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露水滴在渠壁的竹筋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林薇刚走到延伸渠工地,就见李二哥蹲在渠底皱眉:“林丫头,你快来看看,这渠底好像在渗水,刚积的水没一会儿就少了大半。”

她立刻跳进渠沟,手指戳了戳湿润的泥土——果然,土粒松散,水正顺着缝隙往下渗。

要是不处理,以后通水后水量会损耗严重,甚至可能泡软渠岸引发坍塌。林薇正琢磨着解决方案,脑海里突然响起熟悉的机械音:

【基建系统提示:检测到灌溉渠延伸工程存在“渠底渗水”风险,触发临时支线任务——24小时内完成渠底黏土防渗层铺设。

任务奖励:1. 防渗黏土配比优化指南(含草木灰改良方案,降低黏土用量30%);2. 跨村合作项目补贴额度提升10%;3. 解锁“邻村农产品代销品类扩展权限”(可新增玉米、大豆代销)。】

林薇心里一松,面上却不动声色,转身对围过来的两村村民说:“渗水好办,咱们在渠底铺一层黏土,再混点草木灰夯实,就能堵住缝隙。我知道村南坡有片黏土坑,土质黏重,正适合用。”

陆衍立刻接话:“我带几个后生去挖黏土,再扛几袋草木灰来。剩下的人先把渠底的松散土清干净,把坑洼处找平。”

王翠花也跟着起身,拎起旁边的水桶:“我去河边提水,和黏土得用湿水和才黏合得紧。”

没一会儿,村南坡的黏土就被运了过来。

林薇按照系统给的“优化指南”,教大家按“黏土8份+草木灰2份”的比例混合:“草木灰能让黏土更透气,还不容易开裂,比纯黏土耐用多了。”

她一边说,一边示范着把混合土铺在渠底,用夯土锤一下下砸实,“每铺十厘米就夯一次,至少夯三遍,才能保证不渗水。”

邻村的村民一开始还担心配比不对,跟着学了两遍后也渐渐熟练。

李二哥抡着夯土锤,砸得渠底的黏土发出沉闷的响声:“这法子真管用!刚铺的地方,水倒上去都不渗了!”张大爷蹲在旁边检查,用手指抠了抠夯实的黏土层,点头道:“比我年轻时见的防渗渠还结实,林丫头这脑子,真是比城里的工程师还灵。”

中午歇工时,林薇靠在渠边喝水,偷偷打开系统面板——支线任务进度已经显示“70%”,下方还跳出一行小字:【宿主已将系统方案本土化落地,村民配合度达95%,额外触发“团队协作加成”,后续工程效率提升15%。】她忍不住弯了弯嘴角,这加成正好能加快剩下的进度。

下午开工时,公社书记突然带着两个干事来了。

看到两村村民一起铺黏土、夯渠底,渠段已经初具规模,书记笑着拍了拍陆衍的肩:“你们这跨村合作搞得好啊!之前还担心你们闹矛盾,现在看来,只要是为了大伙的好日子,两村人就能拧成一股绳!”

林薇趁机把系统奖励的“补贴提升”消息转化成自己的观察:“书记,我们在渠底加了草木灰改良黏土,比原计划省了不少材料,要是公社的补贴能多批一点,我们还能给渠边加个护埂,防止雨天泥土滑进渠里。”

书记一听,当即答应:“只要工程质量过关,补贴的事我回去就跟县里申请,多给你们提10%!”

傍晚时分,黏土防渗层终于全部铺完。

林薇往渠底倒了一桶水,等了半小时,水面几乎没下降——渗水问题彻底解决。

系统面板立刻弹出提示:【临时支线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至背包。灌溉渠延伸工程总进度提升至90%,预计明日可完工。】

两村人坐在渠边,看着平整的黏土防渗层,都格外兴奋。

李二哥说:“明天完工后,咱们就通水试试,到时候咱们村的稻田也能喝上干净水了!”

王翠花则惦记着系统提到的代销:“林丫头,等渠通了,咱们帮邻村代销红薯的时候,能不能也把咱们村的西红柿带上?超市上次还问我有没有更多品种呢。”

林薇笑着点头:“当然能,我已经跟超市那边打过招呼了,以后两村的农产品,咱们一起卖,赚的钱大伙平分!”

陆衍握住她的手,眼里满是笑意:“还是我媳妇想得周到。”

晚风带着渠边青草的味道,吹在人脸上格外舒服。

林薇望着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满是期待——明天渠通水后,不仅两村的稻田能丰收,跨村合作的路子也会越走越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基建系统的助力,更离不开两村人齐心协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