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南的秋阳暖得刚好,晒得北坡的苹果红透了半边,梨树上的黄梨坠得枝桠弯了腰。

林薇抱着儿子,陆衍抱着女儿。林薇生的是龙凤胎。现在政策提倡独生子女。所以林薇一胎生了两个孩子。全村都夸她有福气。小家伙穿着蓝布小褂子,胖手往鱼塘方向指:“妈妈,鱼!鱼跳!”

鱼塘里果然有动静——银灰色的鱼尾巴“哗啦”拍出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岸边的水草上。

陆衍抱着女儿走来,军绿色衬衫被汗浸出深色印子,晒得黝黑的脸上带着笑:“今天能捞两条大的,晚上给孩子们炖鱼汤。”

他走近了,伸手接过林薇怀里的儿子,小家伙立刻搂住他的脖子,把口水蹭在他衬衫上,惹得林薇笑出声。一个人抱着两个孩子。孩子们开心极了。

“果园的苹果该摘了,李婶说昨天部队后勤的同志来电话,问咱们能不能多送点果干过去。”

林薇一边帮陆衍擦汗,一边说,目光扫过远处的稻田——金黄的稻穗压得稻秆直不起腰,风一吹,像翻涌的金浪,“稻子也快熟了,今年雨水好,估计能比去年多收两成。”

正说着,强子骑着自行车过来,车后座绑着个大竹筐,里面装着刚编好的鸡笼:“林姐!衍哥!鸡棚又添了五十只小鸡,我娘让我来问问,要不要再搭个新棚?”

他现在是村里农具维修点的骨干,也管着鸡鸭养殖,说话比以前利索多了,身后跟着的王翠花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给孩子们做的虎头鞋:“秋秋的脚又长了,这双新的刚好合脚。”

林薇接过虎头鞋,笑着道谢。王翠花这两年变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爱挑刺,反而总来帮忙带孩子、喂鸡,嘴里常说:“要不是你们两口子,咱们村哪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午后,陆衍召集村干部在农具维修点开会。

林薇抱着陆秋,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手里翻着账本——上面记着这两年的收支:果园年收苹果五千斤、梨三千斤,鱼塘年出鱼两千斤,鸡鸭产蛋上万枚,一半卖给部队后勤,一半卖到镇上的商店,村里人均收入比两年前翻了三倍,还评上了“拥军优属模范村”。

“光卖原材料不行,利润太薄。”林薇合上账本,声音清晰,“咱们得搞村企业,搞深加工——苹果做果干、梨做罐头,鱼塘的鱼除了鲜卖,还能做鱼松、鱼罐头,大米也能包装成‘红星生态米’,贴上咱们村的牌子,不管是卖给部队,还是运到县城,都能卖个好价钱。”

赵老栓磕了磕烟锅子,眼睛亮了:“林丫头说得对!去年部队后勤就说,咱们的果干比供销社卖的好吃,要是能做成罐头,他们肯定愿意长期要!”强子也跟着点头:“我能管生产线的设备维修,之前跟农机厂学的技术,正好用上!”

陆衍看着大家的劲头,心里也热乎:“我明天就去县城找农机厂的王厂长,问问能不能帮咱们订做果干机和罐头生产线;林薇,你负责写个详细的方案,包括厂房选址、人员分工,咱们争取秋收后就动工。”

散会后,夕阳已经西斜。陆衍抱着陆秋,林薇牵着陆春,一家人往家走。路过稻田时,陆春突然挣脱林薇的手,往田埂上跑,嘴里喊着:“爸爸,看!稻穗!”陆衍赶紧追上,把他抱起来,指着金黄的稻穗:“这是大米的小时候,等熟了,就能给春春和秋秋熬粥喝。”

林薇站在田埂边,看着父子三人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系统面板悄悄弹出提示:【触发“村企建设”主线任务,奖励“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手册”x1,罐头生产线设备折扣券x1,积分800,解锁“县城商超合作渠道”线索。】

“以后咱们的村企业办起来,就能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了。”

林薇走到陆衍身边,轻声说。陆衍点头,把她揽进怀里,夕阳的光洒在他们身上,暖得像裹了层金:“是啊,咱们不仅要自己过好,还要带着全村人一起富——这才是咱们当初扎根这里的念想。”

女儿在爸爸怀里拍着手笑,儿子也咿咿呀呀地跟着哼,鱼塘里的鱼又跳起来,果园里传来摘果的村民的说笑声。

江南的秋日里,金穗翻浪,果香满坡,这个曾经贫瘠的小山村,在林薇和陆衍的带领下,正朝着满是希望的未来,一步步扎实地走下去——而村企业的启动,不过是这好日子里,又一个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