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村东的矮墙,村卫生室的木门就“吱呀”推开了。
林薇系着新洗的蓝布围裙,把“试营业”的木牌挂在门口,旁边的窗台上,薄荷草透着嫩绿,风一吹,淡淡的清香飘得老远。
陆衍帮着把就诊凳摆整齐,还在桌上放了个粗瓷壶,泡着解暑的金银花茶——这是他特意早起去后山采的。
“林丫头,卫生室开啦?”第一个来的是张大爷,他扶着膝盖,慢慢走进来,“俺这腿最近总疼,想让你给看看。”
林薇赶紧让他坐下,拿出血压计:“大爷,先量个血压,再看看腿。”
王翠花也来了,她手里拿着昨天林薇给的《基础包扎手册》,站在旁边小声说:“俺……俺来帮忙,要是有人磕着碰着,俺能搭把手。”
林薇笑着点头,教她怎么绑绷带:“先把伤口清理干净,绷带从下往上缠,松紧度以能放进一根手指为准,别太松也别太紧。”
王翠花学得认真,拿个布娃娃当练习,缠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林薇说“合格”,才松了口气,嘴角偷偷往上扬。
没一会儿,卫生室就挤满了人。李桂香抱着发烧的小孙子来,孩子脸蛋通红,哭着喊“头疼”;邻村的刘婶也来了,说自己总咳嗽,想拿点感冒药;强子则是帮着抬东西时蹭破了手,乐呵呵地让王翠花给他包扎——这是她第一次实际操作,手有点抖,却缠得很整齐,强子笑着说:“王婶,你包得比林姐还好看!”
正忙着,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喊:“林丫头!快救救俺家汉子!他吃了变质的红薯,上吐下泻的,快不行了!”是村里的赵婶,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头发都乱了。
林薇心里一紧,立刻拿起急救箱:“陆衍,你去烧点淡盐水;王婶,你守着卫生室,我去赵婶家!”
陆衍二话不说,转身就往灶房跑,灶火“噼啪”响,没一会儿,淡盐水就煮好了。
林薇跟着赵婶往家赶,路上一边跑一边问:“吃了多久了?吐了几次?”“刚吃半个时辰,吐了三次,还拉肚子,现在都站不起来了!”赵婶哭着说。
到了赵婶家,赵叔躺在炕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还在不停干呕。
林薇立刻让赵婶拿个瓷盆,用手指帮赵叔催吐——把胃里没消化的变质红薯吐出来,再喂他喝淡盐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陆衍提着淡盐水赶来时,林薇正扶着赵叔喝水,他赶紧接过碗,小心地喂,动作轻柔又熟练。
“得送公社卫生院吗?”赵婶着急地问。
林薇摸了摸赵叔的脉搏,说:“现在吐出来了,喝了淡盐水,情况好多了,先观察半小时,要是还吐再送。”
她又从急救箱里拿出止泻药,让赵叔服下,“这药能缓解拉肚子,别担心,会好的。”
半小时后,赵叔果然不吐了,也不拉肚子了,能坐起来喝粥了。
赵婶拉着林薇的手,哭着说:“林丫头,要是没有卫生室,俺家汉子就没命了!你真是俺们家的救命恩人!”
林薇笑着说:“婶子别客气,这是卫生室该做的,以后吃东西要注意,变质的可不能吃了。”
回到卫生室时,夕阳已经西斜。村民们还在等着,见林薇回来,都围过来问情况,听说赵叔没事了,都松了口气。张大爷笑着说:“林丫头,你这卫生室真是咱们村的‘救命屋’!以后俺们看病再也不用遭罪跑远路了!”
王翠花也走过来,递过一杯温水:“你忙了一天,快喝点水,歇会儿。”她手里还拿着个布包,里面是刚烙的玉米饼,“俺烙的,你和陆小子垫垫肚子。”
林薇接过饼,心里暖烘烘的——王翠花如今不仅主动帮忙,还会关心人,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处处找茬的样子了。
正说着,系统面板弹出提示:【村卫生室试营业圆满完成,成功处置急症1起,村民满意度100%,任务进度100%。
奖励“急救箱升级包”x1(含止血带、碘伏、缝合针线),县医院急救培训名额x1,积分400。】
林薇把升级包打开,给大家看新的急救用品:“以后就算有严重的外伤,咱们也能先处理,再送公社,更安全了!”
陆衍凑过来看,笑着说:“等你去县医院培训回来,就是咱们村的‘急救专家’了!”
暮色渐浓,卫生室的灯还亮着。林薇在就诊登记本上记下今天的病例,陆衍帮着收拾药品,王翠花则在旁边擦桌子,三人配合默契,像一家人一样。
窗外的薄荷香飘进来,混着淡淡的药香,让人心里安稳——这小小的卫生室,不仅守护着村民的健康,更让红星村的人心,聚得越来越紧,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