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县令贾清廉 > 第393章 小丫“运”粮草,织坊变后勤助乡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3章 小丫“运”粮草,织坊变后勤助乡里

杜明远在省城抗辩之际,平安县内并未坐以待毙。小丫从柳娘子处得知县库空虚、三千两饷银仍如大山压顶的困境后,心中焦急万分。她深知,杜伯伯此次抗争,是为全县百姓赌上了前程。作为平安县的一份子,作为杜伯伯抚养长大的孩子,她不能眼睁睁看着。然而,她一介女流,无法像男子那样站上公堂,又能做些什么?

目光落在织坊内忙碌的姐妹们身上,小丫忽然灵光一闪。平安女子织坊经过数年发展,已不仅是织布作坊,更形成了一个联系周边州县、甚至通往省城的供销网络。织坊的布匹需要运出去销售,也需要从外地购入棉花、染料。这条商路,平日运送的是货物,但在非常时期,是否也能运送其他东西?比如,粮食,比如,信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成形。

她找到柳娘子和李火火,说出自己的想法:“杜伯伯为我们争得了两个月时间。我们不能干等。织坊的渠道,熟悉路途,认识各路掌柜、脚夫。我们可以利用起来,做两件事:一是,悄悄从邻县粮价较低处购入粮食,储备起来,以防冬春饥荒,也可稳定本县粮价;二是,姐妹们心思细,可以借着送布、收货的名义,探听各方消息,尤其是省城、府城对杜伯伯此事的看法,有无对平安县不利的动向。”

红姑闻言,冷峻的脸上闪过一丝赞许,补充道:“运粮需人手护卫,可让护苗队的半大少年,由狗蛋领着,扮作学徒跟随车队,既长见识,也可暗中警戒。”李火火一拍大腿:“好主意!俺矿上也有几个信得过的弟兄,脚力好,可以帮忙押运。咱们不声张,悄悄干!”

计划既定,立刻行动。小丫将织坊女工分为两班,一班由老师傅带领,继续生产,维持织坊正常运转,掩人耳目;另一班则挑选机灵、稳重的骨干,由她亲自带领,负责“特别行动”。柳娘子坐镇织坊,统筹全局;小丫则带着几个得力助手,亲自走访相熟的商号、货栈。

她们以“织坊需扩大规模,欲提前储备些粮食以应工食”为由,向邻县熟悉的粮商询价、订购。交易皆用织坊平日积累的银钱,或是以布匹易粮,小心谨慎,避免引起外界特别注意。运输时,将粮食分装成小袋,混在布匹中间,由日常往来的货运车队捎带,神不知鬼不觉。同时,她们也留意收集沿途信息:何处粮价平抑,何处关卡盘查严格,何处有流民聚集需要警惕……这些信息都被细心的小丫记录下来。

一次,小丫亲自押送一批重要的布匹去省城交货,实则想趁机打听消息。在省城最大的绸缎庄,她无意中听到掌柜与客人闲聊,提及“平安县那个杜县令,这次可是把上边得罪狠了,听说有人要找他麻烦……”小丫心中一惊,表面却不动声色,借着结算货款的机会,与掌柜多攀谈了几句,套问出一些模糊的信息,似乎与清源县的胡为才和其在省城的靠山有关。她不动声色地完成交易,连夜返回平安县,将消息告知了刚回家的杜明远。

杜明远闻言,神色凝重。他拍了拍小丫的肩膀,目光中充满欣慰与复杂:“小丫,你长大了,心思缜密,胜过许多男子。此事我已知晓,会小心应对。你们做的很好,这粮食,这消息,比三千两银子更珍贵。”

与此同时,狗蛋带领的“护苗队”少年们,在这次行动中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他们不再仅仅是学堂里的蒙童、田间的野小子,而是有了责任感的小大人。每次跟随车队出行,他们都严格遵守纪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成功地预防了几次小股流民可能的骚扰,确保了物资安全运回。

在全县上下同心协力的努力下,不过一月时间,竟悄然储备了足够全县百姓支撑一冬的粮食,县库也因此稍微回笼了一些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织坊的网络,平安县与外界保持了更紧密、更灵通的信息联系,不再是孤岛。

这场由小丫发起、织坊女工主导的“后勤支援”行动,在无声无息中,为平安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后防。它不仅缓解了眼前的经济压力,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展现了在传统男性主导的公共事务领域之外,女性凭借其独特的细致、韧性和网络,所能发挥的巨大、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平安县的女子,不再只是织布持家的内助,更成为了守护家乡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