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月光鉴 > 第93章 试题流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子谦事件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很快散去,却并未改变湖面下日益涌动的暗流。

凌无双回到六扇门,处理完积压的公务,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对贡院异动的暗中调查上。

陈七加派的人手日夜监视,但自那夜之后,贡院周围再未发现可疑踪迹,仿佛之前的潜入者只是幻影。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科举会试仅剩十日的当口,一股诡异的流言如同瘟疫般,悄然在汇聚京城的数千学子中蔓延开来。

起初,只是在一些茶馆酒肆的角落里,有人神秘兮兮地交头接耳,提及有门路能弄到本次会试的“必考题”,据说精准无比,代价自然不菲。

这流言虚无缥缈,多数寒窗苦读的学子只当是笑话,或是某些骗子敛财的拙劣伎俩,并未当真。

但很快,流言开始发酵、变形,变得愈发具体和有鼻子有眼。

有人说,题目来自礼部某位参与拟题的大人家中;

有人说,是宫里的某位贵人泄露出来的;

更有人信誓旦旦地声称,亲眼见到某位世家公子在高级酒楼宴客,席间曾炫耀其早已得到考题,正闭门请名师撰写范文。

流言愈演愈烈,价格也从最初传闻的千两白银,炒到了数千两甚至更高。

一些家境殷实但学问平平的纨绔子弟开始蠢蠢欲动,四处打听门路;

而更多的寒门学子则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恐慌之中。

十年寒窗,命运系于此一考。

若真有人能提前得知考题,那对他们这些仅凭自身才学拼搏的学子而言,是何等的不公!

一时间,学子聚居的客栈、会馆里,人心惶惶,议论纷纷,读书的气氛都被冲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焦躁、猜疑和不平的情绪。

这一日,凌无双正在六扇门翻阅陈七汇总来的、关于贡院周边监视的记录,司徒瑾却脚步匆匆地寻了过来。

他如今跟在司徒岸身边学习,消息也灵通了许多。

“凌姐姐!”

司徒瑾脸上带着忧色,“你可听说了市面上关于科举试题的流言?”

凌无双放下卷宗,点了点头,神色凝重:“略有耳闻。传得沸沸扬扬,人心浮动。”

“正是!”

司徒瑾道,“兄长今日在衙门,已接到好几封御史的奏报,都是弹劾礼部泄题、请求严查的。

朝堂之上,对此事也颇为关注。

兄长认为,此事绝非空穴来风,很可能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意图扰乱科举,其心可诛!”

凌无双沉吟道:“选择在考前十日散播,时机拿捏得极准。

此时学子均已到京,情绪最容易受波动。

若因此引发学子骚乱,或者导致科举不公的舆论沸腾,无论最终考题是否真的泄露,都将严重损害科举的威信,动摇朝廷取士的根基。”

“兄长也是这个意思。”

司徒瑾道,“他已下令礼部和京兆府严查流言源头,但……这种市井流言,查起来如同大海捞针,只怕收效甚微。

而且,若流言背后真有黑手,恐怕早已做好了隐匿的准备。”

凌无双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熙攘的街道。

她的直觉告诉她,这试题流言与贡院的异动,乃至江南的军械案、可能牵扯的安王,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若有若无的联系。

这一切,都像是在为某个更大的阴谋铺垫和制造混乱。

“光靠礼部和京兆府明查,恐怕难以触及核心。”

凌无双转身,对司徒瑾道,“你回去禀报丞相,六扇门会从暗处着手,调查流言的传播路径和可能的受益者。”

送走司徒瑾后,凌无双立刻召来了陈七和几名擅长市井侦查的捕快。

“那些流言,最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传播最快的是哪些场所?

接触过流言的人中,有没有发现行为异常、或者突然阔绰起来的?”凌无双一连串问题抛出。

陈七回道:“头儿,我们的人已经在查了。

初步摸到点线头,流言似乎最早是从城南的几家地下赌场和暗娼馆流传出来的,那里三教九流混杂,消息传播极快。

另外,有几个平日里游手好闲、专靠坑蒙拐骗为生的混混,最近确实出手大方了不少,常在酒楼吹嘘自己门路广。”

“盯紧那几个混混,还有流言最盛的几家赌场。”

凌无双下令,“但要小心,勿要打草惊蛇。

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不是真的卖题敛财!”

她隐隐觉得,售卖“必考题”或许只是个幌子,其真正的目的,恐怕远比想象中更为险恶。

科举,这座维系着王朝人才选拔和阶层流动的独木桥,正被一股无形的黑手,推向风雨飘摇的境地。

(第93章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