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粮食危机的惊魂虽暂时平定,肥皂与农具革新的成功也带来了喜悦,但林凡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却并未放松。他清晰地意识到,林谷(含镇荒城、望北堡)的发展,在经历了初期的生存挣扎、中期的技术爆发和近期的被动应对后,已然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人口破万,辖地初具规模,影响力逐步外扩,若再延续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靠他个人灵光一现或被动应对问题的发展模式,迟早会在这纷繁复杂的乱世中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可能因内部管理失衡而分崩离析。

是时候,为林谷这艘逐渐成型的大船,绘制一张清晰的远航图了。

这一日,林凡召集了所有核心层成员:姜宓、铁叔、墨恒、阿竹、阿木、卫鞅、孙铮、周谨,甚至也包括了近期表现出色、被林凡留意培养的几名年轻骨干,齐聚在镇荒城新落成的、更为宽敞的议事大厅。

大厅中央,悬挂着最新的疆域图,上面标注着林谷控制区、资源点、贸易路线乃至周边势力的粗略范围。每个人的座位前,都摆放着林凡要求他们提前准备的、关于各自负责领域现状及问题的简要报告。

会议伊始,林凡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诸位,今日将大家召集于此,只议一事——林谷的未来。”

他环视众人,目光沉静而有力:“我们一同走到了今天,从食不果腹到仓廪渐实,从手无寸铁到兵甲初备,从茫然流民到万余人众。然而,前路何在?是满足于偏安一隅,做一方豪强?还是浑浑噩噩,走到哪步算哪步?抑或是……我们有更清晰的目标,并愿意为之系统、持续地努力?”

他顿了顿,让问题在每个人心中沉淀。

“过去,我们如同救火队员,哪里起火扑向哪里。粮食不够了,紧急外购平抑;技术泄露了,严厉惩处立威;军队不足了,扩充训练。此法应急尚可,然绝非长治久安之策。我们必须改变!”林凡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从今日起,林谷要告别这种零敲碎打的发展模式。我们要制定一个相对健全的、长远的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做什么,由谁来做,何时完成!”

“长远规划?”铁叔有些不解,“主公,这乱世变化莫测,今日之友,明日之敌,如何能规划得长远?”

“正因为乱世莫测,我们才更需要有自己的方向和定力。”林凡解释道,“规划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罗盘。它告诉我们,无论风浪如何,我们最终要驶向何方。有了它,我们才能知道资源该向哪里倾斜,人才该向哪里培养,遇到抉择时该如何取舍。”

卫鞅眼中精光一闪,率先表示支持:“主公此言大善!《孙子》云,‘多算胜,少算不胜’。治国理政,尤重庙算。无长远之策,则政令朝颁夕改,民无所依,吏无所从,终致内耗而衰。”

孙铮也点头:“兵家亦重‘未战而庙算胜者’。明确目标,方能集中力量,练精兵,备利器,以待时机。”

见主要军事和法理负责人表态,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

“好。”林凡走到中央的疆域图前,“那么,我们就来议一议,这长远规划,该包含哪些内容,目标又该如何设定。”

他引导着讨论,首先确立了几个核心领域的关键指标:

人口与发展: 由周谨主责,姜宓协助。目标包括:未来三年,总人口稳健增长至一万五千人(强调质量而非单纯数量);建立健全的户籍、婚育、医疗(尤其是妇幼保健)体系;基础识字率(认识五百常用字及基础算术)提升至三成;建成覆盖主要聚居点的初级学堂体系。

农业与粮食: 由阿木主责,墨离协助技术支持。目标包括:未来三年,通过水利建设(规划修建至少两座小型水库及配套沟渠)、农具推广(新式犁、耧车、扇车等普及率超八成)、肥料改进(“复合肥料”验证有效后逐步推广),实现粮食总产量翻一番,建立可应对一年普通灾荒的粮食储备制度。

工业与技术: 由墨恒主责,墨离深度参与。目标包括:钢铁年产量在现有基础上提升百分之五十,并尝试小规模生产品质更稳定的“钢材”;水泥实现稳定量产,满足自身建设并逐步成为外销商品;水力应用拓展至更多领域(如造纸、纺织机械初步探索);格物院形成完善的研究、试验、应用流程,培养出第一批能独立项目的技术骨干。

军事与防卫: 由铁叔主责,孙铮协助战术训练与规划。目标包括:林谷军常备兵力维持在八百至一千人规模,全部装备标准化铁制武器和镶铁皮甲,熟练掌握至少三种基础战阵及变阵;完成主要据点(林谷、镇荒城、望北堡)防御工事的砖石化和体系化建设;建立常备不懈的民兵轮训制度;情报网络初步覆盖周边主要势力核心区域。

商贸与外交: 由阿竹主责。目标包括:与彩云城、安平邑等势力建立稳固的贸易伙伴关系,探索更远方的商路;确保关键物资(如粮食、铜料、特殊药材)的输入渠道;林谷特色商品(优质铁器、琉璃、水泥、肥皂等)在外形成品牌效应;外交上,维持与屈公的良好关系,对周边势力形成“可合作、不可侵犯”的态势。

每一项指标的提出,都经过了激烈的讨论。阿木担心粮食翻番的目标过于艰巨;墨恒对钢铁增产所需的矿石来源和燃料保障提出疑问;铁叔和孙铮就军队规模与后勤保障的平衡进行争论;阿竹则分析了外部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

林凡没有独断专行,而是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引导他们思考实现目标的可能路径和所需支持。他强调:“规划的目标,不是现在就能轻松达到的,而是需要我们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它指引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核心指标大致确定后,林凡正式明确了组织架构和主责人:

内政院: 院长周谨。统辖户籍、民政、教育、医疗、律法执行与编纂(卫鞅负责法例编纂小组,隶属内政院)。

农桑院: 院长阿木。统辖所有农业、林业、水利事务。

格物院: 院长墨恒。统辖所有工矿业、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墨离作为顾问参与非核心技术开发)

军枢院: 院长铁叔。统辖所有军事、防御、训练、情报(孙铮担任总教习兼战术顾问)。

商舆司: 司长阿竹。统辖所有贸易、外交、部分对外情报收集。

“从即日起,”林凡肃然宣布,“各院、司主官,需依据今日议定的长远规划总体目标,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本领域详细的‘专项发展规划’。规划需包含:未来三年分年度的具体目标、实现路径、所需资源(人力、物资、贡献点)预算、可能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此后,每季度需向全体核心层提交阶段性进展报告,年终进行总体评估和调整。”

这意味着,管理方式从林凡一人主导,转向了分层负责、目标导向的体系。各位主官肩上的责任陡然加重,但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施展空间。

会议持续了几乎一整天,当众人带着兴奋、压力与沉思离开议事厅时,外面已是星斗满天。

姜宓与林凡并肩走在回住处的路上,轻声道:“此法甚好,权责明晰,众人方向一致,方能聚力。只是,如此一来,你肩上的担子,或许能卸下一些,但统筹协调、把握方向之责,却更重了。”

林凡握住她的手,感受着那份理解与支持:“是啊,不能再事事亲力亲为了。我要学会信任他们,也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协调机制。这就像……嗯,就像设计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要各司其职,协同运转,而我,更像是那个设定程序、维护系统、并在关键处进行调整的工程师。”

他抬头望向星空,目光深邃:“有了这幅蓝图,林谷才算真正走上了正轨。未来之路依然充满未知,但至少,我们知道要去哪里,并且开始系统地思考,该如何走到那里。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才是立足乱世的根本之道。”

镇荒城的灯火在夜色中连成一片,勾勒出愈发清晰的轮廓。在这片灯火之下,一个更具活力、也更具潜力的势力,正按照它主人描绘的崭新蓝图,开始下一段更加有序、也更具野心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