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只手覆明 > 第38章 北疆暂安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其格与陈远那场别开生面的“赌局”,如同一场催化剂,迅速拉近了这位科尔沁明珠与野狐岭众人的距离。

她不再是需要被庇护的落难贵族,而是成为了堡内一个鲜活而特殊的存在。

她的直率、热情和精湛的骑射技艺,赢得了许多人的好感,尤其是年轻一辈的赵铁柱等人,更是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其对陈远那份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亲近,也让堡内私下里多了些善意的调侃和猜测。

苏婉清看在眼里,心中虽有些微妙的波澜,但更多的是为其其格的真诚和堡内日渐融洽的氛围感到欣慰。

然而,表面的安宁之下,陈远和秦玉凤等核心人物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深知,野狐岭的平静,是建立在北方更大格局的微妙平衡之上的。

其其格的到来,本身就是北方草原动荡的一个缩影。

果然,半个月后,巴特尔再次派来了信使。

这次带来的消息,让陈远等人对北疆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信使是巴特尔的心腹,他带来了两个重要信息:

第一,科尔沁内部的叛乱,在巴特尔联合其他几个忠于老首领的部落的强力镇压下,已经基本平息。

其其格的叔叔兵败被杀,残余叛军逃往后金控制区。

其其格作为老首领唯一的血脉,被各部共同推举,继承了部落首领之位。

但由于她年幼且是女子,目前由巴特尔等几位老臣辅政,待其成年后再正式掌权。

第二,也是更关键的信息:后金(清)主力,在皇太极的亲自率领下,似乎有西进蒙古,征讨察哈尔部林丹汗残部的迹象。

这使得后金暂时无暇南顾,对明朝边境的压力骤减。

同时,蒙古各部也因后金的威胁而暂时收敛了南侵的举动,转而忙于内部整合和应对后金的兵锋。

“也就是说,”陈远在议事厅中分析道,“北疆,至少在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会迎来一段难得的平静期?”

信使点头:“巴特尔头人是这么判断的。

大清要整合蒙古,需要时间。

蒙古各部也要舔舐伤口,重新站队。这期间,大规模的入寇应该不会有了。”

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北疆暂安,意味着野狐岭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

不必时刻担心蒙古铁骑的突袭,可以更专注于内部建设和向南发展。

“巴特尔头人还有什么话?”陈远问道。

信使恭敬地说:“头人让我转告陈堡主,感谢您对其其格首领的庇护。

这段平静期,是野狐岭壮大的良机。

头人希望双方能加强合作。

我们部落可以提供更多的战马、皮毛和牲畜,换取贵堡的铁器、药材和盐。

同时,头人也会密切关注草原动向,一有风吹草动,会立刻通知堡主。”

“好!”

陈远心中振奋,“请回复巴特尔头人,野狐岭珍视这份友谊。

合作之事,我们求之不得!”

送走信使,野狐岭核心层都难掩喜色。

“太好了!”

赵胜用力一拍桌子,“这下咱们可以安心种地、练兵、打铁了!”

秦玉凤也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神色:“确实是个好消息。

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巩固防御,训练士卒,甚至……可以考虑向南边扩张一下影响力。”

苏婉清则想到了更实际的问题:“北边商路稳定,我们可以规划明年春天的耕种了。

新换来的种子,要好好试验。”

陈远综合众人的意见,迅速做出了新的部署:

1. 抓住时机,全力生产:工坊开足马力,扩大铁器、盐和药品的生产规模,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贸易做准备。

同时,利用相对安全的环境,组织人力加固堡墙,增建箭楼、哨塔,完善防御体系。

2. 深化合作,北贸为主:派遣更大型的商队,由秦玉凤和赵铁柱轮流带队,加强与巴特尔部落的贸易。

用充足的物资,换取大量优质战马和过冬皮毛,进一步提升军事实力和民生水平。

3. 南稳发展,情报先行:对南边的三水镇“北货行”,保持现有规模,以收集情报和换取特定物资(如书籍、工具、南方作物种子)为主,暂不进行大规模扩张,以免引起周边流寇或官军的过度关注。

4. 精兵简政,苦练内功:秦玉凤的战兵训练更加系统化,开始演练小规模的山地攻防和野外生存战术。

苏婉清则进一步完善钱谷管理制度,建立更细致的功勋奖励和物资配给体系,激发所有人的生产积极性。

5. 重视农耕,立足长远:组织有经验的老农,利用冬天规划来年的春耕,清理出更多的梯田,试验新种子,为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打下坚实基础。

策略既定,野狐岭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活力运转起来。

工坊里,炉火日夜不息,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校场上,喊杀震天,战兵们的技艺日益精熟;

田野间,人们冒着严寒清理石块,开挖水渠;

仓库里,物资逐渐堆积,苏婉清的账本也越来越厚。

其其格也主动融入了进来。

她虽然贵为部落首领(暂由巴特尔摄政),但毫无架子,跟着苏婉清学习管理,跟着秦玉凤练习汉人的武艺,甚至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农学习辨认作物。

她的存在,为紧张忙碌的堡内生活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

北疆暂安宁,野狐岭获良机。

这段来之不易的和平窗口期,被陈远和他的伙伴们牢牢抓住。

他们像不知疲倦的工蚁,一点点地夯实着根基,积蓄着力量。

所有人都明白,这暂时的安宁是脆弱的,更大的风暴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因此,必须争分夺秒,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寒冬渐渐深入,大雪封山。

但野狐岭堡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希望,如同冬日里温暖的炉火,在每个人心中燃烧。

他们正在为迎接下一个春天,乃至更遥远的未来,做着最坚实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