,就这菱角!”

好嘞!

对方从电瓶车上下来:“小朋友,你这半筐我都要了!”

这话说的,何等豪气又豪情!

但话音刚落,就见老赵已经扭过头去:“你买那么多干嘛?这东西不好放,买几个尝尝味儿得了。”

说话间,面前的烤串已经烤好,他伸手迅速接过,看着上面滋滋冒泡的油花,整个人急得像是无处下嘴的小狗。

团团转了两圈之后,又努力吹着气,到底还是没忍住,小心翼翼咬了上去——

“烫烫烫烫烫!”他烫的快跳脚了,此刻到底松了嘴,才有功夫再看自己的客户。

然而年轻人却已经低头在查资料了:“我先看看这东西能不能冷冻,要是能的话,我干脆再要一筐……”

嘿嘿,今晚老赵没说限购!

1块钱3个,今晚上得狠放一波血了。但能被老赵说精品的,买回去肯定全家人又痛又夸!

他一边儿上网搜着资料,一边儿又有些怀旧:这种滋味儿,像极了小学时啊!

那会儿 1块钱零花都要在上课时认真规划好,是买辣条配方便面,还是玩具配奶片呢?

是买半筐呢,还是再买一筐呢?

哎呀呀,真难!

比他更难的,显然是这群手忙脚乱的小朋友。

如果是按斤卖,这筐菱角上秤就能知道价格。但如今按个儿来,5个小孩儿蹲在地上,人手一个塑料袋儿。

“1、2、3、……”

那保鲜袋是超市买菜时那种成卷的,一袋里面装50个就差不多。此刻大小孩子们又着急又专注,数数数得额头都渗出了汗,筐子里也没数完……

哎呀!

小孩姐急得要跳脚,他们如果装得慢了,人家会不会不想买了呀?

然而做生意,哪能不遇到难题呢?

更大的挑战就在后头——

“老赵说的精品菱角,是这儿吧?”

好家伙,乌泱泱的,开车的骑车的,又都在这边儿停了下来。

大家都是一个想法:老赵没提限购,那这菱角他们每个人先买一百两百半筐吧?!

他们云城人,在吃这上头,是绝对舍得花钱的!

“哦哟,果然是小菱角,看着就嫩,先给我来200个!”

“小孩儿,你们这半筐菱角大概多少颗呀?报个数出来,合适的话我就要半筐……”

“嚯!你们都这么舍得吗?我不要那么多,我就要100个……”

几个小孩急得满头大汗,云丹青数数都好险数错了!何陀螺还在添乱:“要叫我们老板哥,老板姐……啊,我刚才数忘记了!”

“半筐没数完呀,不知道多少个……叔叔你等等我……”

怎么回事?怎么买这么多,感觉还不如只买20个轻松啊!

正在等待自己菱角的年轻人也瞬间不纠结了,只是格外庆幸自己先要了这半筐。

甭管后头人买不买得到,反正他这一份是妥了!

然而更叫老板哥姐们揪心的是,此刻从巷子的另一头儿,又乌泱泱拐过来一群人:

“是前面这儿吧?”

“应该是,说是几个小孩儿卖菱角,还有人在搞自助烧烤——我就想看看谁搁这儿吹牛炫富说自己眼、唉卧槽!这个烧烤真的好香啊!”

“等会儿,怎么这买菱角的也这么多人啊?咱们附近这几桌没这么多人吧?”

“哎哟,这么多人买菱角,证明是真有点儿东西啊,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卖完了……”

“操心啥,这菱角顶天了也就买几十个吃吃,是个意思,谁还能——卧槽卧槽!他怎么提着筐子走了?!”

提着筐子的,正是当先的年轻人。

没法子,5个小孩满头大汗,中间还返工了几袋,总算把这半筐菱角给数明白了。

因为菱角小嘛,总共766颗,算下来 240元钱,多的乔乔决定算赠送!

后面好多人排队,再算下去,陈迟手指头要掰烂了。

而且云丹青虽然数学好,但她更擅长纸面文字,人一多,脑袋也有点打磕绊了。

对比以前摆摊的经历,如此可算是十分有诚意了。

年轻人也满意的不得了。

他原本以为这回怎么也得五六百块钱,没想到只花了200多,这小孩哥还那么舍得赠送……

哦哟哦哟,在老赵店里,一根葱都难搞的!

当然了,普通葱还是可以的这事被他顺带忽略了。

唯一的问题是,这里只有小保鲜袋,他手里拎着的这十几兜实在是没法带,只好干脆连筐子一起带走。

对此,老赵一边啃着肉串,一边做出保障:

“没事,回头他有空到我店里来,我再给你们捎回去。”

真好吃!可不敢多说话,这两句的功夫,别人都比自己多拿一串儿!

但年轻人满意了,后头挤过来的客户们却是神情一凛!

果不其然。

只听前方又有两个老赵的客户大声吆喝:“什么?半筐才二百多?!”

天老爷,精品菜好久没有这个量这个价格了!

七百多颗,光听数字都感觉像是过年了,他们夏天买个西瓜都得心痛呢。

大家对视一眼,赶紧开口:“我要半筐!”

“我要一筐!”

“最后那半筐给我!”

才3个人,剩下的基本就分光了!老赵的客户乌泱泱一大群呢,这谁能忍?

大家立刻吆喝出来:“老赵,老赵,别吃了,赶紧来看看吧!”

“就是啊,这也不能这样买呀,不然我开车半个多小时从新区赶过来,买空气吗?”

“限购!得限购啊!”

大家七嘴八舌叫了起来,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还主动要求限购了,真真是一把辛酸泪……

他们在前方争执着,谁也不肯让,仿佛少买一个就错失什么宝贝似的。

而听大哥的八卦赶过来的那群烧烤摊顾客:……

大半夜的,这偏僻地段儿,卖的更是冷僻的菱角,你们争抢成这个样子?这合理吗?

还有啊,半筐 200多块钱是什么大便宜吗?200多整个三轮来,都不用下水,就能去乡下拉一车!

还有啊……

大家一边迷茫着看前方人争吵,一边又闻着空气里那丝丝缕缕仿佛小手一般抓挠着心的香味……

不知不觉……

“吸溜。”

? ?来啦!今晚是 4000字,表妹来家里,我俩要吃炸鸡宵夜啦!隔壁今晚没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