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 > 第87章 雨塌危房惊娃哭 巧破困局定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7章 雨塌危房惊娃哭 巧破困局定新篇

1983年二月初二的雨,来得比灶房的柴火还急,砸在红星队的土路上,溅起的泥点能崩到裤腰上。

林薇刚把西红柿育苗床的草帘压得严严实实,裤脚还沾着育苗土,就听见村口传来一阵“嗷嗷”的呼喊,混着孩子的哭声,隔着雨幕都透着慌:“林丫头!不好了!村小的房梁塌了一角!”

她心里“咯噔”一下,抓起门后挂着的蓑衣就往身上裹,麻绳还没系紧,就撞见浑身湿透的张校长。

老校长的塑料眼镜片糊满了水汽,像蒙了层雾,手里死死攥着半截断裂的椽子,木头茬子扎进掌心,他都没察觉,声音抖得跟筛糠似的:“刚上课没十分钟,就听见‘咔嚓’一声,东头的房梁裂得能塞进拳头,椽子“啪嗒”掉下来,幸好娃们跑得快,就丫丫摔了个屁股墩,没伤着骨头!”

陆衍扛着铁锹从大棚方向赶过来,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泥道子,一听“娃们”俩字,当即皱紧眉:“先把娃们转移到队部,烧点姜糖水暖暖身子,俺们去校舍看看!”

他说着就往村小跑,脚步踩在泥里,“噗嗤噗嗤”响,林薇和张大爷赶紧跟上,雨丝打在脸上,凉得刺骨。

越靠近村小,心越沉。那间五十年代的土坯房,歪歪扭扭地立在坡上,东墙已经向外鼓出半尺,裂开的缝隙里能看见里面的麦秸,断落的椽子砸在地上,扬起的黄土混着雨水,糊得满地都是。

几个没走的家长围在门口,有个大娘抹着眼泪,手往房里指:“俺家小子的书包还在里面,可谁敢进去拿啊?这房子看着就快散架了!”

李二哥扛着锄头路过,一看这阵仗,当即撸起袖子:“俺去!俺年轻,跑得快!”

刚要往里冲,就被张大爷一把拽住。

老大爷叼着的烟袋锅子早被雨浇灭了,他往墙上踹了一脚,墙皮“簌簌”往下掉,沉声道:“别去!这房子梁朽了、墙酥了,你一推都能塌,进去就是送死!书包算啥,娃的命金贵!”

这话让众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孩子的哭声还在雨里飘。

张校长掏出张皱巴巴的拨款单,指尖把纸捏得发皱,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县教育局给了500块修缮款,俺昨天去县城问了,光买四根房梁的松木就得300块,砖瓦、水泥再算上,800块都打不住,施工队更是想都不敢想——人家说,这点活不够油钱,不来!”

“施工队不来,咱自己盖啊!”王翠花挎着菜篮路过,一听这话当即炸了,她把菜篮往地上一放,叉着腰就喊,“俺家小宝还在这儿上课呢,总不能让娃们天天露天读书,冻得手肿成馒头吧?俺们妇女能和泥、递砖瓦,壮劳力能搭架、挖地基,啥活干不了?”

话音刚落,就见赵文山背着帆布包,撑着把破伞走了过来。伞面漏了好几个洞,雨水顺着洞往下滴,打在他的衬衫上,晕开一片湿痕。

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扫了眼塌损的校舍,语气里带着几分酸溜溜的轻视:“自己盖?说得倒容易。盖房子得懂建筑力学,得算承重、测地基,农民瞎琢磨,到时候地震了房塌了,谁负这个责?”

他说着从帆布包里掏出张泛黄的图纸,往泥地上一铺,图纸瞬间被雨水打湿:“你看这传统瓦房,有檐角聚气,娃们读书会聪明;你再看你之前画的平顶房,四方四正跟个盒子似的,既不吉利,又不抗风,纯属瞎折腾。”

李二哥当即瞪起眼,往前凑了两步:“赵老师,你这话说的啥意思?啥叫瞎折腾?俺们娃在危房里上课的时候,你咋不说聚气不聚气?要是你家娃在这儿,你还敢说‘等明年拨款’?”

赵文山的脸涨得通红,刚要争辩,就见林薇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里画校舍的草图。

雨水冲散了线条,她就再画一遍,指尖沾着泥,却丝毫不在意:“不用请施工队,500块也够花。房梁不用买新的,咱用队里的旧木料翻新,再用竹筋代替钢筋混水泥,地基用河滩的鹅卵石填,人工全队出工,成本肯定能压下来。”

“竹筋代替钢筋?”赵文山愣了愣,随即冷笑,“简直是天方夜谭!竹条一折就断,钢筋多硬,这能比吗?到时候房梁塌了,你担得起责任?”

林薇没跟他掰扯,抬头看向陆衍,眼神里带着点认真的期许:“你信我吗?”

陆衍毫不犹豫地点头,伸手把她脸上的泥点擦掉,动作自然又温柔:“你说咋干就咋干。邻村东风队正愁没人修水渠,俺下午就去跟王大壮说,咱派十个壮劳力帮他们干三天,换他们来搭把手,省了工钱包了午饭,划算!”

张大爷也跟着点头,烟袋锅子在手里转了两圈:“俺年轻时在南方见过竹筋混水泥盖房,结实着呢!只要竹筋泡透脱糖、刷上桐油,埋在水泥里,比单根钢筋还抗造。丫头你尽管设计,俺帮你盯着木工活,保证不出岔子。”

家长们见状,也纷纷应和:“俺们愿意出工!自带干粮都行!”“对!娃的安全最重要,啥钱都比不上这个!”

赵文山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又看了看林薇手里清晰的草图,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说出反驳的话。

他收起湿哒哒的图纸,背着帆布包,撑着破伞转身走了,背影在雨里显得有些落寞——他忽然觉得,自己那些“力学”“聚气”的道理,在“让娃有个安稳教室”的实在事面前,反倒像句空话。

雨还在下,可校舍前的人群里,却没了刚才的慌乱,反而透着一股挡不住的劲。

林薇站起身,甩了甩手上的泥,对大伙说:“咱先把娃们安置好,下午就分工:壮劳力砍毛竹、挖地基,妇女们捡鹅卵石、和泥,赵老师帮忙照看娃们,咱一步步来,这校舍肯定能盖起来!”

“好!”众人齐声应和,声音盖过了雨声。

这时,林薇的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抗震校舍攻坚”主线任务正式激活!系统升级为“技术支撑型”,解锁“竹筋水泥精准配比图谱”(竹筋:水泥:细沙=1:3:5);奖励“200斤水泥申领凭证”+“县教育局基建科张科长联络方式”,助力解决材料与技术核验难题;新增“施工进度预判”功能,可实时测算工期,规避延误风险。】

陆衍走过来,把自己的蓑衣往林薇身上又裹了裹:“别淋着了,咱先去队部看看娃们。”

林薇点点头,跟着他往队部走,雨水打在蓑衣上,却没觉得冷——有他的信任,有大伙的齐心,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