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权倾1925 > 第323章 原子惊变 旧邦新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幕 广岛长崎 炼狱降临 (祁县\/北平\/盘龙垒 1945年8月)

八月的华北,闷热难当。月初,一则简短而骇人听闻的消息,如同最狂暴的飓风,瞬间席卷了全球,也狠狠撞击着白家核心层每一个人的心神——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枚名为“原子弹”的新型炸弹,整座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死伤无数!

消息传来时,权世勋(幼子)正在祁县书房与白鸿儒商议接收日伪资产的具体细则。他看着电文上那冰冷的“瞬间毁灭”、“蘑菇云”、“巨大伤亡”等字眼,饶是他心志坚毅,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落在桌上,摔得粉碎。

“竟……竟真有如此毁天灭地之威……”白鸿儒须发微颤,脸上血色褪尽,喃喃道,“这……这已非人力,近乎鬼神之怒了!”

权世勋(幼子)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雅尔塔之约,是为驱狼;此原子炸弹,则是慑虎!美国此举,一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减少盟军伤亡;二来,亦是向全球,尤其是向即将出兵的苏联,展示其无可匹敌的武力威慑!” 他立刻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战争的终结手段,更是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奠基礼!力量的天平,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倾斜。

几乎在同时,盘龙垒内的李守拙、陈清河等人也收到了消息。看着那描述性的文字,联想到“净世之炎”的恐怖,他们更能体会到这“原子弹”是何等可畏的存在。李守拙长叹一声:“以往我等钻研金石能量,以为已窥天地之力一隅,今日方知,不过是井底之蛙。此等力量……若失控,足可毁灭文明自身。”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渺小感,笼罩在研究所上空。

第二幕 苏联进军 关东崩解 (华北各地 1945年8月9日及之后)

广岛的核爆尘埃尚未落定,8月9日,又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来——苏联履行雅尔塔协议,正式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全面进攻!

与此同时,美国在长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弹。

双管齐下,本就摇摇欲坠的日本战争机器彻底崩溃。消息传到华北,日伪军心瞬间瓦解,占领区秩序开始崩坏。各地伪政府官员、特务、富商纷纷寻找后路,或仓皇出逃,或暗中与重庆、延安方面联络,试图赎罪或投诚。

权世勋(幼子)当机立断,启动应急预案。祝剑生率领“金鳞突击队”及祁县护矿队,迅速接管县城关键设施,维持治安,并配合活跃在周边的八路军、游击队,开始受降小股日军,收缴武器,保护仓库物资,防止哄抢和破坏。王有禄则出面稳定市场,安抚民心。

在白映雪的遥控指挥下,“华北兴业公司”暗中控制的运输力量全力开动,将前期囤积在平津等地的一部分紧要物资,特别是药品、通信器材和部分精密机械,趁着混乱,通过秘密渠道,加速运往盘龙垒及八路军控制的巩固根据地。

第三幕 日本投降 山河光复 (各地 1945年8月15日)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玉音放送”传出。刹那间,整个中国沸腾了!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牺牲了无数的同胞,这一天终于到来!

祁县城内,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涌上街头,欢呼雀跃,泪流满面。权世勋(幼子)与白鸿儒站在府门内,望着外面欢庆的人潮,心中亦是激荡难平。国仇家恨,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白家在这十四年中所付出的牺牲、隐忍、挣扎与奋斗,也终于看到了最终的胜利曙光。

在北平,白映雪站在京西权府的阁楼上,听着满城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看着远处街道上挥舞的旗帜,一向清冷的面容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复杂神情。她立刻下令,府中悬挂国旗,并让李修兰以白家名义,向城中慈善机构捐赠一笔巨款,用于抚恤战争遗孤和救助伤残,既是为国庆祝,也是为家族积攒声望。

盘龙垒内,也爆发出阵阵欢呼。陈清河下令杀猪宰羊,犒劳全体守卫和研究人员。薛神医带着医疗队,为这些年来因伤因病留在堡垒休养的战士们检查身体,分享着胜利的喜悦。陈念玄不太明白大人们为何如此激动,但也被那欢乐的气氛感染,跟着跑来跑去。

第四幕 接收与抉择 暗争伊始 (华北各地 1945年8月下旬)

胜利的狂欢过后,严峻的现实立刻摆在面前——如何接收日伪留下的庞大遗产?城市、矿山、工厂、铁路、武器……以及最重要的,统治权。

重庆国民政府与共党之间的摩擦,在胜利到来的瞬间便陡然加剧。双方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占地盘,接收日伪武装和物资。华北地区,八路军凭借地利和多年敌后经营的优势,迅速接管了大量中小城镇和乡村。而国民党军队则在美军协助下,试图抢占主要城市和交通线。

白家瞬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们控制着祁县、盘龙垒等据点,拥有精锐的私人武装和庞大的工商业网络,更掌握着令人垂涎的金石技术。无论是重庆还是延安,都急于争取这支强大的地方力量。

权世勋(幼子)的案头,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来自重庆方面某战区司令官的“委任状”,许诺高官厚禄,要求其“维持地方,等待国军接收”;以及来自八路军总部老赵的亲笔信,信中重申盟友之谊,希望白家能“顺应大势,共同建设新生之中国”。

第五幕 新篇序章 家族定策 (祁县白府 密室 1945年8月底)

深夜,密室内灯火通明。权世勋(幼子)、白鸿儒、以及秘密赶来的陈清河(代表盘龙垒),通过加密信道与北平的白映雪,举行了一次决定家族未来走向的最高会议。

“重庆,名分所在,然其内部腐败,日后难料。且其必不能容我白家拥有独立武装与技术。”权世勋(幼子)冷静分析。

“延安,理念虽新,然其势日涨,与我等有合作之基,亦更需技术与发展之助力。然其组织严密,未来是否容得下我等‘封建余孽’式之家族,亦未可知。”白映雪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清晰而冷静。

陈清河道:“盘龙垒根基在太行,与八路军已是唇齿。且其政策,于百姓、于发展,似更有可为。”

白鸿儒最终一锤定音:“我白家百年基业,首重存续与发展。观其言,察其行。眼下,与八路军合作乃现实之选,可保盘龙垒无忧,亦可借其势,在即将到来的新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然,不可不留后路。与美方、与‘沧溟’之联系不可断,南洋、香港之资产需继续经营。家族核心,尤其是技术与子嗣,需更加隐蔽,分散布局。”

权世勋(幼子)总结:“便依此策。明面上,加深与八路军合作,协助其接收管理,贡献技术于建设。暗地里,加快技术转化与储备,强化自身实力,拓宽国际渠道。白家不当争霸之主角,但求成新时代不可或缺之支柱,于幕后,稳立潮头。”

会议结束,方针已定。旧的时代随着日本的投降而终结,新的时代,伴随着原子弹的阴影与大国的角逐,已然拉开序幕。白家这艘航船,再次调整风帆,载着百年的积淀与对未来的谋划,驶入了更加广阔却也更加莫测的历史新航道。

(第32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