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七十二章:礼品

马车在家门口稳稳停住。

尚未下车,那熟悉的、混合着老木、阳光和淡淡花草气息的味道,便已透过车帘,丝丝缕缕地钻入鼻尖。罗晴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阔别已久的味道彻底融入骨血里。

在九芽和陈望的簇拥下,她迈过那道不知迈过多少次的门槛。目光所及,心头猛地一热,眼眶便不受控制地湿润起来。

院子,还是那个院子。

格局分毫未变,甚至连墙角那丛她亲手栽下的月季,也还在老地方,只是枝干更显虬结苍劲,想必花期来时,会开得愈发繁盛。不同的,是脚下的青石板铺得更平整严实了,屋檐下的椽子也换了新漆,透着干净利落的光泽。这里的一切,既保留着记忆中最温暖的原貌,又被时光和用心照料的人,细细打磨得更加舒适妥帖。

九芽在一旁轻声解释:“姐姐放心,知道你要回来,我们只仔细修葺了一番,该补的补,该换的换,一草一木,都没敢动你的。”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感慨,“我知道,你念旧。”

罗晴用力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只能紧紧握住九芽的手。这份懂得,比任何华丽的欢迎词都更让她心潮澎湃。

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走向自己曾经居住的那间正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屋内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家具的摆放,梳妆台的角度,甚至窗边那张小榻的位置……所有的一切,都与她离开时一般无二。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房间中央那张宽大的拔步床上。帐幔是洗净的月白色,床榻上铺着素雅的棉布床单,仿佛还残留着昔日的气息。一瞬间,时光倒流,她仿佛又看到了牙牙学语的瑾瑜和霏霏在这张床上翻滚嬉闹,听到他们咯咯的清脆笑声,看到自己倚在床边,就着灯光为他们缝制衣裳……

“娘亲,”霏霏不知何时也跟了进来,声音带着明显的鼻音,她像小时候那样,手脚并用地爬上了床,用手轻轻抚摸着熟悉的床栏,仰头看向罗晴,“是我们的床。”

罗晴走过去,坐在女儿身边,手掌感受着床铺坚实的触感,无比肯定地说道:“是的,是我们的床。我们那张最温暖、最安稳的床。”

屋内不知何时已挤满了人,张全老两口、张灵张数两家人,还有好些闻讯赶来的左邻右舍,黑压压的一片,将罗晴从深沉的感怀中拉了回来。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都洋溢着真诚而热切的笑容。

罗晴赶紧收敛情绪,拉着九芽的手,目光扫过人群中那几个怯生生又充满好奇的小脑袋,笑道:“光顾着自己回忆了,快,快给我介绍一下,这些孩子们都是谁?我都认不出来!”

紫衣这时捧着一个小叶紫檀的雕花匣子走了过来,匣子沉甸甸的,里面是罗晴早早就为永乐县的亲人和孩子们备下的见面礼。

九芽最先反应过来,笑着从人堆里拉出一对眉眼精致、穿戴整齐的兄妹。罗晴一看便知,这定是九芽和陈望的一双儿女。男孩约莫七岁,眉宇间颇有陈望的沉稳轮廓;女孩大约三岁,灵动的大眼睛和翘起的嘴角,活脱脱是九芽小时候的模样。

没等九芽开口,罗晴便弯下腰,温柔地拉过两个孩子的小手,眼中带着笃定的笑意,轻声唤道:“让晴姨猜猜……你一定是靖宇,对不对?而你,就是我们的小诗雨,是不是?”

两个孩子显然早已从父母口中听过无数次“晴姨”的故事,一点也不认生,异口同声地脆生生喊道:“晴姨好!”

罗晴的心瞬间被这童稚的声音填满了。她笑着从紫衣捧着的匣子里取出两个早已备好的、绣着吉祥纹样的锦缎荷包,分别放在两个孩子的小手上。荷包里的物件是一样的:一把分量十足、刻着“长命百岁”字样的赤金项圈锁,一枚温润无瑕、象征着平安圆满的和田玉平安扣。她看着两个孩子,目光慈爱:“好孩子,拿着。晴姨盼着你们平安如意,一生顺遂。”

两个孩子乖巧地道了谢,大眼睛却忍不住好奇地瞟向一旁的瑾言和瑾棠。罗晴会意,将自家的两个孩子拉过来,对他们说:“瑾瑜,瑾棠,这是九姨家的靖宇弟弟和诗雨妹妹,带他们一起去玩吧。”

瑾言已有哥哥的模样,主动牵起陈靖宇的手;瑾棠则好奇地看着小诗雨,把自己手里攥着的一个小巧的鲁班锁递了过去。四个孩子,几乎是立刻就熟络起来,手拉着手,雀跃地跑出屋子,到院子里探索他们的新天地去了。

孩子们一走,屋内的气氛更加融洽。接着,张灵家的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张数家那一对伶俐的兄妹,还有隔壁张嫂家几个穿着朴素的孙子孙女,都依次被领到罗晴面前。每个孩子,罗晴都耐心地问了名字和年纪,然后从匣子里拿出对应的礼物——或是适合读书男孩的歙砚毛笔,或是适合小姑娘的绢花珠串,每一样都精巧实用,贴合心意。孩子们得了礼物,个个喜笑颜开,道谢后也一窝蜂地涌到院子里去了。

屋子里顿时显得宽敞了许多,只剩下满屋子的成年人。这时,青雾和紫衣二人合力抬过一个更为沉甸甸的红木大盒子,放在厅中的八仙桌上。

罗晴站起身,目光扫过眼前这些最亲最近的家人,声音温和而清晰:“这次回来,也没带什么稀罕物事,只是准备了些京城和北边的土仪,大家分一分,全是我的一点心意。”

她先拿起最上面的两个精美包袱,递给九芽:“妹妹,这是给你的。两套京城现下最时兴的衣裙样子,里面从春夏的轻罗薄纱,到秋冬的锦缎裘皮都配齐了。你如今也是当家夫人了,总该有几件撑场面的好衣裳。”九芽接过,摸了摸那光滑的料子,眼圈又红了,嗔道:“姐姐还是那么疼九芽。”嘴角高高扬起。

接着,她取出一个紫檀木书函,郑重地交到陈望手中:“妹夫,知道你好这些。这两本是前朝散佚的棋谱孤本,我托了侯爷才寻到。这一本,是一位京城退隐的老雕玉师傅的手札,里面有些他毕生的心得,我想着对你或许有用。”陈望素来沉稳,此刻接过书函,手指竟有些微微颤抖。他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只看了一眼,眼中便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喜光芒,连声道:“夫人……这,这太珍贵了!有用,太有用了!”那神情,比得了万两黄金还要开心。

给张全老夫妻的,是两顶用上好雪狐皮精心缝制的帽子和两条厚实暖和的狐皮围脖。罗晴亲自帮全婶戴上,柔声道:“全伯,全婶,这边冬天虽然不是特别的冷,但是你们年纪大了,可得注意保暖。”老夫妻抚摸着那柔软如云的皮毛,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使不得,使不得,夫人太破费了。”

送给张灵、张数两家人的,则是色泽鲜亮、质地厚实的杭锦,每人一匹。张灵摸着那光滑的锦缎,爱不释手;张数的内眷则已经在低声商量着是给丈夫做件长衫还是给女儿做条新裙子。

罗晴也没忘记隔壁热情的张嫂家,特意准备了五匹上好的松江棉布,质地细密厚实,最适合日常穿着。张嫂接过布匹,乐得直拍大腿:“哎呦,夫人您真是……真是念着咱们每一个人啊!”

礼物分发完毕,窗外天色已然染上暮色。九芽和张灵对视一眼,几乎同时放下手中的礼品,挽起袖子。

“姐姐你且坐着歇歇,和他们说说话,”九芽朗声道,“厨房的事交给我们,今天定要让你尝尝地地道道的——家里的味道!”

说罢,两人风风火火地直奔厨房而去。不一会儿,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便被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吸引了。那是在外无论如何也品尝不到的、混合着柴火气息、家乡调料和浓浓情谊的饭菜香。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嬉戏,小鼻子用力嗅着,脚步不由自主地,一步步朝着那香气飘出的厨房门口聚拢过去。

屋内的罗晴听着外面孩子们的动静,闻着这记忆深处最眷恋的饭菜香,看着身边谈笑风生的亲人,脸上露出了一个无比放松而满足的笑容。

这,就是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