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 第135章 新刃初砺,士气如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新刃初砺,士气如虹

林谷的军工心脏以前所未有的韵律搏动着。高耸的烟囱如同工业文明的图腾,日夜不息地将混合了煤烟与希望的浓烟绘入天际。在“燧火二号”蒸汽机稳定而雄浑的轰鸣驱动下,在灌钢法流水线源源不断产出的优质钢材支撑下,标准化生产的浪潮席卷了每一个军工作坊。产出的不再是带着个体匠人印记的作品,而是冰冷、精确、散发着统一寒光的杀戮工具。

这钢铁洪流首先涌向了弩兵营。崭新的制式钢臂弩被分配到每一个弩手手中,相较于旧弩,它的臂身更粗壮,弦力更强劲,弩机触感冰冷而精准。士兵李四抚摸着光滑的弩身,感受着那迥异于手工木弩的质感,旁边堆放的一捆捆标准三棱钢箭,箭羽整齐划一,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乖乖,这劲儿,怕是能射穿两层皮甲!”他低声对同伴感叹,语气中充满了兴奋与敬畏。更让他们安心的是随弩配发的标准维修工具包和备用零件,战场上再也不用担心弩臂开裂而手足无措。

被命名为“山文甲”的新式复合甲则优先配发给了刀盾手和长矛兵。王五,一名健硕的刀盾手,费力地套上这件沉甸甸的甲胄。内衬是致密的鞣制牛皮,外层则用特制的钢钉将一片片标准轧制的弧形钢片紧密铆接,护住了胸、背、肩等要害。活动了一下筋骨,虽然重量增加,但防护感带来的安心远胜负担。“嘿,这铁乌龟壳,屈公那些破烂刀剑砍上来,怕是只能听个响!”他咧嘴笑道,用力拍了拍胸甲,发出沉闷的“砰砰”声,引得周围同伴一阵哄笑和羡慕。

然而,真正将校场气氛推向诡异而兴奋顶点的,是那几十杆被先锋部队领走的“雷火铳”。它们被整齐地架设在特制的木架上,粗重的熟铁管、复杂的燧发击锤(林凡结合记忆设计的简化版)、以及旁边木箱里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定装火药包和圆铅弹,无不散发着一种陌生而危险的气息。士兵们经过时,都会下意识地放轻脚步,目光既敬畏又好奇。他们私下里称这玩意儿为“雷公杵”,既形容其声响,也暗喻其莫测的威力。

装备的更新仅仅是蜕变的开始。铁叔、孙铮、孙烨等军方核心,根据林凡划定的方向和连日来的沙盘推演,将一套全新的战术思想,如同锻造利刃般,反复锤炼进这支军队的每一个细胞。校场上,口令声、金属碰撞声、脚步声交织,却不再是往日杂乱无章的喧嚣,而是一种带着精密节奏的杀戮乐章。

弩兵训练区,孙铮亲自坐镇。“第一排,预备——放!”令旗挥下,前排百名弩手同时扣动扳机,一片密集的机括嗡鸣,百支钢矢如同毒蜂出巢,瞬间覆盖了百步外的草人靶区,大部分深深嵌入标靶。“蹲下,装填!第二排,上前一步,预备——放!”命令接踵而至,第二排弩手踏步上前,几乎无缝衔接了火力。紧接着是第三排。“保持节奏!不要乱!装填手,检查弩弦,清理弩机!”孙铮的声音冷硬如铁。三段击轮射战术,依托标准化弩械和箭矢,正被磨炼成一种持续而致命的金属风暴。

另一边,铁叔正瞪着一双牛眼,盯着那几十名雷火铳手操练。装填流程被分解成十几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标准。“火药包!检查密封!倒入铳管!用通条压实!妈的,没吃饱饭吗?压实!不然炸膛先要了你的命!”铁叔的咆哮如同雷声,在铳手们耳边炸响。装弹丸,再次压实,将引火药倒入药池,扳起击锤……整个过程缓慢而充满风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

“记住你们的位置!”铁叔吼道,“你们不是英雄,是杀手!是藏在阴影里的毒牙!接敌时,给老子缩在盾牌后面,或者趴在土埂下!没有命令,谁敢露头,军法从事!”孙烨设计的战术非常明确:雷火铳作为战场上的“奇兵”,必须在极近距离(三十至五十步)发挥其瞬间的毁灭性威力,用于粉碎敌军精锐的冲锋或动摇其严整的阵型。一轮齐射后,必须立刻后撤,由传统步兵上前掩护,其装填的脆弱期是整个战术链条中最危险的一环。

协同演练是磨合的关键,也是最混乱的开始。孙烨设计的“铳弩协同推进”阵型第一次合练时,简直是一场灾难。弩兵按照节奏前进射击,侧翼的雷火铳小队却因为装填速度不一,无法同步,导致火力脱节。一次模拟齐射后,弥漫的白色硝烟严重阻碍了后方弩兵的视线和指挥旗语,队伍一度陷入混乱。

“停!”孙烨脸色铁青,“弩兵队长,你的眼睛长在哪里?不会看侧翼铳队的准备旗帜吗?铳手,装填完毕立刻高举铳管示警!通信兵,穿梭传递命令,烟雾大就看不清旗语吗?再来!练到像呼吸一样自然为止!”

训练是极其艰苦的。沉重的山文甲很快让士兵们汗流浃背,高强度、高精度的战术动作消耗着巨大的体力。雷火铳手更是高危职业,除了沉重的铳管,还要时刻警惕操作失误带来的危险。一名新兵因为紧张,在压实火药时用力过猛,通条与铳管内壁摩擦出火星,引燃了部分火药,虽然未造成重伤,但也烧焦了他的眉毛和衣袖,吓得他脸色惨白。铁叔没有过多责备,只是下令加强安全条例,并让经验丰富的铳手一对一辅导。

然而,汗水与挫折浇灌出的,是肉眼可见的成长与一股压抑不住的蓬勃士气。

士兵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变化。手中的钢刀能轻易劈断旧式的铁剑,身上的甲胄给了他们直面箭矢的勇气。当他们终于能流畅地完成“弩兵压制-铳手突袭-步兵巩固”的复杂配合,当雷火铳第一次在演习中齐射,将百步外一排包铁木盾轰得碎片横飞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力量感和技术碾压带来的自信,在每一个人心中疯狂滋生。

后勤的保障更是稳住了军心。新的野战炊事车能提供热腾腾的饭菜,改良的单兵口粮便于携带,干净的营房和定期的医疗保障,让士兵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严格的军纪之下,是相对公平的晋升通道和明确的赏罚制度。食堂里,士兵们热烈地讨论着新弩的射程,切磋着如何在复合甲下更灵活地闪避,甚至开始给不同的雷火铳小队起外号,如“霹雳火”、“震天雷”,带着一种混合着敬畏的亲密。

林凡时常悄然出现在校场边缘,默默观察。他看到士兵们从最初对新装备的陌生和笨拙,到如今如臂使指;看到军官们从机械执行命令,到开始理解战术意图并能做出临场微调;看到整个军队的气质,正在从一支善于防守的坚韧力量,向着攻守兼备、甚至带有一丝主动寻求决战锋芒的强军蜕变。

一次傍晚,林凡走到正在擦拭雷火铳的铳手小队旁。队长是一名面容沉稳的老兵,名叫赵铁柱。见到林凡,他连忙起身行礼。

“谷主!”

“不必多礼。”林凡摆手,目光落在那些擦拭得锃亮的铳管上,“感觉如何?这新家伙。”

赵铁柱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朴实的笑容,又带着点后怕:“回谷主,这玩意儿……劲儿是真大,响动也吓人。刚开始弟兄们手都抖,现在好多了。就是装填慢,心里急。”

“慢,就练到最快。怕,就练到不怕。”林凡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是林谷的眼睛,也是拳头。将来战场上,你们的一声响,可能比千军万马还有用。”

“属下明白!”赵铁柱挺直了腰板,眼神坚定,“绝不给谷主,不给林谷丢脸!”

夕阳的余晖将校场染成一片金红,结束了一天炼狱般训练的士兵们,虽然疲惫,却步伐有力地列队返回营房。铠甲碰撞声,低沉的口号声,以及那股无形中凝聚起来的、锐利如即将出鞘宝剑般的杀气,汇聚在一起,直冲云霄。

林谷这把融合了工业力量与崭新战术思想锻造出的利刃,已然开锋,寒光四射。全军上下,士气如虹,如同一张拉满的强弓,蓄势待发,只待那来自邢国的风暴,来验证其真正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