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录 · :青灯织履 佛心不染
兴林国,王宫后花园杂役房。
白日里挑水劈柴、洒扫庭除的劳累并未让妙善公主有丝毫懈怠。
每当夜幕低垂,其他杂役宫人拖着疲惫身躯歇下后,她陋室的那盏微弱油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
灯下,妙善静静地坐在小凳上,身前堆放着粗糙的草梗。
那双原本抚琴调香、执笔绘画的纤纤玉手,如今已磨出了薄茧,
正熟练地捻起几根草梗,交错、缠绕、压实……一针一线,编织着一双粗糙却结实的草鞋。
她的动作并不快,却极有耐心,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窸窣的编织声,伴随着她低低的、清晰的诵经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安宁。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佛号声声,不高亢,不急切,如同涓涓细流,洗涤着白日的尘埃与疲惫,也安抚着其他杂役宫人劳累的身心。
许多个夜晚,他们是伴着,这平稳的诵经声入眠的,竟觉得格外踏实。
起初,厨房里其他的杂役婆子、粗使宫女们,都冷眼瞧着这位被贬黜的公主。
她们私下嘀咕,金枝玉叶哪里吃得了这等苦?不过三五日,必定哭哭啼啼,要么向国王服软,要么就病倒了。
谁知,一天,两天……十天半月过去了。
妙善公主依旧每日早起,默默完成所有分派的重活。
不抱怨,不偷懒,不因身份而自矜,也不因劳役而自怜。
那双清澈的眼眸里,看不到委屈和怨恨,只有一种沉静的、内敛的光华。
她甚至会在劳作间隙,用清凉的井水为中了暑气的老宫人擦拭额头,
会将省下的粗糙饭食,分给饿得偷哭的小宫女。
众人渐渐变了看法。从最初的怀疑、看热闹,变成了由衷的敬佩和心疼。
“公主……真是和一般人不一样啊……”
“是啊,那通身的气度,哪像个干粗活的,倒像是……像是庙里的菩萨下了凡尘……”
就连妙庄王派来、名为伺候实为监视的宫女永莲,
看着妙善日复一日地操劳、诵经,那双原本带着审视,和职责的眼神,也渐渐被感动和敬服所取代。
她们实在不忍心看到,尊贵的公主被这些粗活如此磋磨。
于是,几个胆大的婆子宫女商量好了,趁妙善去远处浇花时,偷偷帮她将满缸的水挑满,将堆积的柴火劈好。
妙善回来看到,愣了一下,随即向众人躬身行礼:
“多谢各位相助。此等重劳,实不敢当。”
众人连忙摆手:“公主使不得!都是应该的!您金枝玉叶,这些活儿哪是您该干的!以后这些重活,交给我们便是!”
谁知妙善却坚定地摇了摇头,目光清澈而真诚:
“诸位好意,妙善心领。然我因过失触怒父王,蒙父王开恩,
“仅贬至此地劳作以思己过,已属万幸。若避重就轻,假手他人,岂非欺瞒父王,辜负圣恩?
“更违背了修行本意。劳其筋骨,亦是磨砺心性,妙甘之如饴,不敢辞劳。”
一席话,说得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震撼更甚。
这位公主,并非故作姿态,她是真的将这番磨难当成了修行!
这份心性,这份坚韧,让他们这些寻常人既感且愧。
永莲忍不住劝道:
“公主,您说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您一心向佛,佛法慈悲,亦讲随缘自在。
“您白日已足够辛苦,这夜间编鞋念佛更是诚心,些许粗活,我等分担一些,佛祖亦不会怪罪的。”
妙善微微一笑,那笑容在昏黄油灯下,竟有种圣洁的光晕:
“永莲,修行在心,不在形。每一滴汗,每一分劳,皆是叩问本心、消除业障的资粮。
“若刻意求安逸,便失了修行的真义。多谢你们,但请让我自己来完成吧。”
见她如此坚持,众人无奈,只得作罢,但心中的敬意却更深了。
然而,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虽明着不敢再帮,暗地里却总想为她做点什么。
有时妙善清晨起来,会发现水缸虽未满,却总在最易取用的位置,存着清冽的活水;
柴堆虽未劈完,却总有几根最粗硬的柴被悄悄提前劈好;
甚至她夜间编织草鞋时,手边的草梗总像是被人精心挑选过,格外柔韧些。
妙善心知肚明,却不再说破。一日,她轻声问永莲:
“近日里,总觉诸事顺遂了些,可是你们暗中相助?”
永莲和几个宫女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闪过狡黠和一丝敬畏。
永莲双手合十,故作神秘道:“公主莫要猜疑。
“定是公主诚心礼佛,感动了佛祖,显神力暗中护佑,派了无声无息的值日功曹,帮公主化了这些粗孽呢!”
妙善闻言,先是一怔,随即莞尔。她如何不知这是众人的善意谎言?
心中暖流涌动,却也不点破,只是双手合十,对着虚空柔声道:
“若果真如此,妙善谢过佛祖慈悲。亦谢过……诸位无声的‘值日功曹’。”
众人会心一笑,彼此心照不宣。一种默契的、温暖的氛围,在杂役房中悄然流淌。
后来,妙庄王或许从监工那里听闻妙善毫无怨言,竟又下了旨意,
让她“闲暇”时多编织草鞋,以供宫中侍卫仆役之用,美其名曰“物尽其用,不废光阴”。
旨意下来,众人皆为之不平。这分明是变着法子的磋磨!
妙善却依旧平静接旨,毫无愠色。从此,她夜间的功课又多了一项——编织更多的草鞋。
油灯下,她的身影愈发清瘦,但脊背挺得笔直。
手指常被粗糙的草梗划出口子,她便简单包扎一下,继续编织。
每一双草鞋,她都编得极其认真,仿佛那不是劳役,而是供奉于佛前的虔诚心意。
“愿穿此履者,行走安稳,心向善念。”
她常常一边编织,一边如此默祷,将一份份慈悲愿力,细细编织进那一根根平凡的草梗之中。
无人知晓,在这日复一日的艰苦劳作与虔诚诵念中,在这份甘之如饴的承受,与不动如山的平静中,
妙善公主那颗向佛之心,正被淬炼得越发纯净、越发坚韧、越发光彩熠熠。
那并非惊天动地的神通,却是一种更为深沉、更贴近众生、更能撼动人心的力量——那是慈悲的力量,
是忍辱的力量,是智慧的力量。
这些力量,如同无声涌动的暗流,在她体内积蓄、壮大,终有一日,
将化为照耀世间、涤荡魔障的璀璨佛光,也将成为未来某个时刻,
助她认可之人跨越维度的、最纯粹而强大的“愿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