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斗战万界 > 第193章 儒家圣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书接上回,朝廷人手、驻军、孔氏高手,三方联合,一个月内,在济南府城翻了个底朝天。始终没有找到秦真的踪迹。

也难怪,没有面部特征,年龄性别未知,只知道以菜刀作为凶器的高手,要在府城中十数万人中找出这么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且,秦真也不是躲在一个地方不动。只需要在夜间,或者城南大战的时候,越过封锁,躲在已经搜索过的地方,自然可以瞒天过海。

很快,新的一年到了。

除了请镖局护送一些礼物回山,同时传了一封信报平安以外,也把自己的行踪,以秘密渠道,送回了山上。

至于回山之事,秦真下山,一是为寻找在百岁大寿之时,阻止悲剧发生的方法。二是寻求先天之路,立道之基。此时一无所获的秦真,自然不愿回山。

秦真在济南府城,痛痛快快的过了一个新年。本着平安喜乐的氛围,面对府城表面安定祥和的生活,不愿再掀起杀戮的秦真,离开了府城,踏上新的征程。

几天后,一路游山玩水,走走停停的秦真,来到了儒家圣地孔曲,打算见识见识,文脉圣地的风采。

孔曲的结构,与普通城池不同,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城墙。

如此,就没有城内城外之分。

凡是孔氏势力辐射的范围,都可以算作孔曲之地。

号称,儒家文化,光耀世人,福泽天下,俨然大同世界之景。

没有城墙,就没有分隔。全体百姓均为一家。

人们相信,总有一天,孔曲的文化治世,将会扩展到天下。

对此,秦真不置可否。

事实上,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孔府的历任传承者,已经意识到,只要还是儒学治世,孔氏把持着儒家正统、圣人后裔、儒学解释权的地位,就可以与世长存,屹立不倒。

因此,对于孔氏而言,孔曲之地有没有城墙不重要。只要投降的够快,没有人能把孔氏如何。

正所谓:

圣裔传承岁月悠,簪缨累世沐恩稠。

宋亡应叹孤臣泪,元立旋降顺表投。

鼎革岂知家国恨,权宜每作稻粱谋。

千年道统凭谁继,百代衣冠逐浪流。

宗庙香烟终未绝,斯文坠地几人羞。

从来富贵浮云变,千古虚名史册留。

秦真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一些传承久远的势力。

没有城墙,越是外围的百姓,就越是渴望向着中心迁移。如此,这些因孔氏圣人传承而聚集的百姓,既可以一生一世为了更靠近圣人而奋斗,成为合格的韭菜,也会在战争到来之时,成为最忠实的护盾。

从外围开始,秦真努力扮演来朝圣的儒学信徒,一圈圈的向内,观察孔曲之地的民众。

众所周知,观察某一地区,是否政通人和、福运绵长,只需要观察百姓的神情和身体状况,就可以大致得出结论。

凡是百姓面有菜色,形容枯槁,行动如行尸走肉一般,那就是当地存在很大的问题。反之,百姓们行动如风,神采飞扬,眼神带着光芒,此地必然上下一心,生机勃勃。

而孔曲之地,方圆百里有余。从内到外,可分为外圈、内圈、核心圈。

据秦真打探到的消息,外围向内到五十里之地,可称为外圈。大多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这些人承担此地的粮食产出,以及各项生活物资和核心圈的仆役、侍女输送。从百姓的神色来看,他们心怀希望,生活有奔头。

只不过,秦真发现,他们比拼幸福的方式,不是谁家的粮食收获多少,更不是谁家的孩子学问有成。反而是在比拼谁家的孩子,进了孔氏祖宅作奴仆。似乎,能为孔氏献出一切,就是他们毕生的荣耀。凡是和孔氏扯上关系,即使只是和孔氏的外围族人,甚至,只是远方亲戚和孔氏拉上关系,也会在外圈,引起周围百姓的羡慕。

五十里到二十里之地,可称为内圈。这里居住的人,大多是外地来此求学的士子,以及崇拜儒学,安家落户于此地,试图沾染文气的良善之家。这些人,大多是踌躇满志,英姿勃发,清澈愚蠢的眼神中,透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信心。

最里面的方圆二十里土地,为孔府祖宅所在,也是孔曲此地的中心、核心。是孔氏族人的聚集地。外人,非大学者、大能者不可入。

孔曲之地,不论外圈、还是内圈,所有人一生的目标,也许只是能进入孔氏祖宅,祭拜孔夫子一次。很可惜,有资格进入孔府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是传言,也没有几人能进入。

秦真很感慨,不愧是传承千年的势力。他们武当还是立派不久,要达到如此恐怖的影响力,还需要时间的积淀。

至于少室山下,秦真相信,作为最擅长洗脑的佛门,对于山下百姓思想统一的工作,一定不弱于孔曲之地。

即使是幼童,在耳濡目染之下,也能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内圈的学子,更是满口仁义道德,张嘴之乎者也。秦真相信他们是真的认可儒学文化,虽然感觉此地文风浓郁,却又不知怎么的,感觉到一丝不安。

不到两日,就是上元佳节。

都不用孔府来人组织,内圈就有人自行出面,组织起盛大的欢庆活动。

上元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当属赏花灯。夜幕还未降临,大街小巷已经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鲤鱼灯,灵动活泼,仿佛在灯海的波涛中畅游;有寓意团圆美满的圆形宫灯,灯面上绘制着精美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引得人们驻足观赏,沉浸在那奇妙的故事世界里;还有活灵活现的生肖灯,尤其是适合孩子们手提的花灯,一路行来,宛如流动的璀璨星河。

猜灯谜则是上元节又一项颇有趣味的智力活动。人们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解谜。灯谜内容广泛,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生活常识等诸多方面。

猜灯谜现场,人头攒动,众学子或是苦思冥想,或是胸有成竹。一旦有人猜出正确答案,便会引来一阵欢呼喝彩。更有甚者,甚至会迎来一众少女的注目,为未来的姻缘,迎来一个美好的开端。

吃元宵是上元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元宵,又称汤圆,白白胖胖,圆滚滚的模样寓意着阖家团圆。即使天气寒冷,在内圈组织的活动场所,依旧有随处可见、随手可取的元宵享用。不论是滚烫,还是冰冷的元宵,对于求学的学子和外圈的百姓而言,都是蕴含着孔氏一族,对于外来者的欢迎,也对于群众的人文关怀。

不知是不是不通儒家文化,秦真虽身处其间,却总觉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