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 > 第4章 滑稽的落幕(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加速收集证据,并将希望寄托于一次精心策划的秘密出走。

洪承畴与额色黑的密谋,并未逃过博洛布下的天罗地网

侯方域安插在额色黑衙门内的眼线

很快将“洪、额二人加紧收集证据,似有北上之意”的消息传回。

“果然沉不住气了。”博洛冷笑,“遏必隆那边呢?”

“遏必隆态度暧昧,既未参与,亦未告发,似乎想置身事外。”

侯方域回道。

“想当墙头草?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博洛眼中寒光一闪

“正好,连同他一起收拾了,免得日后麻烦。他们打算何时动身?走哪条路线?”

“具体时间尚未确定,但洪承畴老谋深算,极可能会选择雨夜

从防守相对薄弱的仪凤门附近寻机出城

然后沿江岸小路北上,试图与淮安方向的额色黑旧部汇合。”

“好!”

博洛下定决心

“就在他们以为即将成功脱身之时,送他们上路!努山!”

“奴才在!”

亲信将领努山应声而出,此人身材魁梧,面带刀疤,是博洛麾下最得力的杀手。

“你亲自挑选一百精骑,埋伏在仪凤门外十里处的乌鸦岭

待洪承畴、额色黑等人进入伏击圈,格杀勿论!

记住,要做得干净利落,像遭遇了‘土匪’或‘明军细作’袭击!”

“嗻!”

“念隆!”

“末将在!”

另一员悍将念隆拱手待命。

“你率另一队人马,随时待命

一旦努山那边得手,你立刻分兵两路,一路包围江苏巡抚衙门,诛杀额色黑满门及其负隅顽抗的亲信;

另一路随我直扑两江总督府!

本王要亲自‘慰问’一下咱们这位摇摆不定的遏总督!”

“末将遵命!”

一张死亡之网,在夜幕下悄然张开。

数日后的一个深夜,天空果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冷雨

洪承畴与额色黑认为时机已到

洪承畴只带了区区五六名绝对忠诚的心腹家将,换上便服

悄无声息地离开总督府

额色黑则依计先行一步,在城外约定地点汇合。

雨水敲打着青石板路,掩盖了马蹄声

洪承畴一行人顺利潜出仪凤门,心中稍定,加快速度向乌鸦岭方向奔去

只要过了这道岭,便是相对开阔的地带,安全性将大增。

然而,就在他们进入乌鸦岭狭窄的林间小道时,两侧忽然火把大亮,杀声四起!

无数箭矢如同疾风骤雨般射来!

“有埋伏!保护经略大人!”

家将们惊呼着拔刀迎敌,瞬间便有数人中箭倒地。

努山一马当先,手持长刀,厉声喝道:

“奉端亲王令,诛杀叛国逆贼洪承畴!束手就擒者免死!”

洪承畴心知中计,悲愤交加,他拔出腰间佩剑,怒斥道:

“博洛逆贼!尔欺君罔上,祸乱江南,必不得好死!”

然而,他年迈体衰,身边护卫又少,如何抵挡得住如狼似虎的伏兵?

额色黑见状,目眦欲裂,挥舞战刀奋力搏杀,企图突围

却被努山亲自拦住,战不数合,被一刀劈于马下。

眼见身边亲信一个个倒下,洪承畴知大势已去,他不愿受辱,长叹一声:

“老夫一生谨慎,终究算不过枭雄之心!

辜负皇恩,有愧天下……”

言罢,横剑欲自刎。

努山岂容他自尽?一声令下,乱箭齐发

洪承畴身中数箭,手中宝剑坠地,一代枭雄,就此殒命于荒郊雨夜之中

努山上前确认其死亡,割下首级,用油布包好,冷冷道:

“清理现场,做得像土匪劫杀!回报王爷!”

翌日清晨,一场更大的风暴席卷南京城。

端亲王博洛“惊闻”洪承畴昨夜“畏罪潜逃”并“疑似遇害”,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全城戒严搜查

旋即,他宣布在洪承畴府中“搜出”大量“通敌叛国”的“铁证”

包括与“伪明”朱亨嘉往来密信

以及“计划献出江南”的“阴谋纲要”。

更令人震惊的转折接踵而至

博洛宣称,根据“被捕同党”口供和“新截获的密信”显示

江苏巡抚额色黑、两江总督遏必隆竟是洪承畴的同谋!

因担心洪承畴被捕后供出自己

额、遏二人竟丧心病狂,派出手下在半路“截杀洪承畴以图灭口”!

此论一出,全城震骇!

这颠倒黑白的指控,堪称狠毒至极。

不等众人反应,博洛的屠刀已然挥下

悍将念隆率正蓝旗一千铁骑直扑江苏巡抚衙门

额色黑已死,衙门群龙无首,部分忠于额色黑的官兵试图抵抗,瞬间被血腥镇压

念隆当场宣布额色黑“罪状”,将其满门抄斩,亲信屠戮殆尽。

与此同时,博洛亲自率领大队甲士,包围了两江总督府

遏必隆闻变,惊得魂飞魄散,他万万没想到博洛竟如此狠辣,连他也要一并铲除

他慌忙出迎,试图辩解:

“王爷!此事必有误会!

下官对朝廷忠心耿耿,岂会与洪承畴同谋?更不可能派人截杀啊!”

博洛骑在马上,面无表情,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冷冰冰地道:

“遏必隆,证据确凿,岂容你狡辩?

你身为总督,纵容甚至参与洪承畴叛逆,事败后又杀人灭口,罪大恶极!

本王奉旨平乱,岂能容你?”

“王爷!你……你这是欲加之罪!”

遏必隆绝望地喊道。

“拿下!抵抗者,格杀勿论!”

博洛根本不给他机会,厉声下令。

甲士一拥而上

遏必隆的护卫见状,有的投降,有的零星抵抗,很快便被镇压

遏必隆本人被乱刀砍死

总督府内血流成河,其家眷、幕僚多遭屠戮。

一日之内,清廷在江南的三位最高官员——经略、巡抚、总督

全部“因叛国内讧”而惨死

博洛迅速控制舆论,通过侯方域联络的文人墨客,以及其在江南的家族

在市井间大肆宣扬洪、额、遏三人

“结党营私、勾结伪明、事败内讧”的“罪行”

将自己描绘成大义灭亲、稳定江南的“擎天保驾”之臣。

这场迅雷不及掩耳的政变与清洗,手段之狠辣、谋划之周密、嫁祸之巧妙,令人胆寒

博洛不仅清除了所有可能阻碍他称帝的内部高层反对者

更借此立威,向江南乃至天下宣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扫清障碍后,博洛的步伐再无阻滞

他全面接管江南军政大权,动作迅猛而高效。

他公开宣布,因“北方战乱,漕运断绝,为保江南安定”

正式设立“江南总粮台”与“江南银库”

所有江南赋税漕粮一律截留自用

对清廷的催缴令以及调兵北上的命令,或置之不理,或敷衍塞责

清廷鞭长莫及,徒呼奈何

庞大的江南财富,如百川归海,汇入博洛的府库。

在侯方域的运作下

博洛与无锡顾氏、休宁吴氏等江南大族的联盟更加牢固

他许以高官厚禄、科举特权、经济垄断,换取他们全方位的支持

士绅们则利用其舆论影响力,为博洛称帝制造“天命所归”的舆论

江南文坛一时间充斥着对博洛的歌功颂德之声。

财力充盈,博洛大肆扩军

正蓝旗本部得到加强;

绿营被分化、重组、渗透;

潜龙出水,究竟是能腾跃九天,还是会在惊涛骇浪中倾覆?

南京城的月色

冷冷地照耀着这场权力的游戏,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无常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