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只手覆明 > 第92章 西北半壁定,霸业初奠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2章 西北半壁定,霸业初奠基

太原城头,玄色的“朔方”大旗与“陈”字帅旗迎风猎猎作响,取代了那面曾经象征着大明王朝无上权威的龙旗。

城门洞开,朔方军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地开入这座千年古城。

巡抚宋贤、总兵王朴等一众明朝降官,在得到陈远“保全性命、量才录用”的承诺后,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转而开始协助朔方军接管城防、安抚民心。

太原的和平易主,并非一座孤城的得失,而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点。

它标志着,朔方都督府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和浴血奋战,终于从偏居河套一隅的边塞堡垒,一跃成为雄踞西北、虎视天下的强大势力。

西北半壁江山,自此而定!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山西剩余州县,传回了河套草原,也传向了四面八方。

所引起的震动,远超此前任何一次胜利。

在朔方原有的核心区域(河套、阴山一带):

消息传来,万民欢腾!野狐岭堡内,留守的苏婉清接到捷报,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立刻下令,全堡张灯结彩,犒赏三军,并将喜讯通过《朔方新报》和快马传遍治下每一个屯堡、部落。

百姓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他们深知,主公势力越大,这片来之不易的净土就越安全,他们的好日子就越有保障。

巴特尔、额磷臣等蒙古部落首领也纷纷派人前来道贺,进献牛羊马匹,表示臣服之意更加坚定。

朔方同盟的内部凝聚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山西尚未归附的南部、东南部州县(如平阳府、潞安府、泽州等地):

这些地区的明朝官员和守将,闻听太原失陷、巡抚总兵皆降的消息,如丧考妣,彻底陷入了绝望。

抵抗的意志土崩瓦解。

朔方军主力尚未南下,各州县已是风声鹤唳,官绅富户纷纷南逃,守军或溃散或密谋投诚。

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士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景象,他们不堪明朝的横征暴敛和战乱之苦,将朔方军视为新的希望。

秦玉凤和赵胜分派偏师,传檄而定,所到之处,城门大开,印信呈上,几乎兵不血刃地接管了山西全境。

在摇摇欲坠的明朝中枢(北京紫禁城):

太原陷落的消息,如同最后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的心上。

崇祯在乾清宫暴跳如雷,摔碎了心爱的玉如意,痛骂宋贤、王朴等“国贼”,却拿不出任何收复失地的实际方案。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弥漫着亡国前的绝望气息。

大臣们心里清楚,丢失了山西,就等于失去了西北屏障和重要的财赋来源,京城已直接暴露在朔方的兵锋之下。

明朝的灭亡,似乎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在烽火连天的中原地区(李自成大军中):

李自成正在围攻开封,闻报后,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乐见明朝进一步衰弱;

另一方面,他对北方突然崛起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深感警惕。

他召集谋士商议,认为朔方陈远“其志不小”,需加意防范,但当前首要敌人仍是明朝中枢,暂且可维持表面上的和平,甚至尝试联络。

在关外虎视眈眈的后金盛京(沈阳):

皇太极接到细作密报,详细陈述了朔方取山西的经过和现状,久久不语。

他原本计划趁明朝内乱再次南下,如今北方突然出现一个整合了蒙汉、占据表里山河的强硬对手,彻底打乱了他的战略部署。

他意识到,未来的对手,可能不再是那个腐朽的明朝,而是这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朔方政权。

他下令加强对朔方的情报搜集,并暂缓了大举南下的计划,需要重新评估局势。

控制西北半壁,其意义远超疆域的扩大:

1. 战略态势根本改变:朔方从此拥有了广阔的战略纵深。

东依太行山,西控河套草原,南俯中原,北拒大漠,进可攻,退可守,彻底摆脱了以往局促一隅、被动防御的不利局面。

山西表里山河的地形,为其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2. 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山西是财富重地,盐铁之利、商贸之盛,冠绝北方。

获得山西,意味着朔方获得了稳定而巨大的财政收入来源,可以支撑更庞大的军队和更复杂的政府机构。

晋商集团的归附,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商业网络和金融支持。

3. 人口与资源大幅增加:山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

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注入,使得朔方的战争潜力和发展后劲得到了质的飞跃。

4. 政治威望空前提高:兵不血刃取太原,平定山西,展现了朔方军强大的战斗力和陈远高超的政治手腕。

这极大地提升了朔方政权的威望,使其成为天下瞩目、各方势力不得不正视的重要力量,吸引了更多人才前来投奔。

站在太原古老的城墙上,陈远眺望着南方广袤的中原大地,心中豪情万丈,却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重大。

秦玉凤按剑立于身侧,英姿勃发:“都督,如今西北已定,下一步,是否剑指中原?”

柳如是轻声道:“中原糜烂,闯王势大,朝廷垂死。我军新定山西,需时间消化整合,稳固根基,不宜贸然卷入中原混战。”

苏婉清也建议:“当务之急,是安定山西民心,恢复生产,整编军队,将新得之地彻底化为我用。”

陈远点了点头,目光深邃:“诸位所言极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取山西,是站稳了脚跟。下一步,非是急于扩张,而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他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安抚地方:由柳如是、苏婉清主持,迅速派遣官吏接管山西各州县,推行朔方新政,轻徭薄赋,招抚流亡,恢复秩序,赢得民心。

整军经武:由秦玉凤、赵胜负责,整编降军,汰弱留强,将朔方军主力与山西降军中精锐整合,进一步扩大和优化军队结构,加强训练。

巩固边防:重点布防太行山隘口,警惕河南方向的流寇和朝廷可能的反扑(尽管希望渺茫);同时,加强北线阴山防御,监视后金动向。

发展经济:充分利用山西资源,大力发展农业、工矿业和商业,加强与各地的贸易,囤积粮草军械。

西北半壁定,霸业初奠基。

夺取山西,是陈远争霸之路上的里程碑事件。

它标志着朔方政权从一个成功的割据势力,正式蜕变为一个拥有问鼎天下实力的强大政治实体。

天下的棋局,因此变得更加明朗,也更加凶险。

明朝、朔方、李自成、后金,四方势力犬牙交错,一场决定华夏命运的总决战,已然拉开了序幕。

而陈远,这位来自未来的穿越者,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在这乱世的惊涛骇浪中,稳健地驶向未知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