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斗战万界 > 第470章 河北战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伍云召得到生民军大举练兵的消息,大喜过望。

无论两军是否结盟,生民军一动,官军不得不动。

五月,官军突然发难,渡过黄河,兵锋直指河北。

宇文成都坐镇洛阳。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以魏文通为帅,领军十万,清扫堵塞黄河的反贼,北上巡边,接过边防重任。再以圣旨调太原留守李渊出兵平叛。

另一路,裴仁基为帅,领军十万,裴元庆、姜松为左右先锋。

亦有圣旨直入北平王府,调北平府军南下平叛。

此时的罗艺,早已出关。

闭关数年未曾突破,尤其是姜松封为麟德侯的消息传来,罗艺表面不动声色,却在密室中吐出一口老血,彻底破功。

出关后,罗艺意兴阑珊,将北平府的一应事宜尽数交托给世子罗成。

虽然,罗艺闭关的数年,本就是世子罗成主持北平府事宜,然而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伍云召亦早有准备,奈何力不如人。

论兵法,裴仁基多年沙场征伐,胜过久不临大战的伍云召一筹。

论勇力,裴元庆一人就足以横行河北,何况有姜松在侧,加上北平罗成,隋军一路前行,势不可挡。

自伍云召以下,李子通父子、雄阔海、伍天锡等,人人带伤。

义军士气更是一泻千里,一败再败。

待太原李家八万大军兵分两路,越过太行山,攻入河北,各路义军更是节节败退,伍云召无奈,只得坚守河间,等待救援。

北平军骑兵骁勇善战,却不长于攻城,只是将窦建德牢牢困在灞州城内,无力破城。既完成了大隋军令,也没有过多损耗北平军战力。

李家大军出发晚些,速度自然次于裴仁基所部。

一路以李建成为帅,李家第二高手李神通、三子李元吉为辅,翻越井陉关,进攻常州(石家庄)。

另一路以李世民为帅,李元霸为先锋,李秀宁和柴绍夫妻协同统兵,翻过紫荆关,直取定州(保定)。

魏文通将李家明面上的力量调出,调整边境防御之余,一边与李渊斗智斗勇,一边将山西十八州境内的所谓义军尽数剿灭,打通黄河渡口,恢复洛阳与太原的联系。

终于,在伍云召连番求援下,生民军早已准备好的八万大军进入河北。

五万陆军以单雄信为帅,罗士信和程咬金为副,自德州西进,占据巨鹿一带,截断隋军粮道。

而本该是大隋主粮道的大运河,聊州以北如今时刻处于生民军的威胁之下,漕运自然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三万水军以秦叔宝为主将,沿海岸线北上,先收沧州,再取津州,占据海岸线,威逼北平府,逼迫北平府军回师,解放灞州窦建德所部。

同时,聊州大军做出进攻态势,威逼邯郸。

生民军一动,隋军也要做出应对。

裴仁基急调李建成所部四万大军先行南下,打通粮道。又派出三子裴元庆和姜松领军三万为后军,以防不测。

......

六月初六,夜,隋军帅帐。

英武不凡的银甲小将,直视在地图前推演形势的老将脊梁。

“父帅,何不直接让孩子与姜兄先行,必定击败单雄信,打通粮道。”

那老将转过身来,眼神疲倦,面容刚毅,一看就是忠贞之辈。

凝视着身前剑眉星目、越看越稀罕的儿子,裴仁基老怀大慰,决定好好给儿子上一课。

“元庆,你可知如今的天下局势如何?”

“孩儿不知!但父帅剑锋所指,孩儿必以手中双锤,粉碎一切阻碍。”

见儿子如此信服自己,裴仁基哈哈大笑。

“为父知道你能打!你可有天宝将军能打?”

“这......孩儿不如。但天宝将军年长几岁,待孩儿进入巅峰状态,必定不弱于他。”

“为父信你!”

在武学上,裴仁基从未怀疑过儿子,然而此次他却话锋一转,“元庆吾儿,你可知此战我军为何进攻河北伍云召,而不是大隋真正的大敌——山东生民军?”

“为何?”

“因为天宝将军不敌那位秦大宗师,更因为,陛下......怕了!”

“陛下?!怕了!!!”

裴元庆不懂。在他的世界中,父亲是最可靠的支柱。而陛下更是云端的神龙,统御大隋万里疆土,威严无比。这样的陛下,岂会害怕?怎能害怕?!!

“嘘——”

在裴仁基的示意下,裴元庆收敛声息,求知的目光投向老父。

“为父也是最近才想明白。自大业三年,山东生民军击败朝廷大军,盘踞博州,已有数年之久。那时的朝廷和生民军各有忌惮,相安无事。”

“您是说,陛下的性命,和博州百姓的性命,才是朝廷与山东反贼相安无事的原因。”

“不错!但靠山王战死,生民军飞速壮大,那位秦大宗师再无软肋。反倒是陛下,他的性命时刻在秦大宗师的威胁之下。”

“爹,您是说?他会......?”

激动之余,裴元庆不再称呼“父帅”,而是本能地叫了一声“爹”。

“不知道。但,没人敢赌!”

裴元庆恍然。

紧接着,是更深的疑惑。

“那生民军岂不是杀不得、败不得?既然如此,我等又何必尽心尽力扶保大隋,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那倒也不至于,只要是人,总有弱点。关键是看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

“孩儿还是不懂,这与让李建成打头阵有何关系?”

“元庆,你可知朝中有四大门阀之说?”

“自然。前代皇族宇文家,屡世后族独孤家,低调蛰伏岭南宋家,以及不受陛下待见的太原李家。”

“正是!这四家,皆是底蕴深厚,不逊皇族杨家!出发前,宇文化及曾向为父传达陛下的意思——此战能以雷霆之势剿灭伍云召、收复河北,那是最好!若是不能速胜,就要设法将生民军的威胁扩散天下,形成举世皆敌的局面。”

“我懂了!所以您在四路兵马中故意选了战力最弱、又急于建功的李建成。”

“不错。李家四子中,李世民有数次救驾之功,声名在外。李元霸得圣上亲封晋阳侯,在李家仅次于李渊的唐国公。三子李元吉寂寂无名。而长子李建成虽有战功,却无爵位在身。他不得不急!”

“可父帅,万一生民军渡过此劫,我裴家,乃至大隋,又该何去何从?”

裴仁基长叹一声。

“若是真有那一日,裴家,就交给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