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冬的晨光刚洒到冷链站门口,两村的村民就推着装满蔬菜的独轮车来了——红星村的黄瓜还带着晨露,邻村的白菜裹着干净的菜叶,可刚要往冷链三轮车上装,就出了岔子。

“这白菜里咋还混着黄叶?”县城菜站来接货的小周皱着眉,从筐里挑出几片发黄的菜叶,“王经理说了,有黄叶的菜得降价,不然没法卖给饭馆!”

李二哥一听就急了:“俺们摘的时候都挑过了,咋还漏了?这要是降价,俺们少赚不少钱!”

旁边装黄瓜的村民也慌了,赶紧翻自己的筐:“俺这筐里也有小的,之前没注意,这可咋整?”

一时间,大家都围着菜筐犯愁,有的想把黄叶掐掉,有的想把小黄瓜挑出来,可没个统一标准,越忙越乱。

林薇蹲在旁边,看着混乱的场面,心里清楚——没有专门的分拣打包环节,蔬菜品质参差不齐,迟早会影响和菜站的合作。

正琢磨着,脑海里的系统机械音准时响起:【检测到农产品流通遇“分拣标准缺失与打包不规范”问题,触发支线任务“3天内建成村级农产品分拣站并制定分级标准”。任务奖励:1. 分拣台设计图纸(分层式,适配不同蔬菜);2. 防水打包袋500个(县供销社低价供应);3. 县城大型超市采购部联系方式(拓展销售渠道)。】

“别慌!”林薇站起身,拍了拍手让大伙安静,“咱们建个分拣站,按大小、新鲜度给蔬菜分级,再用统一的打包袋装好,既符合菜站要求,还能卖个好价!分拣台的材料我去公社申请,今天就能动工!”

陆衍立刻接话:“我带壮劳力去拉松木,按图纸做分拣台!李二哥,你跟张大爷一起,琢磨下分级标准——比如白菜要没黄叶、重一斤以上,黄瓜要直溜、没虫眼,咱们列个清单,让大伙都照着来!”张大爷一听,立马掏出烟袋锅子蹲下来:“这事儿俺在行!以前给公社送菜就分过级,保证公道!”

王翠花也凑过来,撸起袖子:“打包的活俺们妇女包了!强子,你去喊几个半大孩子,帮着挑黄叶、理菜,人多快!”

强子脆生生地应着,转身就去叫人,没一会儿,冷链站旁边的空地就热闹起来——壮劳力们锯木头、搭分拣台,妇女们坐在临时搭的草席上挑菜,老人们则拿着纸笔,一条条敲定分级标准。

可刚分了一会儿,又出了问题:有的村民觉得“一斤以上的白菜”标准太严,自家的白菜大多八两重,挑出来没人要;还有的觉得黄瓜“直溜”没准头,弯点的也能卖。

“这标准要是太严,俺们得剩下不少菜!”邻村的刘婶皱着眉,手里攥着棵八两重的白菜,舍不得扔。

林薇看了看,心里有了主意:“咱们分三级——一级菜按菜站标准,卖最高价;二级菜稍微差点,卖给县城的小饭馆,价钱低一点;三级菜留着自己吃,或者腌成咸菜,一点不浪费!”

张大爷点点头:“这主意好!既不亏了大伙,又能满足菜站要求,两头都顾着!”

接下来的两天,分拣站渐渐有了模样——三个分层式分拣台立在空地上,每层都贴着分级标准,旁边堆着崭新的防水打包袋;村民们按标准分拣,一级菜装在印着“红星农产品”的袋子里,二级菜装普通袋子,分类清晰,再也不混乱了。

第三天上午,县城菜站的王经理亲自来了。

看到整齐的分拣站和分级打包好的蔬菜,他笑着拍了拍林薇的肩:“林姑娘,你们这效率太高了!以后就按这标准送,我给你们再加一分钱一斤!”

说着,他还拿出一张名片:“这是县城百货大楼超市的李经理,他们也想要你们的菜,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你们直接联系就行!”

林薇接过名片,心里一喜——这正是系统奖励的“县城大型超市联系方式”!

她赶紧让陆衍拿出账本,和王经理核对完当天的菜款,王经理当场把钱结清,还多给了五十块,说是“标准达标奖励”。

村民们拿着分到的菜款,脸上笑开了花。

李二哥数着钱,对林薇说:“林丫头,要不是你建这分拣站,俺们这菜还得降价!以后俺们就照着标准种、照着标准分,准能卖更多钱!”

王翠花也凑过来,手里拿着个刚缝好的布标:“俺给分拣台缝了个布标,上面写着‘红星邻村共建分拣站’,以后这就是咱们的招牌!”

夕阳西下时,分拣站的灯亮了起来——村民们还在收拾当天的菜筐,王翠花煮了红薯粥,大家围在一起喝着粥,聊着天。

林薇靠在陆衍身边,手里攥着超市的名片,心里暖暖的:从灌溉渠到砂石路,从冷链站到分拣站,第二阶段的每一步,都藏着两村人的齐心,裹着系统的助力。

而现在,他们的农产品有了标准,有了更多销路,这条致富路,正越走越宽。

晚风拂过分拣站的布标,布标轻轻晃动,像是在为这新的希望鼓掌。

林薇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下一步,他们要把红星村的菜送进县城超市,让更多人吃到新鲜的农产品,让两村人的日子,像这分拣好的一级菜一样,越来越优质,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