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 > 第146章 柳元遗孤,惊天之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6章 柳元遗孤,惊天之秘

长安城西北角,光德坊深处。

这里像是被繁华遗忘的角落。

低矮的土墙围着歪扭的茅屋,狭窄的巷道满是污泥浊水,散发着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酸腐馊臭。

苍蝇嗡嗡地聚在墙角秽物上,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狗夹着尾巴在阴影里逡巡。

阳光吝啬地漏下几缕,也显得昏沉无力,照不进这里的压抑和破败。

巷子最深处,一间几乎要被旁边倾斜泥墙压垮的茅屋前,停着一辆毫不起眼的青布小车。

车辕上坐着个戴着破斗笠的车夫,帽檐压得极低,只露出一个粗糙的下巴。

他半眯着眼,像是打盹,但握着僵绳的手指关节却微微凸起,偶尔掀开一丝眼帘,锐利的目光如同刀子,瞬间扫过周遭每一个细微的动静,连墙头掠过的麻雀都逃不过他的锁定。

茅屋内,光线昏暗得如同黄昏。

空气浑浊不堪,混合着劣质酒气、霉味、汗臭和一种老人身上特有的腐朽气味。

屋顶漏下的几缕光柱里,尘埃狂乱地飞舞着。

一个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穿着油腻破袄的老头,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身下只铺着一层薄薄的、发黑的草垫。

他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豁了口的糙陶酒坛,浑浊的眼睛半睁半闭,对着炕前站着的人影,嘿嘿傻笑,涎水顺着嘴角的皱纹往下淌。

“喝,好酒。嘿嘿,官爷,好酒---”

他含混不清地嘟囔着,布满老年斑和裂口的手,颤抖着又想去抓放在炕沿边那坛刚刚开封的十年汾清。

那酒坛泥封精致,酒香醇厚绵长,与这破败的环境格格不入。

站在炕前的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葛布袍子,面容普通得如同街上任何一个为生计奔波的货郎。

但他那双眼睛,平静得如同两口废弃千年的枯井,没有任何波澜,没有任何情绪,仿佛眼前肮脏的环境和醉醺醺的老人,只是一片虚无。

正是丽景门首领,常何。

他没有阻止老头去够酒坛,只是用那枯井般的目光,静静地看着。

“老人家,这酒,可还入得了口?”

常何的声音响起,平直、干涩,没有任何起伏,如同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他没有用任何威胁的语气,甚至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但那平淡的语调,却比任何恐吓都更能穿透酒意。

老头的手停在半空,浑浊的眼珠缓缓转向常何,嘿嘿笑着:

“好、好酒啊。官爷,比俺喝过的都好。”

“好酒,管够。”

常何淡淡道,

“只要你再想想,关于柳元的事。特别是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前后那段日子。他,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柳元、柳元?”

老头抱着酒坛,眼神有一瞬间的恍惚,似乎在努力聚焦回忆,

“俺那隔了好几房的族侄儿啊,命苦、命苦啊!”

他又灌了一大口酒,辛辣的液体刺激得他剧烈咳嗽起来,枯树枝般的身子佝偻成一团。

常何静静地等着,如同最有耐心的猎人。

咳声渐歇,老头喘着粗气,眼神更加浑浊迷离:

“不一样?能有啥不一样。就是个倔驴子,认死理。他爹娘死得早,是俺们族里东家一口饭,西家一口汤拉扯大的。没啥本事,就一把子死力气。”

常何的眼神没有丝毫变化:

“武德九年。玄武门。”

“玄武门?”

老头喃喃地重复着,抱着酒坛的手无意识地收紧。

他似乎陷入了某种混乱的记忆漩涡,脸上肌肉微微抽搐,

“血,好多血。城里乱了,马蹄子像打雷,人都疯了---”

“柳元呢?”

常何的声音如同冰锥,刺破老头的呓语。

“柳元?”

老头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其锐利的光芒,快得如同幻觉,随即又被更深的醉意和痛苦淹没,

“柳元,他、他回来过一趟。”

常何的呼吸微不可查地停顿了半拍。

这是他第一次从任何渠道,听到柳元在玄武门之变后还回过长安的线索!

“什么时候?”

常何追问,声音依旧平直,但语速快了一丝。

“啥时候?记不清了,乱啊,到处都在抓人砍头---”

老头抱着酒坛,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哆嗦,

“他、他半夜像鬼一样溜进俺家,浑身是伤,血糊糊的吓死俺了。”

“他回来做什么?”

“他、他---”

老头眼神剧烈地闪烁着,似乎在恐惧着什么,又似乎在拼命回忆。

他猛地又灌了一大口酒,仿佛要借那灼烧感压下心头的惊惶,

“他、他没地方去了,来找俺。让俺、让俺给他点伤药,吃的---”

老头的声音越来越低,眼神躲闪。

“不对。”

常何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

“柳元的家眷那时都在城外老家。他在长安唯一的亲缘,只有你这一个远房族叔。他身受重伤,不回老家,却冒险潜入戒严的长安城来找你要伤药?老人家,这壶酒,是不是还不够烈,暖不了你的心窝子?”

常何的手指,轻轻点在了炕沿边另一坛尚未开封的二十年汾清上,泥封透着诱人的光泽。

老头的身体剧烈地一颤!

他看着那坛酒,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浑浊的眼底深处,挣扎、恐惧、痛苦的回忆交织翻滚。

厚厚的酒意似乎被这无形的压力逼退了一丝。

炕沿那坛价值不菲的汾清,像一面照妖镜,映着他内心深处的挣扎。

常何不急,他知道,撬开蚌壳需要水滴石穿,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就是最渴求之物。

时间在浑浊的空气里粘稠地流淌。

终于,老头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抱着酒坛的手颓然松开,糙陶坛子滚落在草垫上,残余的酒液汩汩流出,散发出浓烈的气味。

他整个人瘫软下去,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

“哇---”

一声压抑了数十年的、如同野兽濒死般的嚎哭,猛地从他喉咙深处爆发出来!

浑浊的老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混着鼻涕口水,滚落在他沟壑纵横、沾满污垢的脸上,留下道道泥痕。

“元娃子啊!俺的好侄儿,俺、俺对不起你啊---”

他哭得撕心裂肺,上气不接下气,

“俺、俺胆子小,俺怕啊!”

常何依旧站着,如同一尊沉默的礁石,任凭老头情绪宣泄的浪潮拍打。

他知道,闸门开了。

老头哭了许久,哭声才渐渐变成啜泣,身体依旧控制不住地颤抖。

他用脏污的袖子胡乱抹了一把脸,眼神涣散地盯着冰冷的土墙,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噩梦:

“他、他不是来找药的。”

“他是、他来托付东西的---”

老头的声音嘶哑颤抖,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全力从深渊里抠出来。

“托付东西?”

常何的目光锐利如鹰。

“嗯!”

老头艰难地点点头,声音低得如同耳语,

“一个、一个襁褓,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娃娃---”

如同平地惊雷在常何脑海中炸响!

襁褓?

小娃娃?!

柳元在玄武门之变后,浑身是血潜回长安,竟是为了托付一个婴孩?!

“谁的?!”

常何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无法完全压抑的急促!

他脑海里瞬间闪过魏王、太子、甚至其他皇子的年纪,都对不上!

武德九年,当今陛下和隐太子的子嗣年纪---,一个荒诞却令人毛骨悚然的念头,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住了他的心脏!

“不能说、说了要掉脑袋,要诛九族啊!”

老头惊恐地缩成一团,眼神里充满了极致的恐惧,牙齿咯咯作响。

“那个孩子的身份。”

常何的声音冷得像冰,

“说出来。否则,诛九族的不止是你,还有你在地下的柳元族侄,和他拼命护着的那个‘东西’。”

他没有用威胁的词汇,但冰冷的杀意如同实质的寒流,瞬间冻结了茅屋内的空气。

老头如坠冰窟,浑身筛糠般抖了起来。

他看着常何那双枯井般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

挣扎了许久,他眼中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熄灭,只剩下绝望的灰烬。

他佝偻着背,几乎将头埋进膝盖,声音破碎得不成句子:

“元娃子,他来的时候眼睛血红,像要吃人---”

“他把那娃娃塞给俺,手抖得厉害,嘴唇都咬破了---”

“他说---”

老头猛地吸了一口气,仿佛用尽了残存的生命,喉咙里挤出几个几乎听不清、却重逾千钧的字:

“‘叔,这是我主人留下的最后一点骨血。比我的命,比全族的命都金贵!您、您给条活路---’”

主人?!

最后一点骨血?!

常何的心跳,仿佛在这一刻漏跳了一拍!

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涌向了头顶!

“他的主人是谁?!”

常何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前所未有的灼热和压迫!

答案几乎已经呼之欲出!

但他需要最直接的确认!

老头被这陡然提升的压迫感吓得一个激灵,脱口而出:

“他说他对不起大郎,没能护住主人。只抢回这点血脉---”

大郎?!

武德年间,能被柳元这等校尉级别称为“大郎”的尊贵之人,除了东宫那位,还能有谁?!

隐太子,李建成!!!

轰——!!!

一道无形的、惨白的霹雳,在常何的脑海中轰然炸开!

瞬间撕裂了所有迷雾!

柳元!

这个死在暗卫大牢、至死不肯吐露渊字令核心秘密、守护着雀金绸线索的柳元!

他年轻时誓死效忠的,根本就不是太安宫里那个垂垂老矣的李渊!

而是隐太子李建成!

他至死守护的,也不是什么渊字令的利益,而是玄武门那一夜的血火之中,他用自己的命,从地狱里抢出来的、隐太子最后一点骨血!

那个在史书上早已宣告“尽诛”的名单里,奇迹般漏网的遗孤!

所有线索,如同被一根无形的线,瞬间串联、绷紧!

渊字令!

那枚沉寂多年又突然出现的令牌!

为什么李渊能在退位多年后,依旧暗中掌控部分力量?

因为“渊字令”这面大旗,本就是当年那些不甘心失败的东宫旧部、隐太子死忠,为了凝聚力量、混淆视听而借用太上皇名号打造的!

李渊,很可能只是一个被推到前台、用来吸引目光和火力的“旗帜”!

一面迷惑李世民和百骑司的障眼法!

而真正的核心,是那个隐藏在深渊之下、流淌着隐太子血脉的“小主人”!

柳元,这个不起眼的校尉,他才是渊字令真正的脊梁!

是连接那遗孤与旧部世界的唯一桥梁!

他用尽一生,甚至用自己的死亡作为代价,守护着这个足以颠覆整个大唐的惊天之秘!

他至死不肯说的,不是渊字令藏在哪里,而是那个“小主人”究竟在何方?!

“柳元,你竟是隐太子的人?!”

常何下意识地喃喃出声,枯井般的眼眸深处,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

饶是他见惯风浪、心如铁石,此刻也被这真相冲击得心神剧震!

那“渊字令”,它根本不是为了李渊而存在!

它是为了那个遗孤!

为了有朝一日,能卷土重来!

李渊利用渊字令的力量搅动风云,想借魏王李泰的手扳倒太子,甚至可能幻想自己重现辉煌;而隐藏在李渊影子深处的真正力量,那些以柳元为代表的、死忠于隐太子一脉的旧部,或许也在顺势而为,利用李渊的野心和李泰的愚蠢,在混乱中为他们的“小主人”铺路!

李泰动用雀金绸,根本是自作聪明的玩火!

他不仅引来了李世民的目光,提前引爆了李渊的布局,更将隐藏在渊字令最深处的、关乎前朝太子血脉的惊天秘密,撕开了一道致命的缝隙!

常何猛地闭上眼,深吸了一口这茅屋里浑浊冰冷的空气,再睁开时,眼底深处那震惊的波澜已被强行压下,重新化为深潭般的死寂。

但那死寂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他看了一眼炕上再次被巨大恐惧攫住、抖得如同风中落叶的老头。

站起身。

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

他转身,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散架的破木门。

门外刺目的光线涌入,瞬间驱散了屋内的昏暗和浑浊。

车辕上,戴着破斗笠的车夫无声地抬起头,斗笠下锐利的眼神询问地看向常何。

常何没有看他,目光投向长安城巍峨宫阙的方向,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涟漪,却蕴含着足以冻结灵魂的寒意:

“回宫。”

“立刻。”

柳元已死,但他用命捂住的潘多拉魔盒,终于被撬开了一道缝隙。

一条远比李渊、李泰父子相残更加致命、足以动摇帝国根基的毒蛇,已在深渊中昂起了头颅。

真正的风暴眼,才刚刚显露它吞噬一切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