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穿越之纵意诸天 > 第35章 雪落时的证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山的第一场雪来得比往年早。叶天站在思过崖的洞口,看着雪花像撕碎的棉絮般飘落,给灰黑色的岩石镶上了层银边。任盈盈抱着件厚棉袄走过来,轻轻搭在他肩上:“大师兄说,山下送信的人来了,带来了周大人的密函。”

密函用火漆封着,拆开时纸页发出清脆的响声。周明远的字迹比往日更显急切:“首辅党羽狱中翻供,供出当年岳不群案关键物证——一份伪造的‘通敌密信’,原件藏于嵩山少林寺藏经阁暗格,需速取之。”

“少林寺……”叶天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发颤。三年前,他就是在嵩山被诬陷偷了《辟邪剑谱》,差点丢了性命。如今故地重游,竟是为了洗刷师父的冤屈。

任盈盈接过密函,指尖划过“伪造”二字:“看来周大人是找到能扳倒首辅的铁证了。这封密信,想必是当年构陷师父的核心罪证。”她抬头望向嵩山的方向,雪雾中只能看见模糊的山影,“少林寺的觉远大师与师父有旧,或许能帮上忙。”

收拾行装时,岳不群拄着拐杖从石洞里出来。他的背比往日更驼了,鬓角的白发沾着雪粒,却目光清明:“带这个去。”他递过一枚青玉令牌,上面刻着半个“岳”字,“觉远大师见了这个,自会信你。”

叶天接过令牌,触手温润。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师父也是这样递给他第一柄木剑,说“习武先习心,心不正,剑再利也没用”。

临行前,大师兄塞给他们一包刚炒好的花生:“山里雪大,路上揣着暖手。”小师弟们围着马车,把自己画的护身符往他们手里塞,红纸上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被雪水洇得有些模糊。

马车碾过积雪的声音咯吱作响,像首缓慢的歌谣。任盈盈靠在叶天肩头,看着窗外掠过的雪景:“还记得那年在华山论剑,你为了抢我手里的糖葫芦,摔进雪堆里吗?”

叶天笑了,鼻尖有些发酸。那时的江湖,只有糖葫芦的甜和雪堆的凉,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扛着这么多责任赶路。“等拿回密信,咱们就在思过崖烤红薯吃,我记得那里有个石灶,烤出来的红薯比山下的甜。”

任盈盈点头,忽然从包袱里摸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桂花:“到了少林寺,用他们的山泉水泡茶,撒点这个,给觉远大师尝尝。”

雪越下越大,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叶天忽然觉得,这一路的风雪,都像是在为最后的真相铺路。那些曾经的委屈、伤痛、挣扎,终将在雪落之后,露出最干净的底色。

***少林寺的山门在风雪中透着庄严。觉远大师披着红色袈裟,站在山门前等候,念珠在他掌心转动,发出沉闷的响声。“岳掌门还好吗?”他接过那枚青玉令牌,目光落在半个“岳”字上,叹了口气,“当年之事,老衲虽知有冤,却苦无证据。”

藏经阁在少林寺的最高处,楼梯被雪水浸得发滑。觉远大师打开暗格时,灰尘在从窗缝漏进的微光里飞舞。暗格里只有一个紫檀木盒,打开的瞬间,叶天和任盈盈都屏住了呼吸——里面果然是那封“通敌密信”,信纸泛黄,落款处的“岳不群”三个字,笔锋僵硬,与师父平日的字迹截然不同。

“这是仿造的。”任盈盈指尖拂过字迹,“你看这‘群’字的最后一笔,师父向来是提笔回锋,这里却拖得平直,分明是首辅的笔迹习惯。”

觉远大师点头:“老衲当年见过首辅的奏折,笔迹确是如此。这密信是假的,真迹想必早已被销毁,只留下这伪造的罪证。”他将木盒交给叶天,“此去京城,路途艰险,首辅党羽定会劫杀,你们……”

“大师放心。”叶天握紧木盒,内劲在经脉里沉稳流转,“我们不会让师父再受委屈。”

离开少林寺时,雪停了。夕阳给藏经阁的金顶镀上了层暖色,觉远大师站在山门前,念珠转动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心明如镜,何惧尘埃。”

叶天回头望了一眼,忽然觉得肩上的木盒不再沉重。他知道,这封密信不仅是证据,更是无数人坚守的正义——是岳不群在思过崖的沉默,是周明远在朝堂的周旋,是觉远大师在藏经阁的守护,更是他和任盈盈一路走来的勇气。

马车驶下山时,任盈盈用山泉水泡了杯桂花茶,递给叶天:“尝尝,比洛阳的甜。”

叶天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漫到心口。他望着远处渐渐亮起来的京城方向,忽然笑了——雪落之后,总会天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