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正月十三的晨光,是裹着霜气来的。
天还没亮透,红星队村口的老槐树下就亮起了两盏马灯,橘黄色的光把板车的影子拉得老长,李二哥蹲在车旁,手里的锤子“叮叮当当”敲得正响。
“轴再紧点,不然路上颠得厉害,黄瓜蹭破皮就卖不上价了。”他嘴里念叨着,粗糙的手指攥着扳手,往车轮轴里拧了半圈,又晃了晃车把——之前拉化肥磨松的接口,这会儿终于稳当了。
车板上还留着去年运麦种的划痕,李二哥找了块砂纸,蹲在地上慢慢磨,砂粒蹭过木头,落下细细的木屑,直到板面摸起来光溜溜的,才满意地直起身。
“二哥,歇会儿,先垫垫肚子。”陆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拎着个蓝布包,里面裹着四个玉米馍,还有个军用水壶,壶身还冒着热气。
他把布包递过去,又蹲下来帮着检查车胎:“我早上看了,胎气够,就是胎纹里卡了点小石子,得抠出来,不然路上扎破就麻烦了。”
李二哥接过玉米馍,咬了一大口,甜糯的面香混着麦麸的粗糙,在嘴里散开:“还是你心细。想当初俺还跟你吵,说冬天种黄瓜是瞎折腾,现在想想,真是脸红。”他说着,指了指车板,“俺特意从家里拿了两层旧麻袋,一会儿铺在上面,再把黄瓜筐放上去,保准蹭不着。”
正说着,林薇和刘婶拎着竹筐走了过来。
刘婶的筐里装着叠得整齐的粗布,还有个小本子,她翻开本子,指着上面的字迹说:“林丫头,你再核对下——一级瓜32筐,每筐25斤,共800斤;二级瓜18筐,每筐20斤,共360斤,畸形瓜5筐,都记清楚了。”
林薇凑过去,指尖划过纸页上的铅笔字,点头道:“没错,跟我记的一样。刘婶,您这账记得比队里会计还细,连每筐黄瓜的摆放位置都标了,生怕路上颠乱了。”
“那可不!”刘婶笑着拍了拍筐里的粗布,“这布是俺家丫头出嫁时剩下的,软和,铺在筐底能护着瓜皮。一会儿装完车,俺再把布角掖紧,风都吹不进去。”
王翠花这时也拎着个小竹筐跑过来,额角沾着汗,筐里装的是昨晚挑好的畸形瓜。她把筐放在板车角落,又从兜里掏出块干净的布,仔细擦了擦筐沿:“俺家那旧坛子洗干净了,等你们送完菜,俺就把这些瓜腌了,加俩辣椒,过年正好当下酒菜。”
她说话时,眼神没了之前的闪躲,反而带着点期待——自从上次帮着缝补塑料膜,她总想着多干点实事,好让大伙彻底忘了她之前的糊涂事。
“行啊二婶,等腌好了,俺们都去尝尝你的手艺。”林薇笑着说,刚要转身去搬黄瓜筐,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咔嚓”一声脆响,像是咬黄瓜的动静。
李二哥耳朵尖,立马直起身:“谁在那儿?”
马灯光线扫过去,只见两个半大的后生蹲在板车后面,手里各攥着半根黄瓜,嘴角还沾着翠绿的汁水,见被发现了,吓得赶紧把黄瓜藏在身后,头埋得低低的。
“是狗蛋和小石头啊!”刘婶认出来了,这俩是队里最调皮的娃,平时总爱跟在大人后面凑热闹,“你们俩咋偷摸掰黄瓜吃?这可是要卖到县城换钱的!”
狗蛋小声嘟囔:“俺们闻着太香了,没忍住……林阿姨种的黄瓜,比夏天的还甜……”小石头也跟着点头,眼睛却还盯着板车上的黄瓜筐,咽了咽口水。
李二哥刚要发火,林薇赶紧拉住他:“二哥,别跟孩子计较。他们也是嘴馋了,冬天里哪吃过这么新鲜的黄瓜。”
她走过去,从畸形瓜筐里拿出两根最直溜的,递到俩娃手里,“这两根给你们吃,以后想吃了就跟我说,别偷偷摸摸的,知道不?”
俩娃眼睛一亮,接过黄瓜,脆生生地喊了声“谢谢林阿姨”,转身就跑,还不忘回头挥挥手。李二哥看着他们的背影,哭笑不得:“你啊,就是太心软。这要是惯坏了,以后他们还得偷。”
“孩子嘛,教着就懂了。”林薇笑着说,刚要转身,就看见赵文山背着布包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个纸包,走到狗蛋和小石头跑远的方向,喊住他们,从纸包里掏出两块水果糖,递给俩娃:“别总想着偷黄瓜,这个甜,拿着吃。”
俩娃接过糖,高兴地跑了。赵文山转过身,正好对上林薇的目光,他愣了一下,赶紧把纸包揣进兜里,小声说:“我……我就是路过,看俩孩子可怜。你们的黄瓜……种得确实好。”
说完,他没多停留,背着布包往公社方向走了,只是脚步比平时慢了些,像是在等什么,又像是在掩饰什么。
“这赵老师,倒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刘婶看着他的背影,小声说。林薇点点头,心里也觉得意外——这个总拿着农书挑刺的酸秀才,终于开始看见他们的努力了。
七点整,太阳刚爬过东边的山头,金色的光洒在板车上。
李二哥和两个后生架起车把,陆衍在旁边扶着,林薇和刘婶跟在后面,手里拎着热水壶。
板车轱辘压在结了霜的土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筐里的黄瓜透着清甜的香气,随着车身轻轻晃动,却没半分磕碰。
刚走出村口,就看见东风队的王大壮带着几个村民站在路边,手里拎着两袋红薯干。“林丫头,陆兄弟,等你们半天了!”
王大壮笑着迎上来,把红薯干塞进林薇手里,“这是俺们队里晒的,甜得很,你们路上饿了吃。之前你们帮俺们修渠,俺还没谢你们呢,等你们卖了黄瓜,俺再请你们喝酒!”
林薇接过红薯干,心里暖暖的:“谢谢王队长,您太客气了。等忙完这阵,咱们再聚。”
王大壮帮着推了会儿板车,才依依不舍地回去。陆衍看着林薇,小声说:“你看,咱们这大棚,不仅让队里吃上了鲜菜,还把邻村的关系也处好了。”
林薇点点头,抬头看向远处的路——土路在晨光里延伸,像一条通往希望的带子。
她知道,这趟县城之行,不仅是卖黄瓜,更是红星队新生活的开始。筐里的黄瓜是甜的,手里的红薯干是甜的,连这清晨的风,都带着甜丝丝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