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 > 第28章 双村完工近在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刚把王家庄的石桥染成暖黄色,李二哥已带着两个队员赶来,手里拎着麻绳、木锯和小铁锤——今天要给新桥做收尾:加固临时护栏,清理桥周边的碎石,再在桥两端立块简易木牌,写着“新桥通行,注意安全”。

“护栏间距再调窄点,五十厘米正好,小孩不会钻过去,大人扶着也稳。”李二哥蹲在桥边,量着护栏间距,指挥队员把过宽的木段锯短,再用麻绳绕三圈打个死结,每绑完一段,就伸手晃一晃,确认纹丝不动才往下一段走。王大叔带着几个村民也来了,手里拿着扫帚,帮着清理桥周边的碎石:“俺们把这些碎石扫到河边的空地上,以后种点青菜,不浪费地方,也让桥边干干净净的。”

队员小陈拿着粉笔,在木牌上认真写着字,一笔一划格外工整,王大叔凑过来看,笑着说:“小陈同志字写得好,比俺家娃在学校写的还强!这木牌立在桥两头,大伙走的时候都能看着,放心。”李二哥把木牌用铁锤钉在桥两端的木桩上,又用抹布擦了擦粉笔字,确保清晰:“这样就成了,再洒点水养护下桥面,明天就能让乡亲们正常过牛车了。”

另一边,李家庄的桥台施工现场,热闹更甚——今天要砌完最后两层,收顶对齐桩坑,为明天铺预制板做准备。林薇拿着图纸,蹲在桥台旁,指着桩坑的位置:“最后两层要往桩坑方向收一点,正好跟预制板的尺寸对齐,每砌一块砖,都要跟桩坑的中心线对一遍,别偏了。”

张大爷拄着拐杖,站在桥台顶部,手里拿着靠尺:“砂浆还按1:3拌,稠度别太稀,不然收顶不结实。砌的时候,砖要错开缝,别让上下两层的缝对齐,这样桥身更稳。”队员们按要求动手,村主任则带着村民,推着装满砖石的平板车来回跑,还特意让人挑了些规整的红砖,递到队员手里:“这些砖没裂没缺角,你们用着省心,别耽误了收顶。”

有个年轻队员砌到最后一层时,没对准桩坑中心线,砖偏了半厘米,林薇赶紧喊停:“慢着!你看这中心线,砖的边角要跟线对齐,不然明天铺预制板,板边就会超出桥台,下雨容易积水。”她手把手教队员把砖挪正,再用橡皮锤敲实,又用水平仪测了测:“对了,这样既对齐了桩坑,又保证了平整度,以后记住,收顶的砖一定要跟基础桩对齐。”

中午,刘婶推着食盒,先去王家庄送午饭——蒸馒头、炒土豆丝,还有熬得浓稠的小米粥,里面加了点虾皮,鲜得很。队员们和村民们围坐在桥边的木凳上,边吃边聊,王大叔的老伴又端来一碟腌萝卜:“大伙就着萝卜吃,解解腻,下午干活有力气!等明天桥彻底能用了,俺杀只鸡,给你们炖鸡汤喝!”李二哥赶紧摆手:“大婶,不用这么破费,能帮乡亲们修好桥,俺们就高兴了,鸡汤可不敢受。”

刘婶又推着食盒去李家庄,刚到就被林薇迎了过去:“刘婶,今天的粥闻着就香!张大爷,您快过来喝碗粥,歇会儿,上午盯了一上午,别累着。”张大爷接过粥碗,喝了一口,笑着说:“不累,看着桥台一点点砌起来,对齐桩坑,心里踏实,比在家歇着还舒坦。”村主任凑过来,小声跟林薇说:“林同志,明天铺完预制板,俺们村想请你们吃顿便饭,都是自家种的菜、养的鸡,不是啥好东西,就是大伙的心意,你们可别推辞。”林薇犹豫了下,见村主任眼里满是期盼,只好点头:“那俺们就却之不恭了,不过别太麻烦,简单吃点就行。”

下午的施工格外顺利。王家庄那边,李二哥带着队员把桥周边的碎石清理得干干净净,护栏加固完毕,木牌也立好了,还在桥两端铺了点细土,防止雨天路滑。“明天再洒最后一次水,养护就结束了,乡亲们就能放心用桥了。”李二哥看着崭新的石桥,心里满是成就感,忍不住伸手拍了拍桥身,“结实!能扛住牛车,用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李家庄这边,桥台最后两层很快砌完,收顶完美对齐桩坑,张大爷拿着靠尺,从桥台这头测到那头,又用水平仪测了测高度,误差不到一毫米:“太好了!垂直度、平整度都达标,桩坑养护也够三天了,明天铺预制板,一点问题都没有,双村的活,明天就能全部完工!”队员们听了,都欢呼起来,村主任更是激动得搓手:“太好了!俺们明天就能看到新桥了,以后下地、去县城,都方便多了!”

傍晚收工时,赵文山从公社赶了回来,手里拎着一摞复印好的验收报告,还有几张施工照片——是他今天去公社复印资料时,特意找公社文书帮忙洗的,有李家庄的桩坑、王家庄的桥台,还有队员们施工的场景。“林薇,验收报告复印好了,每份都盖了公社文书的核对章,俺还洗了十张施工照片,贴在资质资料里,建委看的时候,更直观。”

赵文山把照片递给林薇,照片里的队员们穿着蓝布队服,正忙着砌砖、铺板,乡亲们在旁边帮忙递工具,笑容格外真切。“做得太细致了!”林薇忍不住称赞,“明天双村项目完工,咱请村民们做个简单验收,签字确认,再把验收记录补进资料里,后天就去公社找基建办同志,开推荐函,这样资质资料就全了。”

陆衍凑过来,看着照片里的新桥雏形,笑着说:“明天铺完李家庄的预制板,双村活就结了,俺们也能喘口气,专心办资质。等拿到乡镇基建资质,咱就能接更多县城的活,让红星队的名声,传得更远。”

队员们围坐在队部的油灯下,刘婶端上热好的红薯粥,赵文山把新补的资料和照片整理进文件袋,林薇则在笔记本上写下明天的计划:“1. 李家庄铺预制板,收顶验收;2. 王家庄桥最后养护,村民签字确认;3. 整理双村项目验收记录,贴施工照片。”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红星基建”的木牌上,红漆字迹在夜色里格外醒目。粥香弥漫在队部里,队员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每个人脸上都满是干劲——双村项目次日完工,资质资料即将齐全,红星基建队朝着“正规”迈进的每一步,都扎实又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