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斗战万界 > 第386章 半壁江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双帝会面及大比武事件之后,宋辽两国和谈正式启动。

两国天子坐镇,和谈进行得异常顺畅,有冲突矛盾之处就地上报,自有最高层的两人商议决定。

十一月初一,两国正式达成契约,各自班师回朝。

没错,两国对外宣城,都是己方获胜。

秦真作为监督者,自然有权知晓合约内容。

辽国大军后撤,不再入侵雁门关及北部边境。

相对的,大宋开放边境互市。

最值得宋天子和朝廷欢呼雀跃的是,此次和谈,大宋不再需要支付岁币,只需要放开边境粮食贸易。

说白了,宋天子要的是名,“打退辽军,不予岁币”的名。

辽帝要的是实惠,边境的粮食贸易虽然不能直接抢,但买粮食的金银,本就是宋天子暗中送出关外的。至于粮食,也是天子整顿朝堂的产物。

而这个秘密交易的地点,就是雁门关外的大比武会场。

此处,已成为两国友谊的见证。

常驻雁门关的秦真和十万辽军战死的那片地域,更是成为悬在宋辽两国帝王头上的利剑。

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周边诸国除信佛的大理外,纷纷暗地里捶胸顿足,指天骂地。完全没想到两国举倾国之力的决战,却是虎头蛇尾。

而燕云之地的乔峰,已经扎下了根基。趁着两国大战,燕云之地空虚,乔峰迅速占据十州之地,打出“收复失地,壮我山河”的旗号。

辽帝抽调举国大军南征,如今耗子进去也得留下两滴眼泪的国库,实在是无力征讨乔峰,只能听之任之,暂时放弃。

至于大宋,燕云十六州一向是举国上下的渴望,只要涉及到此地收复的丁点功劳,都能在史书上大书特书。只因为,这是超宗越祖的功绩。

在这个以忠孝治天下的时代,超越先祖的任何一丁点成果,都足以让上至天子、下至百官,获得巨大的声望。民间也能一壮士气,心系大宋。

因此,明知有风险,大宋还是选择了最简单的一条路——招安。

于是这一年的最后两月,天下一片平静。

唯一动荡之处,朝廷抄了边境几个勾结敌国世家,家产全数充公,实则转了一手,进了大辽的腰包。算是和谈的先期付费。两全其美,各取所需。

大年初一,一夜没睡的秦真,照例完成吸收大日紫气的功课。看向雁门关的人间烟火,心头暖意浓浓。

【诸天斗战系统】

【姓名】秦真

【年龄】41\/200

【种族】人族

【级别】预备役士兵

【生命层次】:开脉三重

【战斗力】:通窍一重

【意境】:一阶:求真意境(76\/100),生之意境(71\/100),斩之刀意(71\/100),万象刀意(76\/100),不破意境(72\/100),战之意境(73\/100),火之意境(71\/100),拳意(70\/100),太极意境(38\/100),杀戮意境(11\/100)

【功法】

【心】:薪火之焰(3\/100)

【体】:不破战体(五脏篇26\/100),战象镇世经·初始篇之脏腑(3\/12)

【气】:混元功(通窍篇0\/40)

【技】:

【宗师级】真武七截剑(100\/100),轻身提纵术(92\/92),降龙十八掌(100\/100),虎啸诀(35\/35),无极剑法(60\/60),金刚不坏神功(90\/90)

【大宗师级】太极拳(100\/100),太极剑(80\/100),天刀六式(60\/60),万象刀(10\/10),抱元拳(12\/12)

【秘技】飞刀术(100\/100)

【当前世界】天龙界

【势力】逍遥派

【战斗值】:182

【已经历世界】:原初界,笑傲界,武界(元末界)

【评价】跨境战缺陷通脉,稍微有资格抬头仰望天空的井底青蛙。

这两年,秦真的真气早已臻至开脉圆满,混元功通窍篇初成。

为了追求真气和肉身的齐头并进,秦真暂缓了真气修行,转而推演前路,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五脏金身化和战象镇世经的粒子凝聚上。力求在肉身达到媲美开脉巅峰的情况下,进入通窍境。

战象粒子的凝聚还好,秦真自主混元功凝聚的混元真气可以负担得起,无非就是时间问题。后续有足够的资源,也可以加快修行。

五脏金身化的修行,才是难上加难。

借助金刚不坏神功和金钟罩的精髓,秦真虽然领推衍出了法门。依旧需要小心翼翼地牵引真气,一丝一毫地渗透内脏,缓缓完成这一修炼过程。整个过程,需要持续数年,没有一丁点取巧的余地。

而受限于境界不到,大宗师级意境的修行也无奈放缓。

经过两年来的探索,秦真发现,薪火煅神法加速意境修行的本质,是需要有足够的底蕴积蓄。薪火的煅烧,本质是起到将底蕴激发的效果,并不能强行提升意境领悟。

因此,这两年秦真一面遍阅典籍,一面借助推演太极拳融入抱元拳的过程,再次领悟出拳意和太极意境。

加上在与辽国十万大军血战领悟的杀戮意境,称得上收获不菲。

有天刀六式和太极拳作为参考,秦真推演万象刀和抱元拳的进度很快,已经将这两门看家武学成功推演到大宗师一级。

轻身提纵术由于遇到的对手不多,少有用武之地,因而进展不大。不过相信只要有足够的秘籍参考,后续推演不是问题。而剑法,秦真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修行,只好靠着武学底蕴的增加,任由剑法缓缓进益。

二月初,乔峰接受了大宋朝廷的册封,领幽燕节度使一职。

秦真被钉在雁门关,但不代表他什么都做不了。

恰恰相反,秦真坐镇雁门关一日,世间不尊皇权的思想就会兴起一日。

事已至此,秦真也放开手脚,公然在雁门关一地开办学堂,传授武学之余,宣扬仁爱百姓,皇权为轻的思想。

对大宋失望至极的张远,在秦真的劝说下,孤身前往燕云之地观察乔峰,后成为乔峰的左膀右臂。

至于原雁门关守将赵风,毕竟是皇室血脉。虽然天子不会把他怎么样,但作为和秦真接触过多的将领,也失去了朝廷的信任。

借着雁门关守军调离的机会,赵风顺势辞官,留在雁门关一带,教授百姓武艺,演练民兵。

春耕之后,碍于国内形势愈发严峻,大辽再一次发兵,剑指西夏。

大宋,天子越发病重,彻底疯狂。携带着大胜之势,迅猛地将朝堂梳理完毕,便迫不及待地派出禁军,清查地方盘踞的势力。

两国就是在跟时间赛跑。无论是哪一方的脚步慢了,另一方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发兵进攻。

禁军珠玉在前,乔峰行事也越发无所顾忌,带着麾下的军队伐山破庙,先拿佛寺开刀。有了原始积累之后,也学着禁军打击各地豪强。

不同的是,禁军为了加强统治,以收服为主。所过之处,除非是负隅顽抗、通敌卖国的势力,依旧是当地霸主。不过是交出部分家产,影响力却不受影响。

确切地说,这是多年来重文轻武思想的遗毒。

即使朝堂上的那些人,也不过是被天子的强势压下,暂时蛰伏。

禁军被压制百年,他们的思想和本能,已完全认同士大夫阶层势力的崇高地位,即使奉天子命令出京,也本能认为天子欲要如禁军的组建方针“强干弱枝”一般,打压地方势力,加强皇权的统治力。

乔峰一方则是底层百姓为主,麾下江湖人思想浓厚,轻侠仗义,亲和百姓,仇恨为富不仁的地主豪强。

于是,看似一样的行事风格,却呈现出两种不一样的风貌。

禁军压榨钱粮,却不动豪强世族真正的根基——土地。

乔峰一方的幽燕军恰恰相反,对于无恶不作的大族,行灭门破家之举。再以搜刮来的钱财,发展当地经济,允许各地良善大族保留祖辈积累的钱财,只买走了他们的土地。

有了土地,就有了人口。

六月,辽军攻伐西夏,面对西夏的严防死守,粮尽而无功而返。

当然,这其中也有天子故意拖延战事的影响。

事后,宋廷推出一个替死鬼,作为给辽军的交代。

八月,辽国秘密派人联系乔峰,试图以血脉为纽带,收编乔峰。

毫不意外,乔峰拒绝了。

秋收之后,宋辽两军联合,进攻乔峰所在的幽燕之地。

辽军想从此地南征,宋军也想彻底收回这片土地。

何况,乔峰听调不听宣的行事,尤其是分田于民的政策,激怒了天子和士大夫阶层。各地的大世族联手,出人又出力,力图消灭乔峰势力,扑灭这一缕点燃百姓的希望之火。

九月,张远和赵风指挥战斗,以南守北攻的战略,稳住了局面。

雁门关外,两国联合,辽国出兵五万,宋国出兵二十五万,共计三十万大军,加上辽国供奉高手,虎视眈眈地盯住秦真。

同月,闭关大半年的天山童姥出关,以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为基,融合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再现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的神奇,一举突破桎梏,踏入通窍境。

了解完形势之后,天山童姥直扑京师,又一次杀入皇宫。

李秋水在西夏潜修,意图再一次和师姐争锋。

无涯子虽然身体恢复了,但那三十年的山洞生涯,还是斩断了他的武道前路,再也无法突破到通窍境。早已放弃武道的无涯子,在乔峰打出旗号之后,就赶赴幽燕坐镇,带着徒子徒孙给乔峰培养人才,提供支持。

十月,天山童姥扰乱皇宫,灵鹫宫门人在京城制造混乱,逼迫宋军回撤。

乔峰在北方战场大发神威,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在野外迎战辽军,单人独骑冲破十万大军封锁,擒拿了辽国大将,辽军大乱之下,被张远带人冲乱,大败而归。

这一战后,辽军撤兵,宋军也顺势后撤。

天子连番遭到打击和惊吓,还是没有熬过这个冬天。

十二月十八,天子病逝,传位于太子,皇后垂帘听政,朝政委托给三位托孤大臣,分别是枢密使王鹤年,左相苏正,宗正赵明。

来年开春,辽国经过一年的征战,内乱再也压制不住。

而天子死去,宋辽两国的盟约再一次破裂。

或者说,那些被上代天子打压的士大夫背后的各地大族,联合发力,再一次把控了朝堂。上代天子死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不止如此,在朝堂大臣的鼓动下,宋军联合西夏伐辽。同时又一次派出重兵,围剿乔峰。

得到解放的秦真离开雁门关,同样加入幽燕军,任军师一职。

这一次,乔峰直接竖起大旗,建军兴汉,以正本清源、消灭剥削为旗号,实行打击豪强、分地于民、大兴教育的政策,发兵南下。

三月入河北,半年进鲁地。

短短一年,兴汉军全据黄河以北,兵锋直指汴梁。

而联合西夏进攻辽国的大军,反被西夏和辽军联合偷袭,大败亏输。

但辽军和西夏进入宋境的大军,同样被秦真和乔峰分头所破。

两人都有单人独对一支军队的战力,乔峰虽然碍于血脉不好对同族出手,但打击西夏下手可毫不留情。

结果,这一年的诸国混战,以兴汉军占据黄河以北、长城以南、黄海以西、潼关以东的广袤地区。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却也同时面临宋辽西夏三方的夹击。

次年春,汴京城内的天子和朝中众臣,再也无法忍受灵鹫宫部众无穷无尽地制造混乱,毅然迁都。

却没料到,这一次兴汉军、辽国、西夏达成协议,齐攻汴京城,寻找上一代武道至高太祖皇帝传承之谜。

这其中,兴汉军一方是为了寻求武道前路。大辽为寻找克制秦真和乔峰之法。至于西夏,一来是太妃李秋水推动,二来西夏皇帝也抱着和大辽一样的想法。

秦真和乔峰表现出来的战力,虽然振奋己方人心,却也引起了诸国忌惮。

就连继位后的段誉,面对兼顾结义兄长及姐夫双重身份的乔峰,也有所疏远。

这是他身为皇帝,背负治下数百万生民的必然。

乔峰本人,也在学着做一个合适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