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堂之上,灯火通明。

昔日大胤王朝的雍和殿,如今已更名为“昭政殿”,象征着寒川势力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林牧之端坐于主位,虽未正式称帝,但眉宇间已具王者威仪。他目光扫过殿下济济一堂的文武官员,心中感慨万千。

这里有最早追随他的郑知远、赵铁柱,有寒川学堂培养出的第一批青年才俊,也有在征战过程中归附的前朝能吏。

“诸位,”林牧之开口,声音沉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今日之议,主题只有一个:强国之路,何以为继?”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上雕刻的简易齿轮纹路,这是赵铁柱亲手为他打造的。

户部主事苏婉清率先出列,她手持一份报表,素裙曳地,气质温婉中透着干练。

“主公,根据最新统计,我朝实际控制疆域内,春粮增收三成,盐铁官营获利已超去年全年。新铸‘昭明通宝’逐步替代旧币,物价趋于稳定。”

她抬头看向林牧之,眼神交汇间充满默契,声调微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国库渐丰,民生初步恢复,此乃科技兴邦、务实耕作之效。”

“好!”林牧之颔首,眼中露出赞许。

“民富方能国强。婉清,后续农具改良与推广,还需与雨晴那边紧密配合。”

“是,主公。”苏婉清微微欠身,耳尖因得到肯定而微微泛红,退回队列时,指尖轻轻拨弄了一下算盘珠子。

兵部统帅郑知远迈步上前,甲胄发出轻微的铿锵之声。他面容刚毅,额上的疤痕在灯光下更显深刻。

“主公,军制改革已初步完成。按新式操典训练的火器营增至十个,边境棱堡防线已连成一体。”

他手按腰间刀柄,语气凝重了几分。

“然,探马来报,退守海外的皇甫嵩残部,与那岛津义久接触频繁。北狄拓跋宏虽表面臣服,但其部落内部仍有异动。强敌环伺,我军战力,尤以海军,仍需大力提升。”

林牧之瞳孔微缩,语速稍稍加快。

“知远所言极是。居安思危,一刻不能放松。新式后装炮的列装进度如何?”

工部负责人赵铁柱闻声出列。他依旧穿着那身沾着些许油渍的工装,身材敦实,沉默寡言。

“回主公,三百门……已交付兵部。生产线已优化,下月产能可再提两成。”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补充道:

“只是……锅炉压力不稳的问题,还需时间攻克。另外,各主要工坊区,煤烟日盛,附近农户已有怨言。”

说到最后,他下意识地低头,反复检查了自己掌心厚茧的纹路,仿佛那上面刻着解决方案。工业发展的副作用,始终是他心头的一块巨石。

林牧之将他的微表情尽收眼底,理性务实的性格让他立刻抓住关键。

“嗯,此事关乎长远。科技院需成立专项小组,研究治污之法。强国之路,不能以牺牲百姓健康为代价。”

他看向铁柱,语气放缓。

“铁柱,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安全与效能,需得兼顾。”

赵铁柱重重一抱拳。

“属下明白!”

这时,一位原属士族出身的新晋文官出列,拱手道:

“主公,如今疆域初定,是否应考虑恢复古礼,祭祀天地,以正名分,安天下士人之心?毕竟,礼法乃立国之本……”

此言一出,殿内部分归附官员微微点头,而寒川学堂出身的年轻官员则大多面露不以为然之色。

林牧之轻轻抬手,止住了可能的争论。

“张侍郎之意,我明白。名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立国之本’,在座的各位应该很清楚。”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扫过全场。

“是能让百姓吃饱饭的高产稻种,是能保家卫国的线膛枪与后装炮,是能货通天下的铁路与蒸汽船!是实实在在的科技与民生!”

“虚礼可暂缓,实干不可废。此乃我寒川,不,是我昭明立国之根基!”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那位张侍郎面上一热,喏喏称是,退了回去。

一场关于治国理念的小小风波,被林牧之轻易化解。他深知,旧思想的扭转非一日之功,但方向必须明确。

议事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各项政务一一汇总统筹。

散朝后,林牧之独留苏婉清、郑知远、赵铁柱等核心成员于御书房。

烛光下,林牧之褪去了朝堂上的威严,眉宇间透出一丝疲惫与更深层次的思虑。

“没有外人,大家畅所欲言吧。”他揉了揉眉心。

郑知远首先开口,掌心因刚才的压抑而有些潮湿。

“主公,今日朝上所议的海外威胁,恐怕比表面上更严重。岛津义久狼子野心,皇甫嵩恨意难平,他们若彻底勾结,海上必起波澜。”

苏婉清递上一杯热茶,轻声道:

“海上商路是我们的经济命脉,不容有失。海军扩建的预算,我会优先保障。”

她看着林牧之,眼中流露出担忧。

“只是,牧之,你最近太累了。”

林牧之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中微暖。

“无妨。铁柱,海军新舰的建造,有无困难?”

赵铁柱沉吟片刻。

“木材、铁料不缺,工匠也熟练。关键是……蒸汽机小型化和可靠性。给我半年,必给主公一支真正的铁甲舰队!”

他的眼中闪烁着偏执的光芒,那是属于技术人员的执着。

“半年……我等得起。”林牧之点点头,走到窗前,眺望远处依稀可见的、正在兴建的铁路路基。

“强国之路,方才起步。我们解决了生存,赢得了争霸,但如何治理好这个庞大的国家,如何应对更未知的挑战,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自我怀疑,但更多的,是面对挑战的坚定。

苏婉清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声音柔和却充满力量。

“无论前路如何,我们始终与你同行。”

郑知远和赵铁柱也默默上前一步,用行动表明他们的支持。

林牧之回过头,看着这些生死与共的伙伴,眼中的疑虑尽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决心。

烛火将四人的身影拉长,投在墙壁上,仿佛一个坚实的联盟。

昭明王朝的强国之路,注定布满荆棘,但也充满希望。

而来自遥远海外的阴影,正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