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 第323章 四更夜袭禁军大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生性纯良、心地仁厚的特种作战营营长李明磊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之后,最终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他亲自率领守卫宫城的一支精锐连队——由训练有素的特种兵组成,迅速而果断地行动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外城中央禁军的将领们的家眷一个不漏地全部抓捕,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投入了戒备森严的大牢之中。

这一举动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外城中央禁军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将领们得知家眷被抓,顿时军心大乱,原本严整的军阵出现了骚动。有人主张立刻集结兵力,强行攻打内城和宫城,救出家眷;有人则犹豫不决,担心贸然行动会招致更严重的后果,导致家眷性命不保。

而在内城之内,李明磊的这一决策也让局势变得愈发微妙。他深知此举会彻底激怒外城中央禁军,但他更清楚,若不采取如此强硬的手段,根本无法在这场乱局中占据主动。他一边安排人手严密看守被抓的家眷,一边协助护航主将沈彬加强内城和宫城的防御,以防禁军狗急跳墙,发动疯狂的反扑。

与此同时,李明磊还派出心腹之人以吴王杨隆演的名义,携带吴王亲笔手谕,暗中与外城中央禁军中的一些理智将领接触,试图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分化禁军内部,削弱他们的反抗力量。他向这些将领承诺,只要他们放弃抵抗,归顺于吴王,不仅家眷可以安然无恙,日后还能得到重用和丰厚的赏赐。

在这场激烈的角力中,外城中央禁军内部矛盾逐渐激化。

中央禁军分为左右雄武两军,左雄武指挥王祺死在虔州的瘟疫之中,右雄武指挥陈璋尚在常州前线,所以禁军现时群龙无首,没有压得住场的强力人物。

一部分将领被李明磊的条件所打动,开始动摇;而另一部分激进派则坚决反对妥协,主张与李明磊拼个你死我活;第三部分以林动和韩立为代表,极力反对攻城,主张按兵不动,坐观其变。

三方争执不下,禁军的行动也因此陷入了停滞,为李明磊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优势,掌控局势的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行动的彻底性和有效性,李明磊还另行派遣了两支同样强大的连队,分头出击,以最快的速度将朝中的文武百官的家属也无一例外地全部拘捕,同样毫不手软地将他们统统关进了冷冰冰的大牢里。这一系列雷霆万钧的行动,彰显了李明磊在关键时刻的果敢与决断。

一时之间李明磊的特种作战部队弄得全城鸡飞狗走,满城风雨。

吴王此刻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亲弟弟和亲妹妹,他们分别在饶州和虔州已有所建树。然而,弟弟杨溥远在饶州,妹妹亦远在虔州,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绝境,横竖都是一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于是,他亲自披挂上阵,命令朝中所有文武百官悉数顶盔贯甲,像普通士兵一样立于城头,严阵以待。

吴王深知,此时唯有上下一心,方能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稳住阵脚。他站在城头,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大声鼓舞着士气,要求众臣与士兵们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可能到来的猛烈攻击。

形势比人强。

文武百官们虽心中忐忑,但在家眷被挟持的情况下,那些徐温的爪牙走狗也只有强打精神,勉强应付一下。但也有一部分中间派开始倒向吴王这一边,各司其职,与士兵们并肩作战,城头上下呈现出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景象。

第二百二十二日

在徐温势力所掌控的庞大系统中,位于战略要地的升州(即今日的江苏省南京市)、润州(即今日的江苏省镇江市)以及宣州(即今日的安徽省宣城市)迅速响应号召,紧急动员并集结起一支规模达三万人的精锐部队。

这支大军在接到命令后,马不停蹄、火速行进,目标直指那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广陵城,意图以雷霆万钧之势展开行动。

与此同时,远在常州前线与敌对峙的吴越国将领钱传瓘,凭借其敏锐的战场嗅觉和出色的情报能力,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一重大军情变化。他深知形势紧迫,不容有失,于是当机立断,从自己所率领的主力部队中精心挑选并分派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偏师。这支偏师规模庞大,拥有两百艘坚固且装备精良的战船,船上搭载了超过四万名训练有素的士兵。

在钱传瓘的周密部署和指挥下,这支水师部队迅速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以迅猛无比的速度直扑广陵城,意图等待杨吴内部吴王与徐温斗个你死我活之际,坐收渔翁之利,占领这座杨吴首都,毕其功于一役。一时间,广陵城上空战云密布,气氛紧张至极。

广陵城在白日里乱了一日,夜幕降临时,全城终于迎来了平静。

当四更(01:00-03:00),即丑时,第一声鸡鸣响起。

内城楼内侧,八十辆骡马牵引的炮车正借着阴影悄然集结。车轮裹着厚布,在青石板路上碾出几乎听不见的闷响。每辆车上架着的轻型精钢前膛炮泛着冷光,炮口斜指夜空,炮膛里早已装填好裹着铅弹的药包;旁边四十辆特制车架更显狰狞,粗壮的精钢炮管下垫着厚实的木楔,炮口用浸油的麻布封住——那是江南制造总局最新督造的轰天炮,炮膛里塞着三十斤重的炸药包,外包铁皮,引线末梢缠着浸透硝石的棉线。

“林动、韩立那边有动静吗?”李明磊低声问。侦察搜索营的一位连长点头递过一张纸条,上面是心腹密探的字迹:“禁军分为三派,林动和韩立等极力反对攻打内城。”李明磊嘴角勾起一丝冷硬的弧度。

江南制造总局一战,当时作为敌军中央禁军和黑云长剑都都指挥使的韩立、林动亲眼见过前膛炮和轰天炮撕裂阵地的惨状,那是刻在骨血里的恐惧,此刻正是最锋利的武器。

站在一旁的护航主将沈彬,从内心深处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对于钟鹏举麾下的李明磊和钟晓这两位将领在用兵策略上的“激进”风格感到深深的佩服。若换作一般人,在面对敌军人数明显占优的不利局面时,往往会选择保守的策略,情愿退守内城,依托坚固的城防等待援军的到来。

然而,李明磊和钟晓却并非寻常之辈,他们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巧妙地利用了中央禁军内部存在的分歧和防备上的疏漏,竟然大胆地策划了一场夜袭禁军大营的行动,意图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四更的梆子声刚落,内城东南角楼突然亮起三盏红灯笼,在墨色夜空中像三颗凝固的血珠。李明磊猛地拔出横刀,刀身划破空气的锐响与炮车旁的号炮声同时炸开:“发!”

二十门轻型前膛炮率先怒吼。火光从炮口喷涌而出,照亮了炮手们紧绷的脸,他们熟练地撤去炮闩,灼热的炮管在夜里蒸腾起白雾。铅弹带着尖锐的啸声掠过夜空,像一群黑色的猛禽扑向外城禁军营地。

营地西侧的哨塔首先遭殃,铅弹击穿木塔的立柱,“咔嚓”一声脆响后,哨塔轰然倒塌,塔顶的火把坠入帐篷,瞬间燃起熊熊烈火。

还未等营地里的禁军反应过来,二十门轰天炮接踵而至。引线被点燃的滋滋声混着惊惶的叫喊,炸药包带着浓烟腾空而起,在营地中央炸开。第一声巨响震得外城的城砖都在颤抖,营地中央的帅旗被炸得粉碎,碎石与断木飞溅如暴雨。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连续的爆炸在营地里撕开一个个巨大的火坑,帐篷被气浪掀飞,露出里面慌乱奔逃的士兵,他们身上的甲胄在火光中闪着零碎的光,旋即被更浓的烟火吞没。

“快!推炮车前移!”钟晓嘶吼着,指挥士兵将第二梯队的四十辆炮车推向大营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