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雾还没散,冷链站工地就响起了夯土声。

陆衍带着两村的壮劳力,挥舞着改良后的夯土锤,一下下砸在地基上——锤头裹了层铁皮,砸下去的力道比之前大了不少,可当夯到西南角时,锤头却陷进了松土里约半寸,提起来时还带起一串湿泥。

“这土咋这么松?”李二哥蹲下身,用手捏了捏泥土,“里面含沙太多,还潮乎乎的,再怎么夯也不实,以后砌墙准开裂!”

旁边几个村民也围过来,看着那片松土层,脸上都露出愁容:“要是重新换土,得从村外拉土来填,不仅费钱还耽误工期,离雨季就剩半个月了,可咋整?”

林薇也蹲在旁边,手指戳了戳松土层,能感觉到泥土的松散度——确实像李二哥说的,沙质含量高,承载力不够。她正琢磨着怎么改良土壤,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机械音:

【检测到冷链站地基存在“沙质松土承载力不足”问题,触发支线任务“3天内完成松土层改良与夯实,确保地基稳固”。任务奖励:1. 石灰黏土改良配方(石灰3份+黏土5份+细沙2份,提升土壤承载力50%);2. 公社额外批拨石灰200斤(专项用于地基改良);3. 解锁“保温层预制技术”(提前预制保温砖,缩短后续施工时间)。】

“有办法了!”林薇猛地站起身,从帆布包里掏出纸笔,快速画下配方比例,“咱们用石灰、黏土和细沙按比例混合,改良这片松土层。石灰能让泥土板结得更结实,黏土能增加黏性,这样改良后的土,承载力比普通土还强!”

陆衍接过纸条,看了两眼就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公社拉石灰,再让后生们去村南坡挖黏土,李二哥,你带几个人把松土层先挖松,筛掉里面的碎石!”李二哥赶紧应下:“放心!保证把土筛得干干净净!”

张大爷这时也凑过来,看着配方点头道:“这法子我年轻时在公社猪场见过,改良后的土能扛住大重量,就是得注意石灰别放多了,不然会烧手。”他转身对旁边的半大孩子说:“你们递材料时离远点,别让石灰粉眯了眼。”

没到晌午,公社的石灰就送来了,装在粗布袋子里,还冒着淡淡的热气。陆衍带着人按配方混合材料——石灰撒在松土层上,再铺上黏土和细沙,用锄头翻拌均匀,阳光下,改良后的泥土渐渐泛出灰白色,捏在手里也比之前紧实不少。

“大伙加把劲!翻拌均匀才能夯实!”陆衍挥舞着锄头,额角的汗水滴在泥土里,瞬间被吸干。林薇也没闲着,拿着系统奖励的“土壤湿度检测仪”(伪装成木柄小仪器),时不时插入土中查看:“这里湿度正好,不用加水!那边有点干,泼点水再拌!”

王翠花推着小推车来了,车上装着两桶绿豆汤,还有用油纸包着的玉米饼:“大伙歇会儿,喝口汤再干!

这石灰呛人,你们都捂好口鼻,别吸太多灰!”她给陆衍递汤时,还特意叮嘱:“你少扛点石灰,那玩意儿沉,别累着腰!”强子也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几副粗布手套:“林薇姐,这是俺妈找的手套,你们拌石灰时戴上,别烧着手。”

下午的太阳越来越毒,改良后的泥土在阳光下渐渐变硬。陆衍带头跳进地基,抡起夯土锤往下砸——“咚”的一声闷响,锤头落在土上,只留下个浅浅的印子,再也没陷进去。

“成了!”陆衍惊喜地喊,“这土比之前结实多了!”

李二哥也跳进去试了试,夯了几下后,用脚跺了跺地面:“真硬!比俺家晒谷场的地还结实!林丫头,你这方子真是绝了!”村民们的劲头一下子上来了,纷纷跳进地基,挥舞着夯土锤,夯土声在工地上此起彼伏,比之前更响亮。

傍晚时分,松土层终于全部改良夯实完毕林薇用水平仪测了测,地基平整度误差不到两厘米,完全符合要求。

系统面板弹出提示:【支线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冷链站建设进度提升至40%,因两村协作效率突出,额外解锁“村民技能培训”线索(可申请县农技站专员指导保温层施工)。】

陆衍坐在地基边,接过林薇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和石灰粉:“明天就能开始砌墙了,等砌完墙,就按系统……按你查的资料预制保温砖,争取雨季前把屋顶盖好。”

林薇点点头,望着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有大伙这么齐心,肯定能按时完工。”

王翠花这时也收拾好东西,走过来笑着说:“明天俺多煮点鸡蛋,给大伙补补身子!这冷链站建好了,冬天俺们就能把菜存起来,等价钱高了再卖,能多赚不少钱呢!”

晚风拂过工地,带着石灰和泥土的味道。

两村人坐在地基边,聊着未来的打算,有的说要多种点白菜存进冷链站,有的说要介绍邻村的亲戚来卖菜,笑声和议论声混在一起,在夜色里格外热闹。

林薇靠在陆衍身边,心里清楚——这夯实的不仅是冷链站的地基,更是两村人一起奔向好日子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