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荆南的战事尘埃落定,善后事宜有条不紊。山越叛军在失去潘临这个核心后,余部或降或逃,已难成气候。江东军开始在荆南三郡重新建立秩序,恢复生产。而龙鳞援军,也到了该凯旋归建的时刻。

在长沙郡临时设立的江东军大营内,气氛却有些微妙。连日来的并肩作战,尤其是黑云岭那惊心动魄的一夜,让龙鳞与江东两军士卒之间,少了许多隔阂,多了几分袍泽之情。但在这融洽的表面之下,一股潜流正在主要当事人凌统的心中汹涌激荡。

中军帐内,凌统独自一人,对着摇曳的烛火,面前摊开的是一封写了一半,墨迹已干的信笺。这是他准备呈送给吴侯孙权的密信,内容关乎他的未来,也关乎江东与龙鳞城关系的微妙走向。

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反复回放着与陆炎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

初见面时,自己对这位北方盟友的审视与质疑;校场操演时,面对龙鳞军严整军容与奇特练兵法时的震撼;制定作战计划时,对那“迂回斩首”天方夜谭般构想的不以为然;以及最后,在那火光冲天、杀声四起的黑云岭山谷,亲眼目睹陆炎如神兵天降,一招格杀潘临,其麾下“夜不收”展现出那堪称恐怖的战斗效能时,内心山呼海啸般的冲击与……折服。

那种感觉,并非简单的钦佩,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绝对强者、对一种全新战争理念的向往与认同。在陆炎身上,他看到了超越年龄的沉稳,看到了不拘一格的谋略,看到了身先士卒的武勇,更看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足以让英雄豪杰甘心效死的人格魅力。

相比之下,江东内部呢?虽有吴侯雄主,周都督雅量,但派系倾轧,老臣持重保守,掣肘颇多。自己虽受信重,但总感觉有一层无形的隔膜,难以尽情施展抱负。

“陆将军……”凌统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他知道,自己此刻的念头,在任何意义上都堪称“大逆不道”。背离故主,转投他营,是为不忠;辜负吴侯信重,是为不义。

然而,另一个声音在他心中呐喊: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陆文韬非常之人,龙鳞城乃新兴之地,朝气蓬勃,正是一片可以纵情驰骋、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留在江东,或许可以安稳度日,但追随陆炎,或许能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参与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格局!

这种矛盾与挣扎,让他夜不能寐。

就在这时,亲兵来报:“将军,周都督派来信使,有密信送至。”

凌统精神一振,连忙道:“快请!”

信使送入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凌统验看无误后,迫不及待地拆开。信是周瑜亲笔所书,内容却让他大吃一惊,心潮更是澎湃难抑。

周瑜在信中,先是充分肯定了凌统在此次平叛中的功绩与成长,随后笔锋一转,竟主动提及了凌统内心的“动摇”。周瑜以其洞悉人心的敏锐,写道:“……统儿心慕雄鹰,欲展翅高飞,此乃男儿壮志,瑜岂能不知?陆文韬,人中之龙,其势已成,不可复制。龙鳞与江东,盟好虽固,然未来世事难料。若统儿确有心追随明主,一展平生所学,瑜……可代为向吴侯陈情。”

信的最后,周瑜更是点明:“吴侯雄才大略,亦知非常之时,需有非常之举。若统儿入龙鳞,非为背弃,实为加深两家血肉联系之纽带。望统儿能成为连接江东与龙鳞之桥梁,亦让我江东之眼,能更近观龙鳞之虚实。”

看完信,凌统久久无言,心中却是豁然开朗!周瑜不仅看穿了他的心思,竟然……竟然默许了,甚至愿意促成!而吴侯那边,听周瑜的语气,显然也是知晓并默许此事的!

这其中的政治意味,凌统瞬间明了。一方面,孙权与周瑜确实看重与龙鳞城的联盟,愿意付出代价(包括一员有潜力的年轻将领)来加深捆绑;另一方面,也未尝没有借此将凌统作为一颗棋子,更深地嵌入龙鳞城内部,起到联络、观察乃至必要时施加影响的复杂目的。

然而,此刻的凌统,已经顾不上这其中的所有算计了。周瑜的信,如同在他摇摆不定的天平上,放下了最后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砝码。所有的道德负担瞬间减轻,前路变得清晰起来。

他不再犹豫,将那张写了一半的密信揉成一团,投入火盆。然后,他铺开新的绢帛,深吸一口气,笔走龙蛇,写下了一封致吴侯孙权的正式辞呈与荐书,言辞恳切,既表达了对孙氏知遇之恩的感激与不舍,也坦陈了自己渴望追随陆炎、在更广阔天地历练的志向,并恳请孙权成全。

写完这封信,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整理好甲胄,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出营帐,向着龙鳞军驻扎的区域走去。

陆炎正在帐中与赵虎、以及几位中队长总结此次山地作战的经验得失,听闻凌统来访,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让人请他进来。

“凌将军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陆炎见凌统神色严肃中带着一丝决然,示意他坐下说话。

凌统却没有坐,他站在帐中,目光直视陆炎,忽然单膝跪地,抱拳过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斩钉截铁的语气,朗声说道:

“陆将军!统,一介武夫,蒙吴侯不弃,忝为将领。然自见识将军之神武谋略,龙鳞军之悍勇精锐,方知天地广阔,英雄为何!统不愿碌碌此生,困守一隅!恳请将军不弃统之愚钝,允统追随左右,牵马坠蹬,以供驱策!统,愿拜将军为主,此生此世,绝无贰心!望主公成全!”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帐中炸响。

赵虎等人皆面露惊容,互相交换着眼神,难掩诧异。凌统可是江东年轻一代的翘楚,深受孙权信重,竟然会在此刻,选择转投龙鳞城?

陆炎也是微微一怔,但他迅速冷静下来,目光如炬,审视着跪在面前的凌统。他看到了凌统眼中的真诚、决绝,以及那燃烧着的、对未来的渴望。他也瞬间想到了此举背后可能蕴含的,来自孙权与周瑜的默许与更深层次的意图。

这是一把双刃剑。接纳凌统,无疑能得到一员难得的、熟悉江东内情与水战的勇将,极大增强龙鳞城的将星阵容,也是江东联盟深化的最显着标志。但同样,也意味着身边多了一个身份敏感、带有“特殊任务”的人物。

利弊在陆炎脑中电光石火般闪过。最终,他对人才的渴望,对自身驾驭能力的自信,以及对未来格局的判断,压倒了那潜在的猜疑。

他站起身,快步上前,双手稳稳地托住凌统的手臂,将他扶起,目光诚挚而温暖:

“凌将军何出此言!将军乃江东俊杰,吴侯股肱,陆炎何德何能,岂敢让将军行此大礼,屈身相投?”

凌统抬头,急切道:“主公!统之心意,天地可鉴!绝非一时冲动!若主公不允,统便长跪不起!”

陆炎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知道此事已无可挽回,也无需挽回。他用力拍了拍凌统的肩膀,朗声笑道:“好!能得公绩(凌统表字)相助,如虎添翼,乃我陆炎之幸,龙鳞城之福!既然公绩不嫌我龙鳞池浅,愿来共图大业,陆炎岂有推拒之理!从今日起,你便是我龙鳞军中一员!过往种种,皆为云烟,我等携手,共创未来!”

“凌统,拜见主公!”凌统闻言,心中巨石落地,激动万分,再次躬身行礼,这一次,是正式的君臣之礼。

“快快请起!”陆炎再次扶起他,对帐内众人道,“自今日起,凌统将军便是我等同袍!诸位当同心协力,勿存芥蒂!”

赵虎等人虽感突然,但见陆炎已做出决定,也纷纷上前,向凌统表示欢迎。帐内气氛一时颇为热烈。

陆炎又对凌统道:“公绩既来,我当虚位以待。暂且委屈你为龙骧营副将,协助子龙统辖步骑,他日立功,再行擢升,如何?”

凌统毫无异议,抱拳道:“统初来乍到,寸功未立,能入龙骧营已是主公厚爱,敢不从命!”

消息很快传开,在两国军营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江东军中有惋惜,有不理解,也有暗自羡慕凌统魄力的。而龙鳞军中,则多是好奇与对这位新加入的、已在荆南之战中证明过自己勇武的江东名将的期待。

数日后,孙权的回信也到了荆南。信中,孙权果然“痛心疾首”地“勉强”同意了凌统的请求,并高度赞扬了凌统的才能,希望他在龙鳞城能继续为孙陆两家的友谊做出贡献,言语之间,充满了政治家的“无奈”与“深明大义”。同时,孙权的赏赐也丰厚地送到了凌统手中,算是全了宾主之谊。

至此,凌统转投陆炎麾下,已成定局。

当龙鳞大军启程返回,凌统穿着龙鳞军的制式甲胄,骑着战马,紧随在陆炎身侧,回望渐渐远去的荆南群山和江东旗帜时,心中百感交集,有对过去的告别,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而陆炎,看着身旁这位新收的虎将,嘴角泛起一丝深邃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