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 第99章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金融不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9章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金融不兴

钟鹏举成功光复洪、江两州后,他的工作重心就转到经济建设和发展民生等方面。

他把江、洪两州的军政骨干、地方士绅、乡里长、商贾、行业会长、手工作坊主、学子和他自己各工厂的管理人员等集中一起,开始解释以及灌输他自己的管治思想。

钟鹏举说:“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金融不兴。”

“说得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金融不兴。”李应武此时在脑海里反复思索着这句话。

以前他的重点都是放在能让老百姓有饭吃和吃饱饭这个问题上,对工商业的发展倒是不太上心。一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他的思维还是以农为本;二是历史上没有好的可以借鉴的先例;三是他也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钟鹏举对来江州的所有与会人们解释道:

这句俗语深刻地揭示了农业、工业、商业和金融在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是我们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着老百姓的温饱与社会的稳定。

古往今来,粮食始终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一个国家或政权只有拥有充足且稳定的农产品供应,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维持社会秩序。

试想,如果农业生产停滞或遭受重大灾害,粮食短缺,物价必然飞涨,老百姓生活陷入困境,进而引发社会动荡。正因如此,“无农不稳”,重视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我把目前我们的手工业叫工业,以后的手工业会采取更加多的自动化的工具,那就不叫手工业了。工业是创造财富的重要力量,“无工不富”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必须要重视各种手工业的发展,因为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地方税收。

手工业(工业)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和制造,将其转化为具有更高价值的产品,极大地增加了社会财富。

从传统的手工业到以后更高端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大工业,工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升,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让国家和老百姓逐渐走向富裕。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强大的工业体系,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经济强国。

我在这里把商人从事的贩卖活动叫商业活动。商人的贩卖活动的核心作用在于促进商品流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无商不活”。各个商行在商业环节的流通、再加工、包装、贴牌等环节创造的利润甚至比各作坊、工场的利润还要高数倍,甚至几十倍。

一斤茶叶从茶坊出来按质量交给商人时是五文钱到几十文钱。商行通过分拣,深加工,分成白茶、绿茶或红茶不同的品类,然后冠以某某声誉良好的商号名称,再打上精美高档的包装,销售到用户手中,每斤增值到几十文,甚至十几两白银。

商业架起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将工业生产的产品和农业产出的农产品推向市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商业活动还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活跃。

以前及现阶段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好多好处,但也有很大的弊端。这个等一下再阐述。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活力和效率,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环境能够加速资金、物资和信息的流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而金融则如同经济的血脉,贯穿于整个经济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无金融不兴”。

“金融”这个名词对大家来说还是头一次听到,简单来说就是资金的借贷和融通。

金融通过资金的融通和配置,为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它能够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向有需求和发展潜力的领域和企业,助力其扩大生产、创新发展。

例如,像我们目前的质库、柜坊或者当铺可以为缺钱的人提供借款,手工业者通过借款可以帮助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风险投资能够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启动资金,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未来十几年我们发育起来的金融市场还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等融资工具,为工商企业筹集长期资金,促进工商企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金融还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官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等金融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在我知道的另一个世界的现代经济中,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是经济繁荣兴旺的重要标志,金融的健康发展能够为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农为本没错,但以前及现阶段的“重农抑商”政策也有很大的弊端。

我们这块大陆的前一个统一国家晋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百姓生存的基础。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保证了社会人口的基本稳定,进而维护了社会秩序,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保障。

例如,在汉朝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社会逐渐从战乱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

农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国家通过对土地征税等方式,可以稳定地获取财政收入。同时,农民在土地上生产粮食等物资,也为国家储备了战略物资,增强了国家应对灾荒、战争等危机的能力。

重农政策使得社会资源向农业倾斜,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如灌溉技术、耕作技术、农具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另一个世界的夏国一直都是抑制商业发展,限制了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扩大,使得商业活动和商人的发展受到压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明清时期,夏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重农抑商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

钟鹏举指出我们如果过度依赖农业,忽视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得经济结构较为单一,难以形成多元化的经济格局。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如自然灾害、外部经济竞争等,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商业活动往往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种交流和传播,不利于新思想、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社会发展逐渐滞后于世界潮流。

重商主义国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使得国家能够通过贸易顺差积累大量的金银财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例如,钟鹏举那个世界的英国在重商主义政策的推动下,通过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鼓励本国商人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同时支持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获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资源。这使得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贸易网络和殖民地,拓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为了实现贸易顺差,重商主义的各国纷纷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航海业,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运输能力。这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如纺织业、造船业、冶金业等,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它们称霸海洋的时期,即16世纪至18世纪左右,这些国家大多是重商主义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崛起成为海上强国。当时,两国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通过海外探险、殖民扩张来掠夺大量的贵金属和其他财富。

政府大力支持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对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贸易垄断公司,如葡萄牙的东印度公司,以确保本国在海外贸易中的利益最大化。同时,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以积累更多的金银财富。

荷兰: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成为当时的海上霸主和国际贸易中心。荷兰同样奉行重商主义,其政府鼓励发展航运业和海外贸易,通过建立庞大的商船队和海外殖民地,控制了全球的贸易航线。

荷兰还成立了众多商业公司,如着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些公司拥有广泛的贸易特权和军事力量,在海外进行殖民掠夺和商业垄断。此外,荷兰政府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扶持本国的制造业和商业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英国:英国从16世纪开始逐渐崛起,在18世纪成为海上霸主和世界工厂。在这一过程中,英国推行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

英国政府通过颁布《航海条例》等法案,限制外国船只参与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贸易,保护本国的航运业和贸易利益。同时,鼓励本国商人建立海外贸易公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英国还采取关税保护政策,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扶持本国的制造业发展,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重商主义国家在不同时期对奉行重农抑商主义而又闭关锁国的东方大国夏国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