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龙朔五年的八月,秋意渐浓,天高云淡,太极宫苑内丹桂盛开,香气馥郁,太液池碧波如洗,映照着澄澈的蓝天。

正值秋收时节,各地贡赋陆续运抵京师,仓廪充实,本应是一派盛世祥和景象。

然而,一份由御史台密奏,经由中书省直达御前的弹劾文书,却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朝堂之上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奏章直指新任吏部侍郎崔明义,在主持今岁铨选(官员考核选拔)时,涉嫌收受山东士族贿赂,为其子弟在选官中大开方便之门,罔顾才德,所列证据颇为翔实。

崔明义乃礼治登基后提拔的寒门才俊,素以干练着称,此番被劾,若属实,不仅关乎吏治清明,更触及皇帝用人眼光与前番打压门阀政策的威信。

立政殿内,金桂的甜香透过窗纱丝丝缕缕渗入。

伍元照身着秋香色绣金桂缠枝纹的夹棉宫装,发髻绾得一丝不苟,簪着赤金点翠头面,正坐于暖榻边,手中拿着一卷《汉书》,目光却不时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

四公主礼萱(永嘉公主)已满周岁,穿着大红锦缎小袄,在厚毯上蹒跚学步,咯咯笑着扑向乳母;两岁多的八皇子礼旦摆弄着一套小巧的兵器模型,口中念念有词;太子礼弘下朝后,神色略显凝重,向母后请安时提及了朝会上关于崔侍郎的风波;潞王礼贤与七皇子礼显则在院中习射。

殿内看似温馨寻常,但伍元照敏锐地察觉到,今日礼治下朝后并未如常即刻过来,心知他必是为那弹劾之事烦心。

【系统提示:时序进入龙朔五年八月(中秋前后)。

环境状态:秋高气爽,但氛围隐含官场风波带来的紧张感。

帝国氛围:吏治清廉性遭遇挑战,寒门新贵与士族残余矛盾隐性爆发,考验司法公正与政治平衡。

宿主身心状态:高度警觉(对政治风波敏感性极强),隐性担忧(关切事态对目标人物及朝局影响),身体健康。

皇子公主状态:良好,太子礼弘(12岁)开始接触复杂政治事件。

家庭和谐度:高位运行,需防范外部压力传导。

外部环境监测:朝堂——崔明义案成为焦点,寒门官员震动,士族势力观望,清流言官摩拳擦掌;地方——秋收基本顺利,民生尚稳;潜在风险:案件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寒门离心或士族反扑,影响新政推行。

核心任务“激浊扬清”发布:协助目标人物冷静应对吏治危机,秉持公正原则,维护朝廷威信,稳定官员队伍,安抚后宫及皇室情绪,展现帝后同心匡扶纲纪的决心。】

第一节:御书房议,红颜定策

直至午后,礼治方踏入立政殿,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怒意。

他挥手屏退左右,甚至未换常服,便重重坐在伍元照身旁的榻上,将一份奏章抄本递给她,声音低沉:“元照,你看看这个!崔明义!朕待他不薄,破格擢升,委以铨选重任,他竟敢如此!真是岂有此理!”

伍元照接过奏章,快速浏览,心中亦是一沉。

证据确凿,若属实,崔明义罪责难逃。

她放下奏章,并未急于评论,而是先为他斟了杯热茶,柔声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此事关系重大,需冷静处置。”

礼治余怒未消:“冷静?如何冷静!此风一开,吏治崩坏,朕以往心血岂不付诸东流?那些山东旧族,果然贼心不死!”

“陛下,”伍元照声音平稳,目光清澈,“弹劾之事,真伪需辨。然既有人证物证,便不可不查。陛下当务之急,乃立即下旨,令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彻查此案。期间,崔明义需停职待参,以示公正。若查无实据,当还其清白,惩诬告者;若查证属实……”

她顿了顿,语气转沉,“则必按律严惩,以儆效尤!如此,方能彰显陛下肃清吏治之决心,安抚天下士子之心。”

她的建议,首先强调了程序正义和司法独立,避免皇帝因愤怒而直接干预,陷入被动。

礼治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爱卿所言在理。只是……朕心痛啊!寒门子弟,晋升不易,朕一心提拔,望其成为股肱,奈何……”

伍元照轻声道:“陛下爱才之心,天地可鉴。然治国之道,赏罚分明。才德兼备者,自当重用;贪墨枉法者,亦绝不能姑息。如此,方能使清者自励,浊者自畏。陛下若因惜才而废法,则法纪荡然,后患无穷。此案,正可成为整顿吏治的一个契机。”

她的话语,既体谅了皇帝的心情,又坚定了原则立场,将危机转化为整肃的机遇。

礼治沉默片刻,眼中怒意渐消,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的冷静与决断:“好!就依元照之言!即刻下旨,三司会审!朕倒要看看,这潭水到底有多深!”

他握住伍元照的手,“元照,每每朕心绪不宁时,总是你能让朕清醒。”

【系统提示:成功实施高阶危机干预“吏治风波应对献策”。

策略评价:卓越(程序正义优先,原则坚定,化危为机)。

获得“定策安邦”积分奖励250点!目标人物情绪恢复理性,决策清晰度提升。】

第二节:秋月澄明,教子以正

是夜,月色皎洁,清辉满庭。

礼治心情稍定,与伍元照在院中散步。太子礼弘陪同在侧。

礼治有意考较,便问:“弘儿,今日崔明义之事,你如何看?”

礼弘思索片刻,恭敬答道:“回父皇,儿臣以为,崔侍郎若真有贪墨,依法惩处,理所应当。然则,此事亦需警惕两点:一防有人借机攻讦,倾轧寒门新进;二需反思铨选制度是否有漏洞,使人有机可乘。”

礼治颔首,看向伍元照。

伍元照柔声补充:“弘儿能看到制度之弊,颇有见地。为君者,不仅需惩贪治腐,更需立制防贪。譬如铨选,可增透明,严考核,加强监察,使权不滥施。此外,无论寒门士族,为国选才,首重德才,此标准不可因门户之见而偏移。陛下执法如山,立场公正,则宵小自敛,贤能竞进。”

礼治欣慰道:“尔母后所言,乃至理。治国如驭马,缰绳(法度)需紧,鞭策(监察)需明,方向(德才标准)需正。弘儿谨记。”

“儿臣谨遵父皇母后教诲!”礼弘郑重应答。月光下,帝后二人借机教导储君,将一场风波转化为生动的治国理政课。

【系统提示:成功进行高质量储君教育“吏治案例教学”。

有效提升太子法治观念、制度意识。

获得“懿范垂训”积分奖励150点!太子政治洞察力强化。】

第三节:菊韵悠长,温情慰藉

案件交由三司查办,礼治虽不再直接干预,但心中难免挂碍。

几日后的休沐日,伍元照特意在宫中菊圃设下小家宴,只帝后与子女参加,赏菊品蟹,闲话家常,意在为礼治舒解心怀。

菊香清冽,秋光融融。

孩子们环绕膝下,笑语晏晏。

礼旦笨拙地学着剥蟹,礼萱咿呀学语,礼弘、礼贤、礼显讨论着诗文骑射。

伍元照细心为礼治布菜斟酒,温言软语,绝口不提朝政烦忧。

礼治看着眼前和乐景象,紧绷的心弦渐渐松弛,感叹道:“家常之乐,最是舒心。元照,若非你在侧,朕只怕要终日困于案牍琐事之中了。”

伍元照莞尔:“陛下心系天下,自是辛劳。然张弛有度,方能持久。这江山是陛下的,这家也是陛下的。臣妾别无所长,唯愿打理好这个家,让陛下归来时,能得片刻安宁。”

礼治动容,握住她的手:“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这世间纷扰,唯有在你与孩子们身边,朕才觉自己是活生生的人,而非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

帝后相视一笑,情意尽在不言中。秋菊傲霜,更衬得这份历经风雨而愈发深厚的感情,弥足珍贵。

【系统提示:成功营造高质量情感支持场景“家宴舒怀”。

有效缓解目标人物工作压力,增进家庭情感连接。

获得“红袖添香”积分奖励120点!目标人物幸福感、心理舒缓度提升。】

第四节:案结波平,纲纪重整

半月后,三司会审结果呈报御前:崔明义受贿事证据确凿,其本人亦供认不讳。

礼治震怒之余,亦感痛心,最终下旨:削去崔明义所有官职爵位,流放岭南,遇赦不赦;所涉山东士族子弟,一律革去功名,永不叙用;举荐崔明义之官员罚俸降级。

同时,明发诏书,申饬吏治,重申选官唯才德是举之原则,并令吏部即刻完善铨选法规,加强监督。

处置既下,朝野震动。

寒门官员见皇帝并未因崔是寒门而袒护,反而执法如山,心中更添敬畏;士族见皇帝亦严惩行贿子弟,知钻营之门已闭,气焰稍敛;清流言官则盛赞陛下圣明。一场风波,以铁腕手段平息,吏治为之一肃。

礼治回到立政殿,将结果告知伍元照,长叹一声:“元照,此事终了,朕心亦安。只是折了一员本可大用之才,惜哉!”

伍元照柔声道:“陛下依法行事,保全的是朝廷纲纪与万千士子之心。去一蛀虫,可警百吏,清一流品,所得远大于所失。陛下不必过于伤感。”

礼治点头,目光恢复坚定:“爱卿说的是。前路漫漫,吏治清廉,乃盛世基石,朕与爱卿,当共勉之。”

秋阳透过窗棂,将帝后二人的身影拉长。

他们一同经历了这场风波,共同守护了法度的尊严与帝国的秩序,彼此间的信任与默契,亦在风雨同舟中,愈发坚不可摧。

【系统提示:核心任务“激浊扬清”圆满完成!吏治危机妥善解决,朝廷威信、法治公正性得到维护。

获得“纲纪重振”积分奖励300点!帝国治理体系稳健性、官员廉洁度隐性提升。

龙朔五年在应对挑战中展现出强大纠错能力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