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 第94章 铁翼初张——军工体系的萌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4章 铁翼初张——军工体系的萌芽

大量现代工程符号和注解的草图,“外部局势,想必大家已有了解。我们不能将安危,完全寄托于地理优势和屈公的默许上。我们必须拥有足以让任何潜在敌人感到忌惮,甚至恐惧的力量。这力量,不仅来自于训练有素的士兵,更来自于他们手中无可匹敌的兵器与身上坚不可摧的甲胄!”

他的手指点向第一张草图,那上面画着一个结构复杂、带有箭匣和巧妙杠杆机构的弩。“此物,可称之为‘连弩’。其关键在于这箭匣和联动机构,可实现短时间内连续发射数支弩箭,形成密集箭雨,无论是守城还是小队接敌,都能极大提升杀伤效率。”

接着,他指向第二张图,那是一张弓的分解图,强调了弓臂的材料和结构。“这是‘复合反曲弓’的构想。采用木、角、筋等多种材料复合粘接,充分利用材料特性,能在缩短弓身的同时,提供更强的张力和射程,更适合骑兵或在丛林、山地使用。”

最后,他指向第三张图,上面描绘的是由无数铁环紧密相扣组成的甲胄。“这是‘锁子甲’。由成千上万个铁环逐个铆接或锻造闭合而成,虽制作极其费时费力,但其防护性能,尤其是对劈砍和箭矢的防御,远非目前常见的皮甲或镶铁片札甲可比,且更为灵活轻便。”

铁叔看着这些闻所未闻的器械图样,呼吸不由得粗重起来,他是识货的人,立刻意识到了这些装备在战场上的价值。墨恒和老冶则完全被图纸上精妙的结构和全新的理念所吸引,眼睛一眨不眨,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模拟着制作的流程和可能遇到的难点。

“主公,这些……真能造出来?”老冶声音有些颤抖,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原理可行,但过程绝不会轻松。”林凡坦诚道,“这需要材料、工艺、甚至专用工具的全面配合。所以,我找你们来,不仅是让你们制造,更是要建立一套研发和生产的‘流程’。”

他引入了现代产品开发的理念,虽然简化,但核心清晰:

第一阶段:设计与论证。 由林凡提供核心概念和原理图(他称之为“天工开物”残卷所载),墨恒、老冶等核心技术人员进行细化设计,分析材料需求、工艺可行性,并制作等比例木质模型进行功能验证。铁叔则从军事应用角度提出需求和改进意见。

第二阶段:样品试制与测试。 在专用工坊内,抽调最可靠的工匠,使用最好的材料,进行小批量样品制作。每一道工序,从材料的选配(如弓胎木的阴干处理、弩机簧片的钢口选择)到具体加工(如锁子甲铁环的锻打、铆接),都必须详细记录数据和遇到的问题。样品完成后,由铁叔组织进行严格的破坏性测试和数据收集(射程、精度、破甲能力、耐久度等)。

第三阶段:生产线设计与标准化。 样品通过测试后,并非立刻大规模生产。而是由墨恒和老冶牵头,根据试制经验,将整个制造过程分解为若干标准工序。设计并制造专用的工装、夹具、模具(如统一铁环尺寸的模具、校准弓臂弧度的卡板),确保不同工匠制作的零件可以互换。制定每一道工序的作业标准和检验标准。

第四阶段:小批量投产与人员培训。 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设立专门的生产线,选拔忠诚可靠的工匠,按照标准工序进行小批量生产。同时,以老带新,培养更多的熟练工匠,为未来的扩产做准备。

“我们不仅要造出利器,更要建立起能持续造出利器的‘体系’。”林凡总结道,“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会失败很多次,会消耗大量资源。但我希望诸位明白,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为林谷,为镇荒城和望北城,锻造最坚硬的‘牙齿’和最厚实的‘铁甲’!”

“谨遵主公之命!”铁叔、墨恒、老冶齐声应道,脸上充满了使命感与兴奋。

秘密工坊的灯火,从此常常亮至深夜。里面不断传出敲打、锯木、争论和偶尔成功的低呼声。

连弩的研发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弩机的联动机构对零件的精度和耐磨性要求极高,最初的样品要么卡滞,要么力道不足。墨恒带着工匠们反复调整设计,尝试不同的钢材处理和润滑方式。

复合弓的难点在于多层材料的粘合与成型工艺,对胶合剂、加压方法和阴干环境要求苛刻,老冶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带着徒弟们一次次试验,记录下每一种配比和工艺下的弓臂性能。

最耗费人力的则是锁子甲。每一个铁环都需要手工锻打、修形、铆接,编织成甲更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林凡并没有好高骛远地追求全覆盖,而是决定先制作关键部位的护具,如护心镜、护颈、护臂等,优先装备军官和精锐。

在这个过程中,林凡并非只是下达命令。他时常泡在工坊里,与工匠们一起讨论问题,运用他的材料学和力学知识,提出改进建议,比如建议在连弩的滑槽内镶嵌耐磨的铜片,建议尝试不同的动物胶混合配方以提高复合弓的韧性。他的亲力亲为和往往能切中要害的点拨,赢得了工匠们发自内心的敬佩。

姜宓则负责协调资源,确保研发工坊的物资供应,并严格管控人员的进出,防止技术外泄。她看着林凡沉浸在技术攻关中,有时甚至忘记吃饭,既心疼,又为他展现出的另一种专注和智慧而感到骄傲。这种超越男女情爱,基于共同事业和目标的理解与支持,让两人的关系更加牢固和默契。

数月之后,第一批经过严格测试的、性能稳定的十把连弩、五张复合反曲弓和二十套关键部位锁子甲组件,整齐地摆放在了铁叔面前。

铁叔抚摸着那冰冷而充满力量的连弩,试着扣动扳机,听着那清脆的机括声,看着远处草人靶子上瞬间多出的几个箭孔,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眼中竟有些湿润。

“有此利器,何愁劲敌!”他声音沙哑,充满了信心。

林凡看着这些凝聚了众人心血和智慧的新式装备,心中却并无多少轻松。这只是开始。军工体系的建立,如同播下了一颗种子,它需要持续的资源浇灌、严格的管理和保密,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长为庇佑一方的参天大树。而他知道,随着这些“牙齿”和“铁甲”的逐渐锋利与坚固,林谷在这片乱世棋局中的分量,也将悄然改变。平静的日子,或许不多了。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用知识和工业的力量,武装自己,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