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 > 第12章 结识第一个“本地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章 结识第一个“本地人”

隔天傍晚,夕阳像一块融化的金锭,将青石镇的青石板街道染成温暖的橙红色。

光线斜斜地穿过市集的木架摊位,在地面投下长短不一的影子,随着晚风轻轻晃动。

陈则宏和林小花刚扛完最后一袋五十斤重的杂粮,从杂货铺后门走出来。

那袋杂粮几乎耗尽了他们最后一丝力气,陈则宏的肩膀上还沾着细碎的谷粒,深灰色的粗布短褂被汗水浸得发潮,紧紧贴在后背,勾勒出紧绷的肌肉线条;

林小花的额前碎发也被汗水打湿,黏在饱满的额头上,她用手背擦了擦脸颊的汗水,指尖还残留着搬运陶碗时沾上的灰尘。

两人靠在杂货铺后门的土墙上,打算歇口气再回大杂院。

晚风带着傍晚的微凉,吹在汗湿的皮肤上,带来一阵舒适的凉意。

林小花揉着发酸的胳膊,目光随意地扫过街道,突然,她眼睛一亮,指着不远处的街角,声音里带着几分惊喜:“大统领,你看!那不是昨天我们帮过的小贩吗?他怎么在那里?”

陈则宏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小贩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短褂,短褂的领口处缝着一块补丁,颜色与原布有些差异,却缝得整整齐齐。

他怀里抱着一捆柴火,柴火用干燥的稻草紧紧捆着,码得像一块规整的方砖,顶端还沾着新鲜的绿芽和细碎的木屑,绿芽泛着水润的光泽,显然是刚从山里砍回来不到两个时辰。

听到林小花的声音,小贩立刻抬起头,黝黑的脸上还带着山林的风霜,看到是他们,原本略带疲惫的脸上瞬间绽开憨厚的笑容,像阳光冲破云层,快步迎了上来。

他怀里的柴火不轻,每走一步,肩膀都会微微下沉,脚步却依旧轻快,丝毫没影响他的热情。

“您…… 您们下工了?”

他走到两人面前三步远的地方停下,双手紧紧抱着柴火,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指缝里还嵌着没洗干净的褐色泥土,指甲缝里甚至还夹着一点木屑。

他眼神里满是感激,像望着恩人一样,却又带着几分拘谨,看了一眼陈则宏,又快速低下头,盯着自己那双破旧的布鞋鞋尖 —— 鞋头已经磨破,露出了里面的草鞋底,像是怕自己的唐突打扰到他们。

陈则宏认出了他,原本因疲惫而紧绷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依旧清晰:“嗯,刚忙完,正打算歇会儿再回去。你怎么在这里等我们?”

他特意放慢语速,用着还不太熟练的本地语言,每说一个词都配合着清晰的手势 —— 先指了指身后的杂货铺,又做了个 “放下东西、完工” 的动作,手掌向下压了压,确保对方能准确明白自己的意思。

小贩这才慢慢抬起头,将怀里的柴火往前递了递,柴火的温度透过粗布传到陈则宏的手腕上,带着山林特有的潮气和木头的温热,还夹杂着一丝松针的清香。

“昨天…… 谢谢您和这位姑娘帮我赶走那些地痞,不然我的糙米和摊子都保不住了。”

他语气诚恳,眼神里满是认真,像在诉说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

“这是我今天下午特意去青龙山砍的柴火,都是干透的松柏木,烧起来火旺,还耐烧。冬天快到了,晚上烧火能取暖,平时煮水做饭也能用得上,送给您们,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陈则宏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对方会特意记着这份举手之劳的恩情,还专门绕路来这里送柴火。

他下意识想拒绝,刚要开口说 “不用这么客气”,却看到小贩眼里满是期待,像等着被老师认可的孩子,眼神里还带着一丝忐忑,生怕他不接受。

陈则宏心里一软,伸手接过柴火,入手的重量比看起来更沉,他下意识调整了一下姿势,将柴火抱在怀里,笑着说:“谢谢你,太麻烦你了,还特意跑一趟,又去山里砍了柴火。”

“不麻烦,不麻烦!”

小贩连忙摆手,动作有些急促,差点碰到怀里的柴火,他赶紧稳住,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脸颊微微泛红,像染上了夕阳的颜色,

“我叫阿土,土是土地的土,家就在镇子东边的青龙山脚下,家里就我一个人。平时除了在自家地里种点杂粮拿到市集卖,空闲的时候就去山里砍些柴火,拿到市集换几枚铜钱,够买些盐和针线就行。”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镇子东边的方向,手臂伸直,指尖指向远处的山峦轮廓,又做了个 “砍柴” 的动作 —— 双手紧紧握着,模拟握斧的姿势,然后用力向下挥砍,动作虽然笨拙,却格外形象,让人一眼就能明白。

“我叫陈则宏,陈是陈旧的陈,宏是宏大的宏。她叫林小花,林木的林,花朵的花。”

陈则宏也笑着介绍自己和林小花,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又指了指身边的林小花,每个字都咬得清晰,方便阿土记忆。

林小花也跟着点头,对着阿土露出友好的笑容,轻声说了句 “你好,阿土”,声音轻柔,像春风拂过,带着几分亲切感。

阿土好奇地打量着两人,目光在他们的衣服款式和发型上停留了片刻 —— 陈则宏的短发和林小花的齐肩发,在这个普遍留着长发的小镇上,确实有些特别。

他犹豫了一会儿,手指轻轻抠着柴火的稻草绳,还是小声问道:“您们…… 不是青石镇的人吧?听您们说话的口音,和我们镇上的人不太一样,没有我们这里的口音重,有点软,像…… 像府城人说话的感觉。”

他的声音很轻,像怕冒犯到他们,眼神里满是纯粹的好奇,没有丝毫恶意,像在询问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

陈则宏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阿土这么细心,仅凭口音就察觉到了他们的 “外来者” 身份。

他快速在心里盘算着 ——

不能说穿越的真相,那样太离奇,阿土肯定无法理解,甚至可能把他们当成妖怪或疯子;

也不能完全撒谎,万一以后被拆穿,会失去这份难得的善意。

陈则宏用生硬却真诚的本地语言,配合着恰当的手势解释道:“我们…… 来自很远很远的南方,家乡去年夏天遇到了大洪水,房子和田地都被洪水冲毁了,亲人也在洪水里走散了。我们一路走了快半年,穿过了好几个府城,才到青石镇,想在这里找份活计,好好活下去,说不定以后还能找到亲人。”

他语气真诚,眼神里带着几分 “漂泊的无奈” 和 “对亲人的思念”,让阿土更容易相信,也更容易产生共情。

阿土听了,眼里立刻露出深深的同情神色,眉头微微皱起,嘴唇抿成一条线:“原来如此,您们也不容易,一路上肯定吃了很多苦,风餐露宿的。”

他轻轻叹了口气,又赶紧补充,生怕他们担心,“我们这个镇子叫‘青石镇’,因为镇外的山上都是青石板得名,归西边的‘永安府’管,府城离这里有点远,走路要走两天才能到。现在是‘永熙三年’,镇上的官府很松,官老爷和衙役们除了春秋两季收税的时候会出来,平时很少管镇上的事,连地痞闹事他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说收了地痞的好处。”

他一边说,一边蹲下身,用手指在地上的松软泥土里写着 “青石镇”“永安府”“永熙三年”,每个字都写得很大,笔画虽然歪歪扭扭,却很用力,泥土被指尖划出清晰的沟壑,方便两人看清每个字的结构。

陈则宏赶紧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 —— 这是他穿越时带的硬壳笔记本,封面是深蓝色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却依旧被他保管得很好,里面还剩大半本空白页。

他又拿出那支黑色的钢笔,拧开笔帽,快速将阿土说的信息记下来。

他写得很认真,每个字都写得工整清晰,还特意在每个名称后面用括号标注了注释:“青石镇(当前所居地,镇外多青石)”“永安府(所属上级官府,距此两日路程)”“永熙三年(当前年号)”。

写完后,他还让阿土再重复了一遍每个名称的发音,指着本子上的字,一个一个确认,确保发音和写法都没有记错。

这是他们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获得如此具体、如此系统的 “世界信息”,不再是模糊的 “异世”“小镇”,而是有具体名字、明确归属、清晰时间的真实地方,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比任何铜钱都珍贵,是他们在这个世界立足的基础。

“镇上…… 还有很多像昨天那样的地痞吗?他们会不会记恨我们,以后找我们麻烦啊?”

林小花忍不住问道,她对昨天地痞踢翻竹筐、抢夺钱袋的凶狠模样还心有余悸,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手指也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阿土听到 “地痞” 两个字,脸色立刻沉了沉,眼神里闪过一丝愤怒,牙齿轻轻咬了咬下唇:“有,昨天那些人是‘刀疤哥’的手下,刀疤哥是镇上的地头蛇,听说以前杀过人,官府都不敢管他。他手下有十几个小弟,每天都在市集里晃悠,看到老实的小贩就收保护费,不给钱就砸摊子、抢东西,大家都怕他们。官府的人收了刀疤哥的好处,每次有人去告状,都被他们以‘证据不足’打发回来。”

他顿了顿,又赶紧抬起头,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语气坚定地说,

“不过您们别担心,只要不主动惹他们,平时绕着他们常去的小吃摊、杂粮区走,一般不会有大事。要是真遇到麻烦,您们就去东边的青龙山找我,我认识山里很多猎户,他们力气大,还会用弓箭打猎,刀疤哥的人最怕猎户,不敢去山里闹事,猎户们肯定会帮您们的。”

他拍胸口的动作很用力,胸口的粗布短褂都被拍得晃动起来,像是在郑重地许下承诺,眼神里满是真诚,没有丝毫虚假。

陈则宏心里一暖,没想到刚认识不到半个时辰的阿土,会主动提出帮忙,这份不掺任何杂质的善意,让他在这个陌生冰冷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他点了点头,感激地说:“谢谢你,阿土。以后要是真遇到麻烦,可能真的要麻烦你和山里的猎户们了。”

两人又和阿土聊了一会儿,从阿土口中,他们还知道了更多实用的生存信息:

青石镇周围有三座山,东边的青龙山物产最丰富,山里不仅有很多可食用的野菜(比如他们之前采的野葱,山里还有很多,秋天还会长野韭菜)、野果(春天有野草莓,秋天有野苹果和野栗子,冬天还有耐寒的坚果),还有不少猎户在山里搭了木屋,靠打猎和砍柴为生,性格都很豪爽,只要不偷猎他们的猎物,都很好相处;

西边的白虎山石头多,土层薄,没什么野菜和树木,偶尔还有野狼出没,很少有人去;

北边的玄武山有一条常年不涸的小溪,溪水干净清甜,比镇上的井水还好喝,很多人家都会去那里打水,尤其是夏天,溪边还很凉快。

镇上每月初一和十五会有大集,到时候周边十几个村子的人都会来赶集,能买到平时买不到的东西,比如手工编织的竹篮、山里采的药材(像治感冒的柴胡、止血的艾草都有),甚至还有猎户卖的野味(野兔、野鸡居多,偶尔还有野猪腿);

官府每年会收两次税,春天收 “青苗税”,按家里种的田地亩数收,一亩地要交两斗糙米;

秋天收 “杂粮税”,按家里存的粮食多少收,存粮超过十斗就要交税,税钱很重,很多穷苦人家交不起税,只能卖了粮食或者柴火凑钱,还有人因为交不起税被衙役拉去官府做工抵债。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彻底沉到了西边的山后,天空从橙红色变成了淡紫色,街道两旁的摊位开始陆续收摊,商贩们一边收拾货物,一边互相道别,远处传来几声狗叫,还有孩童归家的嬉闹声。

阿土抬头看了看天,眼神里露出几分着急:“天快黑了,山里晚上会有野兽,我得赶紧回家,不然走夜路不安全。明天我还会去市集卖杂粮,就在之前那个摊位,靠近东边的杂粮区,要是您们有需要,比如想知道哪里能采野菜,或者想买便宜的柴火,都可以去找我,我给您们算便宜点。”

他一边说,一边挥手告别,手掌张开,轻轻挥动,脚步轻快地朝着镇子东边走去,走了几步,还特意回头又挥了挥手,才加快脚步,身影渐渐消失在街角的暮色里。

陈则宏和林小花站在原地,看着阿土的背影彻底消失,心里满是感激。

陈则宏抱着阿土送的柴火,柴火的重量压在怀里,却让人觉得格外踏实,仿佛抱着一份沉甸甸的善意;

林小花则看着东边的方向,眼里满是开心,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容。

两人并肩朝着大杂院走去,脚步比之前轻快了些,搬运货物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不少,晚风拂过,带着柴火的清香,让人心里格外舒畅。

“大统领,阿土人真好,不仅特意送我们柴火,还愿意帮我们找猎户,比市集里那些冷漠的商贩和居民好多了。”

林小花小声说道,语气里满是开心,眼神亮晶晶的,像发现了稀有的宝贝,语气里还带着几分庆幸。

陈则宏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是啊,阿土是我们在这个世界认识的第一个真正的朋友,也是第一个愿意真心帮我们的人。他很淳朴,没有坏心眼,以后我们可以多和他交流,从他那里了解更多关于青石镇、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 —— 比如哪里能安全采野菜又不会遇到野兽,大集上哪些商贩的东西性价比高,怎么和山里的猎户打交道。有他帮忙,我们在青石镇活下去,会比之前容易很多。”

回到大杂院时,院子里已经亮起了微弱的煤油灯,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院子的黄土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居民们大多在自家门口吃饭,有的端着碗蹲在门槛上,有的坐在小马扎上,一边吃饭一边闲聊,偶尔传来几声笑声。

陈则宏和林小花快步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将阿土送的柴火轻轻放在房间的角落,柴火靠着墙壁,散发着淡淡的松柏木清香,让简陋的小房间多了几分自然的气息。

两人看着这捆整齐的柴火,又想起阿土憨厚的笑容和真诚的眼神,心里都泛起一丝温暖,像有暖流在胸腔里涌动,驱散了异乡的孤独和不安。

他们知道,阿土不仅是他们在这个异世结识的第一个本地人,更是他们了解这个陌生世界的 “第一个窗口”—— 透过这个窗口,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感到迷茫和恐惧,不再是漫无目的地生存,而是有了具体的方向、可依靠的人,还有了获取信息的渠道。

对未来的生活,他们也多了几分期待,少了几分无助。

而这份因 “路见不平” 结下的简单友谊,像一颗饱满的种子,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悄悄落在了他们心里,埋下了希望的根,等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发芽、生长,长成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