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 第370章 依托山城地形打巷战的战术出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0章 依托山城地形打巷战的战术出笼

这个“最后放弃城墙,退守城内,依托山城地形打巷战”的方案,是一个非常经典且极具威胁的应对策略。它精准地抓住了早期火炮体系的致命弱点——极度依赖射程、视野和阵型,极其畏惧近身混战和复杂环境。

结论是:此方案完全可行,并且是冷兵器守军对抗早期火炮攻城者时,所能采取的最聪明、最残酷、也是代价最大的战术。这将成为钟鹏举面临的一场噩梦。

以下是对该方案的详细分析:

一、方案优势:为何巷战是火炮的克星?

1.抵消火力优势,拉平科技代差。

视野与射界受限:火炮的威力在于直线射击和抛物线弹道。在高低错落、巷道狭窄、拐角众多的山城环境中,火炮的射界被极大压缩,无法发挥远程火力覆盖的优势。

目标消失:两万守军化整为零,融入民居和街巷,使火炮失去了有价值的集群目标。炮弹轰击民房,战术效益极低,反而会制造更多废墟,进一步利于守军隐蔽。

炮队成为累赘:笨重的火炮在台阶和窄巷中寸步难行,极易成为伏击的目标。保护炮队会严重拖累步兵的机动性。

2.发挥守军地利,扬长避短。

地形熟悉:守军对每一条小巷、每一处台阶、每一座院落都了如指掌,可以神出鬼没。

以高打低:山城的特点就是建筑依山而建,守军可以始终占据制高点,从屋顶、窗户、断墙处向下方街道的敌军射击、投掷滚木礌石,造成巨大杀伤。

陷阱无处不在:可以提前在关键巷道设置路障、陷坑、火油罐,待敌军进入后引爆或推下重物。

3.最大化消耗战,摧毁敌军士气。

进程缓慢且血腥:攻城方钟鹏举军必须逐街、逐屋、逐院地争夺,每一步都可能付出鲜血的代价。进程会极其缓慢,伤亡率会急剧上升。

心理压力巨大:对于攻城士兵来说,每一次拐角都可能遇到死亡,每一扇窗户都可能射出冷箭,这种无休止的恐惧会迅速耗尽他们的斗志。

二、方案的风险与巨大代价。

然而,这一方案的成功,建立在守军愿意承受巨大牺牲的基础上:

1.城市的毁灭:巷战意味着将整座城市变为战场。无论胜负,渝州城都将化为一片废墟,民生设施毁于一旦,这是玉石俱焚的结局。

2.平民的灾难:战前必然无法完全疏散所有百姓。留在城内的平民将遭受池鱼之殃,伤亡会极其惨重,人道主义灾难不可避免。

3.军队的惨烈消耗:两三万守军将在残酷的肉搏和近距离厮杀中不断减员。这是用生命换取时间和敌军的伤亡,是意志的终极考验。

4.后勤断绝的风险:一旦外城被破,内城的粮草、水源、药械补给可能被切断,巷战部队可能因补给耗尽而崩溃。

三、钟鹏举的潜在反制手段。

面对如此顽强的抵抗,钟鹏举绝不会坐以待毙,他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1.改变战术,分割包围:放弃全线推进,改为占领几个坚固的支撑点(如兵营、广场、粮仓、官署和制高点等),然后像切蛋糕一样,用精锐小分队逐片清理、分割包围守军区域,避免全军陷入泥潭。

2.使用特种武器:大量使用近战利器——手榴弹(轰天雷)、燃烧弹、毒烟等适合巷战的武器,对怀疑有伏兵的房屋进行毁灭性清除。

3.心理战与劝降:利用绝对优势围困城池,切断一切外援,然后不断进行心理攻势,许诺不杀降卒,分化守军意志。长期的围困和绝望感可能从内部瓦解抵抗。

4.“围三阙一”:故意留出一个缺口,诱使守军突围,然后在野外开阔地带用骑兵和炮兵歼灭之,避免巷战消耗。

四、最终结论。

渝州主帅潘璧坚的巷战方案,是一场典型的“豪赌”。

对于守军(潘璧坚方):赌的是全军上下的必死决心和钟鹏举承受伤亡的底线。若能成功将战争拖入持久和消耗,有可能迫使钟鹏举因代价过高而选择谈判,或为其他地方的援军创造机会。

毕竟钟鹏举的陆军只有六千人,兵力有限且孤军深入。

对于攻方(钟鹏举):考验的是其战术应变能力、后勤耐力以及军队在逆境中的纪律。即便能最终拿下渝州,也必将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惨胜如败。

因此,据险游击这将是最具张力的高潮部分。它不再是简单的武器对抗,而是升级为意志、智慧和牺牲的终极较量。渝州守军此举,堪称悲壮,无论成败,都已将蜀人的血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钟鹏举,也将在这里迎来他征战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

渝州,因其依山傍水、易守难攻而闻名。城池主体建于半岛之上,三面环水,城墙顺山势蜿蜒,陡峭难攀。最重要的入口是临江的几座坚固的砖石结构的水门,尤其是正对长江的朝天门,门下设有千斤闸和铁栅栏。此阶段,由于峡州、归州、忠州、万州和夔州前方战事吃紧,五州接连失守,蜀国朝野震动,渝州早已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当夔州洪承畴的溃军船队接近朝天门时,水寨城头上瞬间布满了弓箭手,弩机张开的声音令人齿冷。一名守将出现在垛口后,高声喝问:“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号!否则乱箭射之!”

洪承畴急忙站上船头,举起兵符:“我乃白帝城西方邺麾下副将洪承畴!夔州……夔州失守了!钟鹏举大军尾随而至,快开水门,放我等进去!这些都是血战得脱的弟兄!”他的声音带着悲怆与急切。

他急忙命令把缴获的两门“大炮”推到船头,高叫到:“这是西节帅策划的,我们里应外合攻破敌军炮兵阵地缴获的无敌炮!”

西方邺激动得浑身颤抖,他对武信军节度使潘璧坚说道:“的确如此!”

尽管如此,接到命令的水门守将并未立刻开门,而是谨慎地按主帅潘璧坚的指示要求洪承畴等大小将领乘小舟先行入水门验明正身,同时仔细甄别后续入城的溃兵。

这个过程充满了紧张与猜疑。

武泰军残兵约有三四千人,身材高大的降将张运华略微紧张地望向其中一个只露出一双眼睛的黑甲将领,他冲张运华做了一个表示“不用怕”的手势。

正在此时,三里外的钟鹏举舰队中的荆州水军配备的射程1700米的新型中型前膛炮炮突然率先发炮!

“轰隆!”

“轰隆!”

“轰隆!”

三声示威炮响。

如惊雷般炸响在渝州城江面上空,二十五斤的炮弹呼啸着划破长空,直扑朝天门水门方向。

第一发炮弹落在了水门附近的江面上,激起数丈高的水柱,江水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第二发炮弹击中了水门旁的城墙,砖石飞溅,城墙出现了一个一尺大的凹坑;

第三发炮弹则擦着洪承畴所乘船只的船舷而过,在江水中炸出一个巨大的漩涡,船上的溃军们顿时惊慌失措,呼喊声、咒骂声交织在一起。

水门城头上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击打得措手不及,原本严整的阵型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一些弓箭手被飞溅的砖石击中,惨叫着倒下。

水门守将脸色骤变,他一边大声呼喊着让士兵们保持镇定,一边紧急调整防御部署。而洪承畴和他的溃军们则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前有水门未开,后有追兵炮击,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