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只手覆明 > 第98章 建制设六部,根基自此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建制设六部,根基自此牢

“陈王”的名号已立,大陈的旗帜在太原城头高高飘扬。

这标志着朔方势力彻底告别了以往那种带有浓厚军事联盟和临时管制色彩的“都督府”时代,正式以一个具备完整国家雏形的“王国”姿态,登上了明末乱世的舞台。

然而,称王易,治国难。

如何将控制下的山西全境、河套地区以及阴山南北的蒙古盟部有效地整合起来,建立起一套高效、稳定、可持续的统治体系,成为摆在陈远和他的核心团队面前最紧迫、最根本的任务。

乱世之中,武功固然是立身之本,但文治才是长治久安的基石。

若不能将军事胜利转化为稳固的统治,那么再大的疆域也不过是沙上筑塔,一阵狂风便会坍塌。

陈远深知此理,在称王大典的喧嚣过后,他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政权建设这件头等大事上。

晋王府(原晋王府,现为大陈王宫)的议事大殿内,气氛庄重而严肃。

陈远端坐王位,虽未着冕旒,但一身玄色王袍衬得他不怒自威。

下首,秦玉凤、柳如是、苏婉清、赵胜、赵勇以及新近提拔和归附的重要文臣武将分列两旁。

“诸位,”陈远的声音沉稳,回荡在大殿中,“我大陈新立,疆域初定,然百废待兴,内政千头万绪。

以往都督府之制,已不足以统御现今之局面。

当务之急,是设立章制,明确权责,使政令通达,如臂使指。

今日,便议定我大陈之中央官制!”

此言一出,众人精神一振。

这是奠定王国骨架的大事,关乎每个人的权位和未来的施政方向。

柳如是作为首席谋士和文官代表,率先出列,她早已胸有成竹:“王上明鉴。

治国之道,在于分职任能。

妾身参考历代官制之优劣,结合我大陈现状,以为当仿唐之三省六部制精髓,化繁为简,设立 ‘王府’ 为中枢,下辖 ‘六部’ ,分理政务。”

她详细阐述构想:

王府(中书):即王宫办事机构,为最高决策和行政中枢。

设左、右长史(如宰相),辅佐陈王总揽全局,协调各部。

柳如是凭借其卓越才学和贡献,被陈远内定为左长史的不二人选。

六部:为具体执行机构。

1. 吏部:掌管文武官员的选拔、考核、任免、勋封等,为“天官”,地位尊崇。

此部需由公正持重、熟知典章之人执掌。

2. 户部:掌管全国户籍、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为“地官”,系国家命脉。

苏婉清多年来总管钱粮、屯田、民政,经验丰富,是户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3.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外交等,为“春官”,负责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

此部需学识渊博、精通典制之人。

4. 兵部:掌管全国军政、武官选授、地图、车马、甲械等,为“夏官”。

但考虑到战时特殊性,兵部主要负责后勤、募兵、武官人事等,具体作战指挥仍由陈王和前线大将(如秦玉凤)直接负责。

此部需谨慎人选,既要懂军事,又要忠诚可靠。

5. 刑部:掌管律法、刑狱、诉讼等,为“秋官”,负责司法公正。

乱世用重典,此部需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之人。

6. 工部:掌管全国土木工程、水利交通、器械制造、矿冶等,为“冬官”。

赵铁柱在工坊和技研所表现出色,可担此任。

此外,另设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复审,形成一定的制衡。

柳如是的方案,结构清晰,权责分明,既继承了传统官制的优点,又考虑了大陈政权初创和战时状态的实际需求,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陈远听罢,点头认可:“柳长史所议甚妥。

六部之制,可使我大陈政务井井有条。

然各部主官人选,关乎社稷安危,需慎重定夺。”

经过一番商议和权衡,陈远最终拍板,宣布了首批主要官员的任命:

左长史:柳如是,总领政务,参赞机要。

吏部尚书:由一位新投诚的、素有清名的原明朝山西布政使司参政担任,以其熟悉官场规则和士林声望,利于招揽人才。

户部尚书:苏婉清,掌管钱粮财政,此乃根本,非她莫属。

礼部尚书: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山西大儒暂领,负责稳定士林,筹备科举。

兵部尚书:由一位沉稳持重的原明军老将担任,负责日常军政,但军队指挥权仍高度集中于陈远和秦玉凤等心腹大将之手。

刑部尚书:任命一位以刚直着称的原按察使司佥事,严明法纪。

工部尚书:赵铁柱,负责一切工程制造,继续推进技术革新。

对于军事方面,陈远做出了特别安排:秦玉凤功勋卓着,勇略过人,授“大将军”衔,赐斧钺,总领全国兵马,负责对外的征战攻守,地位超然,直接对陈王负责。赵胜、赵勇等宿将,分任重要军职。

同时,陈远强调:“制度初立,重在实效。各部须即刻运转,制定细则,厘清户籍田亩,整顿吏治,恢复生产,编练新军。

我大陈新立,当有新政气象,务必革除前明积弊,行政务求简洁高效,官吏须廉洁奉公!”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开创事业的激情。

诏令颁布,大陈王国这台新的国家机器开始轰然启动。

六部衙门在太原城内迅速设立,官吏们各司其职,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之中。

户部开始大规模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制定新的赋税政策;

吏部着手对现有官员进行考核,并准备开科取士;

兵部整饬军备,登记兵员;

工部组织工匠,兴修水利,赶制军械……

建制设六部,根基自此牢。

这套相对完善的中央官制的建立,是大陈政权从“打天下”向“治天下”转变的关键一步。

它使得王国的统治有了制度保障,政务运作走上了正轨,为未来的扩张和长期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远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强大的武力是开拓的利剑,而良好的内政才是守护江山的坚盾。

他正挥舞着这柄刚刚铸就的利剑,同时也在精心打磨着那面至关重要的坚盾,等待着属于大陈的时代浪潮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