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当国委回首三十年 > 第118章 政策红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一早晨的市委会议室,气氛与往日不同。虽然依旧严肃,但每个人眉宇间都带着几分笃定。京城争取来的政策,经过数月的消化吸收,开始真正释放出能量。

“先看数据。”林枫示意赵建国开始汇报。

赵建国打开投影,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图表:“上个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达到65%。‘拨改投’基金已实际投放2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50亿,重点支持的12家企业,有8家实现了技术突破。”

“科技部那边呢?”林枫问。

“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的专家考察组上周刚走,评价很高。”王健接话,“特别是我们围绕特种钢和新材料构建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他们认为是老工业基地创新的典范。预计下个季度就能正式挂牌。”

林枫点头,看向周慧:“人才引进情况?”

“这三个月,通过我们新出台的高层次人才安居政策,引进了47名博士和高级工程师。”周慧翻着报表,“更重要的是,本地职业院校培养的首批300名技工,已经被企业一抢而空,平均薪资比传统工种高出40%。”

一直沉默的张彪也开口汇报了一个好消息:“随着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上月全市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1%,经济纠纷类报警减少最多。企业安心搞生产,社会面自然就稳定了。”

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政策红利在北阳这片土地上结出的实实在在的果实。

“好。”林枫环视众人,“但这只是开始。政策给了我们加速度,我们就要把这个速度保持下去。王健,开发区二期规划要立刻启动,瞄准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精准招商。赵建国,研究一下如何把‘拨改投’模式复制到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扶持领域。周慧,人才政策要持续优化,不仅要引进‘凤凰’,更要培育‘本土鹰’。”

会议结束后,林枫特意去了趟开发区。车辆行驶在新修的柏油路上,两旁是整齐的标准化厂房。其中一栋厂房外,挂着“北阳-中科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的牌子,这是政策支持下结出的又一个硕果。

他走进一家生产精密轴承的企业。三个月前,这家企业还因为资金短缺而举步维艰,如今在“拨改投”基金支持下,不仅更新了设备,还研发出了替代进口的新产品。

“林书记,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企业负责人激动地握着他的手,“以前是想干没钱干,现在是有钱有政策,就剩下甩开膀子干了!”

看着车间里忙碌的工人和高效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林枫真切地感受到了政策转化为生产力的强大动能。

晚上回到家,难得准时下班的沈明月正在厨房做饭。林枫放下公文包,系上围裙帮忙打下手。

“听说你们北阳最近风头很劲?”沈明月一边炒菜一边问,“连我们农业厅都在研究你们的‘政策落地模式’。”

“政策再好,关键在落实。”林枫熟练地剥着蒜,“我们不过是把上面的好政策,不折不扣地变成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吃饭时,林念清兴奋地说:“爸爸,我们学校组织去开发区参观啦!那个机器人好厉害,能自己搬运东西!”

林枫给儿子夹了块排骨,心里涌起一阵欣慰。政策的成效,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体现在孩子们开阔的眼界里,体现在普通市民满满的自豪感中。

饭后,林枫在书房继续工作。他审阅着明天要上报省委的《北阳转型升级阶段性总结报告》。报告里没有空话套话,全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案例:新增就业岗位、企业利润率提升、环境质量改善……

他拿起笔,在报告最后补充了一句:“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关键在于建立高效的落实机制和精准的服务体系。北阳的实践表明,只要方向正确、措施得力,老工业基地完全能够焕发新生。”

放下笔,林枫望向窗外。北阳的夜空繁星点点,这座曾经沉寂的城市,如今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活力。政策的种子已经播下,并且开始开花结果。而他要做的,就是精心培育,让这些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惠及每一个北阳人。

他知道,这场变革才刚刚进入佳境。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北阳的未来,必将更加值得期待。